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點上可以看出薩拉查的果斷與狠辣:德國人不是想要亞速爾嗎?我乾脆把馬德拉、維德角全交給你,看英美還能不能坐得住?當然,他也有更深一層考慮,德國開了奪取亞速爾群島的先例,說不定過段時間英美就會效仿奪取維德角群島,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來個眼不見為淨——頗有當年我大清局外中立的風範。

  霍夫曼沒料到薩拉查居然如此光棍,不由得對這位獨裁者更高看幾眼,即便都知道葡萄牙人不安好心,他還是抵擋不住這些島嶼的誘惑力,最高統帥部立即簽發了占領、鞏固所有上述島嶼的命令,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亞速爾群島。該島離英國大約也是2300公里,這意味著除非英美出動海軍進行登陸戰,否則單靠飛機對其根本無能為力,而現在英國最缺的就是艦隊,所以德國獲得了難得的窗口期。

  按該島600公里防衛圈計算,在德國飛機、艦隊入駐該島後,所有從北美大陸出發的船隻要想安全抵達英國,必須轉而從紐芬蘭島方向向東北方向開進,繞道格陵蘭島附近海域再轉向大不列顛才能避開這個危險地帶,航程整體大約會遠800-1000海里。遠一點航程還是小事,在大西洋中部有這樣一個落腳點,軸心方面包括潛艇部隊、水面艦隊、航空部隊等都有了落腳點,破交效率將成倍提高。

  更讓英國人抓狂的是,在德、葡協定簽署後,法國人也來湊熱鬧,忽然宣布與德國就敘利亞問題達成一致,貝當政府將重新派兵進入敘利亞。雖然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法國內部眼線卻告訴英國人,作為利益交換的一部分,法國會將兩艘黎塞留級都給德國人:一號艦黎塞留號基本完工,停留在達喀爾,但身上有傷,將馬上返回法國維修;二號艦讓·巴爾號整體完工度77%,德國人可能會將其續建完成。除此以外,從11月份開始在若里昂船廠加速趕工的德·格拉斯號輕巡洋艦也將儘快完成船體後交付給德國舾裝。

  英國人原以為這是貝當政權留著準備恢復自身海軍實力,沒想到這次一併給了德國人,加上當初法、德之間達成的有關土倫艦隊移交事宜,除「弩炮」行動前後被英國擊沉或徵收的軍艦外,德國人幾乎獲得了所有法國剩餘軍艦,其中就包括了黎塞留級和敦刻爾克級這樣的精華。這讓英國人恨得牙痒痒,卻拿法國人沒辦法。法國海軍恨英國人遠勝於德國人,當德國用飛機幹掉英國地中海艦隊並占領埃及後,法國水兵們又哭又笑,簡直和自己打了勝仗一樣高興。這次德軍在北海狠狠教訓英國艦隊之後,法國輿論也是一片叫好,認為是英國人當初背信棄義所必須付出的報應。

  奪取亞速爾群島立即成為英國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也隨即成為英美兩國軍界共識。德軍出現在英雄港外的當天英美就收到了情報,美國海軍少將布朗率領的TF27(第27特混艦隊)當時正在離亞速爾群島不到400海里的海域,最初給他的指令是迅速組織武力奪回,但得知德國艦隊包括提爾匹茨號、兩艘德意志級、兩艘希佩爾級重巡洋艦和兩艘航母等主力艦均完好無損後,他果斷放棄啃這根硬骨頭——TF27隻有一艘獨立號輕航母與一艘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無論是航空戰還是傳統炮戰都明擺著不是對手。

  要拿下亞速爾群島就必須掌握島上動態,現在沒法出動飛機偵查,艦隊一時半會也不敢接近,只能採用最傳統的人工偵查,但德國在占領亞速爾群島後立即實行軍管,除德軍自有船隻外,港口嚴格執行許出不許進的政策,根本沒法從葡萄牙方向派遣間諜潛入,這可急壞了邱吉爾和龐德。

  絞盡腦汁之餘,孟席斯忽然想起了有可能存在的潛伏特工,軍情六處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翻閱絕密檔案終於發現了「烏鴉」,湯姆這才落入倫敦的視線。如獲至寶的他立即向邱吉爾匯報,並獲得首肯激活這個潛伏25年之久的情報員。

  「聯繫上了麼?」

  邱吉爾現在頗有病急亂投醫的焦躁,否則昨天孟席斯也不至於用一個普通電報聯絡員去激活潛伏四分之一個世紀的間諜,在情報體系里這是非常危險的事,不過現在實在是顧不上這些了。

  「聯繫上了,對方答應繼續效力並儘可能搜集情報,而且他還有電台。」

  「很好!非常好!這位勇敢的情報員將來會挽救無數人的性命。當初派遣『烏鴉』出去潛伏的上級是誰?那位先生做了一項非常英明、非常有遠見的決定。」邱吉爾問道。

  「『烏鴉』的上級在25年前就病故了,因為直接聯繫人突然病故再加一次大戰結束,『烏鴉』才處於被遺忘的角落,從未收到過任何命令。」

  「這麼說他白白等待了25年?他會不會對我們充滿怨恨?」邱吉爾一驚之下頓時變得患得患失,不放心地追問道,「你說,現在這個人是否依舊可靠呢?」

  「這……」孟席斯沒法說,但首相現在盯著自己,不回答也不行,想了半天才開口,「說句實話,我對他完全一無所知,我都不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照片、他的履歷、他的個性在檔案里雖然有所介紹,但已過去25年之久,這些東西完全靠不住了。我們現在只能靠感覺。首相,要麼我們毫無保留地相信他,要麼就不要看他發過來的任何消息,以免對決策形成干擾。」

  第074章 烏鴉(4)

  「暫時先完全相信他,除非有反證。」邱吉爾嘆了口氣,「我知道這對他也許不公平,但我沒辦法,處在我這樣的位置上必須慎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