第6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施佩爾已完全明白了霍夫曼的觀點:第一,4號繼續造,造到能基本滿足整編師規模時再考慮轉產豹式;第二,擴大虎式生產量並裝備部分精銳部隊,但不急於升級——起碼一年內不考慮升級;第三,研究E系列通用型坦克,嘗試在1944年秋或1945年初推出新產品。

  「第二個遇到問題的生產領域是造船,麻煩更多、更大。」見坦克的事溝通得差不多,施佩爾轉而談起了造船,「首要突出問題是船台。目前義大利方面有3艘戰列艦在改建航空母艦,分別是敦刻爾克號、伊勢號和日向號,馬上要加入第4艘——讓·巴爾號;同時受創的齊柏林號、沙恩霍斯特號需要維修,一共需占用6個大型船台。雖然天鷹號航母已竣工服役,帝國號戰列艦和鷂鷹號航母也在進行最後的舾裝,但從時間和場地看,依然非常緊湊,偏偏義大利人又提出了新要求。」

  「什麼要求?」

  「由於歐羅巴號獲得成功,義大利海軍很感興趣,墨索里尼首相已同意用國王號和薩伏伊伯爵號兩條大型郵輪改建為綜合航母,並向我發來電報,希望獲得我們的幫助。」

  「他終於開竅了?我以為他會始終攥著那兩條藍飄帶郵輪去開勝利派對呢……」霍夫曼冷嘲熱諷了一番,「條件是什麼?」

  「所有的改造費用、材料、物資和艦載機都歸我們出,義大利人出場地和部分人工,竣工後其中一條歸我們,不過他們要拿先竣工的那一條。」

  霍夫曼「嘖嘖」連聲:「墨索里尼做生意的水平真是直線見長啊……」

  「按歐羅巴號標準改造大約需要6000萬馬克,5-6個月時間。」

  「行吧,我答應了。」霍夫曼嘆了口氣,「海軍沉了一艘歐羅巴號得補上。」

  「這樣一共就將占用8個船台和相應人力。此外,為運輸中東石油,義大利還想陸續開工3-4條2萬噸級的油輪。累積造艦能力已超越了地中海各船廠的實際能力,無論是配套資源和人力資源都不夠用,我們還必須預留1-2個空餘船台用於大型軍艦維修,像這次沙恩霍斯特號和齊柏林號就需要在義大利大修不少時間。」施佩爾最後一句話講到了核心問題,「由此,計劃在義大利開工兩條雲龍改航空母艦恐怕不太現實,強行開工會造成很大程度的延誤,我建議放回國內。」

  「放國內憑我們的力量可以應付?不會影響大鳳改和現有兩條雲龍改的進度?」霍夫曼知道2、3月份已各自為一條雲龍改鋪設了龍骨,原本4、5月要分別為兩條大鳳改鋪設龍骨,聽施佩爾的口氣,這事還存在很大變數,他有點焦慮起來。

  「勉強能應付,但會造成其他4條航母的進度滯後。初步預計雲龍改推遲2個月,大鳳改推遲4個月,原本單條雲龍改建設周期20個月,現變為22個月,大鳳改為24個月,現變更為28個月。或者就暫時取消另外2條雲龍改的建造。」

  霍夫曼苦苦想了半天都下不了決心:北海艦隊到1945年只有4條航母顯然不夠用,別說和美國比,就是皇家海軍也比不過,6條再加上地中海里那一批航母勉強還能應付。

  最後他說道:「2條雲龍改、2條大鳳改優先開工,另外2條請海軍部再論證一次,反正真要開工也是6月份的事。我建議運輸船、油輪等民用船隻安排在法國建造一部分,減輕義大利方向的壓力——任何時間拖延都是未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施佩爾提出的第二個造船問題是關於進度最快的敦刻爾克號改造工程:工程師們在改建過程中發現保留甲板前端的主炮對飛機起飛影響較大,不但會對氣流形成擾亂,炮口風暴還會衝擊甲板的結構強度,海軍部認為從這次破交作戰來看,單獨一艘航空戰艦沒法承擔破交重任,必須增加艦載機並組建艦隊才能提高對護航航母編隊的壓制水平,而如果未來作戰中是航空戰艦與戰列艦或重巡洋艦搭配破交,保留前端火炮價值不大。

  霍夫曼認可該說法:「他們想怎麼改?完全改建成標準航母時間太長。」

  「不用完全按標準航母改,只把主炮拆除,前端改平,內部結構不動也不進行機庫延伸,只將炮塔座圈和彈藥庫重新利用起來。」施佩爾掏出修改後的大致設計圖供霍夫曼過目。

  第025章 春醒(7)

  調整後的設計使敦刻爾克號航母成為一艘標準的直通式斜角甲板航空母艦,主飛行甲板長度210米,略遜於中型航母,但多一塊長度為138米的斜角甲板,各類艦載機均能正常起降,綜合起降能力與正規航母基本一致,不過搭載容量、調度能力和防禦水平依然還是航空戰艦的標準。

  新設計將採用斜角甲板與直通甲板共用、甲板系留與單層機庫並存的方案,預計排水量3萬噸,最高航速30節,可搭載48+6架飛機(機庫26架+甲板22架+6架備用)。設計變動將導致工期增加2個月,預計9月初投入服役,增加費用1000萬馬克。

  伊勢號和日向號也將接受類似改造,整體風格保持一致,預計排水量3.5萬噸,最高航速25節,可搭載54+8架飛機(機庫30架+甲板24架+8架備用),整體建設周期10-11個月,預計12月初投入服役。而規格更大、完工程度略低的讓·巴爾號的設計大同小異,預計排水量4萬噸,最高航速32節,可搭載60+10架飛機(機庫36架+甲板24架+10架備用),整體改造周期12個月,預計1944年4月初投入使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