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河曲部戰役結束後,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頓河拉鋸戰中,紅軍也沒撿到便宜。雖然紅軍重兵集團汲取了前一階段戰役的教訓,緊緊抱團推進、未發生大規模戰役,但師一級的戰鬥一直在持續進行。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憑藉頓河下游結冰的有利時機渡過了頓河,並協同其他兩個方面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試探性進攻,試圖在德軍防禦體系上找到缺口,但在海因里希的精心調度下,德軍通過機動防禦、短促突擊、反向進攻等方式,打得紅軍一籌莫展,在防線面前連連損兵折將,迫使朱可夫和和華西列夫斯基再次將主攻目標轉向霍特集群。

  由於天氣寒冷,雙方步兵展開不便,進攻霍特集群的任務主要由布良斯克和西南方面軍的裝甲部隊執行,但倒霉的是,紅軍坦克遇到了剛剛全部換裝完畢、由4號G組成的德國裝甲師和虎式重裝甲營,類似一個坦克旅全滅的戰例雖然僅是孤例,但裝甲部隊嚴重受挫的戰鬥卻很多,T-34/76碰上4號G還能糾纏,碰上虎式就是送菜。當然,隨著戰鬥的深入,虎式與T-34的交換比開始向正常值回歸,最開始是17:1,慢慢變成了14:1,到1月初變成了12:1。紅軍在這個過程中一口氣丟掉了近300輛坦克,而霍特的損失還不到60輛,在霍特身後,是東線後勤處早已整裝待發、新的4號H坦克在等待部隊接收。

  1月7日,紅軍拼盡全力,不惜重大代價搶到了一台被紅軍航彈命中的虎式殘骸,立即緊急送往後方研究,面對那100mm/50度傾斜裝甲的正面配置時,所有坦克專家無不倒吸一口冷氣——現在他們終於明白為什麼T-34/76那門可憐的反坦克炮基本打不穿敵人了。很顯然,紅軍必須開發更具威力的坦克才能與虎式抗衡。除更長遠的T-34/85項目外,應急的KV-85坦克再次提速,根據史達林直接下達的命令,必須在2月1日前完成至少50輛坦克生產。同時,設計人員根據研究虎式得到的數據與性能判斷,提出在KV-85基礎上繼續進行新項目研究。該報告遞上去僅僅2天就得到了明確批覆,要求在當年9月底前生產出樣車,項目代碼也由KV-13更改為IS-1。

  在40多天的拉鋸戰中,紅軍部隊的損失同樣不小,4個方面軍陸陸續續損失了近20萬人馬,德國同期損失不到2.5萬,哪怕加上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的損失,也不過3萬。紅軍坦克損失累計突破了500輛,而德軍損失剛剛過150。

  在南翼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紅軍嘗試抽調布良斯克方面軍北上,準備在中央集團軍防線上發起進攻並試圖引誘霍特集群北上,結果一頭撞上了莫德爾的防線,同樣打得不可開交,霍特集群卻根本沒如紅軍總參謀部預料那樣跟隨北上,反抓住機會協同曼施坦因麾下的16裝甲師和警衛旗隊裝甲師強攻西南方面軍,在高達1000輛坦克的圍攻之下,迫使瓦圖京忙不迭地請求援助,被調走的布良斯克方面軍只能重新回到南翼協同防守,而霍特和曼施坦因也見好就收,放棄了進攻西南方面軍的企圖。

  除了地面戰鬥,紅軍在空中交戰也很吃虧,當基層飛行員越來越多反映他們碰上德國新飛機時,局面已糟糕到一塌糊塗了。現在紅軍主力戰鬥機是拉5、雅克7,只有極少量的雅克9,無論是拉5還是雅克7,碰到Fw-190和Bf-219聯手的情況總是打不過,往高空飛,有Fw-190等著揍你,往低空飛,Bf-219的狗斗水平讓人不寒而慄。如果是護航戰鬥就更危險,那意味著被人當靶子揍,更要命的是,打不過敵機也罷了,航程也不如德軍,很多飛機經常被Bf-219一路追蹤到機場上空打下來,哪怕紅軍飛行員拼死耗到油盡燈枯,德國人駕駛的Bf-219還有足夠燃油飛回去,伊爾2等低空強擊機碰到Bf-219時只能憑藉自己足夠堅固的軀體硬抗。

  再加上雙方飛行員本身作戰經驗水平的差異,紅軍戰鬥機部隊單次戰損率高達25%。大批新手飛行員都在5次飛行任務中被擊落,現在德國飛行聯隊中王牌的評價標準悄然從5架上升到了50架,飛機上沒幾十個擊墜標誌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第038章 史達林的焦慮(中)

  在東線局面尚未根本性扭轉的情況下,南面又傳來了德軍占領伊拉克,威懾土耳其和波斯的消息,史達林的焦慮情緒變得更加嚴重。雖然他立即指示朱可夫等人按英美要求抽調15萬軍隊進入波斯鞏固蘇聯柔軟的下腹部,但依然面臨極大困難——這意味著他給頓河前線準備的30萬預備隊一下子就少了15萬,同時中亞方向的二線梯隊也變得不能再用。頓河前線的總兵力只勉強從230萬增長到了240萬,數字在帳面上增加得很快,但有多少戰鬥力真是鬼知道了。

  很多集團軍司令員抱怨現在一個步兵師里到處充斥著45歲以上的中年兵,連三周的緊急訓練都沒及時完成,幾乎要從頭教起——在戰事如此激烈的當口,這根本就是一種奢望。他們普遍認為這種補充部隊一個師的戰鬥力還不如以前兩個營,迫於軍、師級指揮官的直接壓力和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兩人的一再請求,史達林咬牙再次從遠東抽調了15萬部隊。經連續抽調之後,遠東紅軍總兵力從145萬下降到不到105萬,不過平均戰鬥力水平依然是最高的,兵力總數依然超過其當面之敵(70萬日本關東軍)一半,主要重裝備是其3倍以上。

  對頓河前線這場戰事現在連史達林自己都萌生了退意,想放棄羅斯托夫這根難啃的骨頭,轉而將軍隊主力挪用到莫斯科方向並調轉戰略進攻方向,但大規模撤退不是件容易事,曼施坦因一直死死盯著紅軍動向,稍有破綻就會兇狠地撲過來。因此,以頓河為核心的南翼戰場依然是東線的主戰場——北翼戰場,60萬兵力的北方集團軍群與75萬紅軍對峙(芬蘭戰場上尚有5萬德軍協同30萬芬蘭軍作戰,他們面臨35萬紅軍);中路戰場,105萬的中央集團軍群面臨的是130萬紅軍;南翼戰場,160萬兵力的南方集團軍群面臨的是240萬紅軍。除此之外,紅軍在草原軍區有15萬預備隊,在中亞有5萬後備兵力,在波斯和外高加索有近25萬兵力;在遠東還有105萬兵力。總計約630萬的紅軍地面部隊被使用得滿滿當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