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家都是聰明人,施佩爾口中說的錢絕對不是指票子——如果那樣他只需開動機器印一點就行,這是需要德國確確實實拿出硬通貨或物資來的,哪怕西歐國家暫時接受帝國馬克,將來也會從德國搶購物資,適度玩通貨膨脹有助於潤滑經濟,完全靠印票子維持周轉只會導致經濟立即崩盤。如果發國債也得有人買,這麼龐大的數字,他不敢想像誰會來買。

  霍夫曼沉吟片刻後問道:「如果我向這批工業巨頭定向發行200億馬克的國債,您認為他們可以支付麼?」

  「有一點困難,不過100-150億之間應該可以。」施佩爾想了一想,「問題是我們如何說服他們購買?靠強迫是不行的。」

  「重整軍備以來,他們賺了不少錢,雖然已經買了一點國債,但我相信他們還有餘地。」霍夫曼道,「發國債,額度定200億帝國馬克。」

  「可抵押和償還呢?」施佩爾憂心忡忡地表示,「現在占領國上的東西能賣給他們的不多了。」

  霍夫曼從嘴巴里咬牙切齒地擠出幾個字:「用石油!」

  「用石油!」施佩爾眼前一亮,「元首,您繼續說。」

  「現在中東原油價格是多少一桶?」

  「市場價格大約是2美元多一點,但天天都在上漲,而且還買不到,因為全被我們控制了——英國佬很快就要沒油了。」施佩爾幸災樂禍地笑道,「我覺得,如果我說8馬克一桶,會有無數人想買。」

  「那好,我們就用8馬克一桶的價格賣債券,我們按現行價格計算售出國債,期滿償還該數量的石油,另外考慮到償還周期,中間另加每年1%的利息給他們。」

  施佩爾很快就聽懂了:「您是說,如果我們向資本家們貸款200億,不管將來馬克是貶值還是升值,我們就負責還25億桶原油?——相當於現在用國家的名義把原油期貨賣給他們?」

  「可以給他們現金選擇權,期滿後拿馬克或石油都行。」霍夫曼想了一想,「這種債券標註為特種馬克,或者叫石油馬克,以石油為擔保,沒有通貨膨脹的後顧之憂。」

  「那,油呢?」

  「會有的,您放心吧!在中東這片油海上還怕沒油?」霍夫曼興致勃勃地列舉起來,「利比亞、伊拉克、波斯、沙特、科威特、亞丁、阿拉伯酋長國,全都是石油聚集地且控制在我們手裡,戰後會是帝國最大的勝利紅利,而資本家們會得到實惠——您可以想像,今後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一年要耗費的石油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施佩爾迅速盤算起來:德國現在拿到了利比亞石油的開採權,按照和義大利人的協議,德國占有其中一半收益,這裡至少有200萬噸(他根本不知道利比亞的深井油田埋藏著幾十億噸),伊拉克與波斯加一起目前年開採量近1000萬噸,而且這還是被破壞後的結果,如果放手讓德國開採,一年2500萬噸絕對沒問題,再加上中東其他地區的開採權——七算八算下來,扣除開採費用後,他覺得這3.5億噸原油的欠債(25萬桶大約折合這個數字)用20-25年就可以還清,不算特別重的負擔——反正也是白來的。

  「可以向其他國家的資本家兜售麼?當然,我主要指西歐幾國,不包括敵國。」

  「完全可以。戰後他們要麼買我們的石油,要麼買美國的石油,現在賣國債給他們等於還提前鎖定了客戶。」霍夫曼大笑起來,「另一個好處是,這樣一來這些資本家就必須支持我們,如果德國失敗了,全都是廢紙一張,他們就別想石油了,大家一起毀滅吧。」

  第046章 蒙巴薩(1)

  1943年1月21日,肯亞蒙巴薩的盟軍護航指揮司令部里,盟軍非洲戰區最高長官、美國陸軍中將德懷特·戴維·艾森豪滿臉愁容地聽取各方面綜合情況的匯報。

  火炬行動毫無疑問是徹底失敗了,比去年8月已被公認為很慘的迪耶普登陸戰役損失大十倍都不止,雖然這個結局和他的指揮基本沒關係,但依然讓他感到無比沉痛:幾十艘軍艦、100餘架飛機、200餘艘中大型運輸艦、1萬多名海軍官兵、4萬餘陸軍部隊、整整4個師的裝備,甚至連一個德國人都沒看到就被送進了海底或成了敵人的戰利品。當一封又一封陣亡通知書從打字機上源源不斷出來時,他的整顆心似乎都要碎了。

  這是珍珠港事變以來美國所遭遇的最慘重失敗,即便震動全美的巴丹戰役,美軍士兵傷亡也只有1萬餘、被俘1.5萬餘(雖然這些戰俘後來大都也死了)。再加上前不久南所羅門海戰役中近2萬名海軍官兵的損失(艦隊和瓜島守軍),短短3個月,聯合艦隊居然造本方成7萬餘人的傷亡,在他心中儼然已成為美國最兇惡的敵人。

  他知道國內有很大呼聲要求羅斯福總統改變「先歐後亞」的方針,雖然在理性上認可總統的觀點,但在面對如此血淋淋的現狀,他在情感上更願與普通士兵和民眾保持相同立場——將士們的心情很容易理解,一是憤怒,二是沮喪,戰爭絕沒有他們想像得那麼容易。

  他忍不住嘆了口氣,美國加入世界大戰已13個月了,但除了巨大的潛力和充足的物資,軍隊特別是陸軍還根本沒做好全球戰爭的準備。現在能拉出來打的都是戰前訓練、培養的基幹隊伍,是他看著成長起來的,是合眾國為數不多、僅有的優秀部隊。國內軍隊雖然已一口氣擴張到了300多萬,但很多都還處於手忙腳亂訓練新兵階段,裡面的老兵比例不到10%,軍官也是沒多少實踐經驗的菜鳥,丟了這些基幹部隊之後——他實在不敢想像將新設部隊拉出來打仗會有什麼後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