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從亞斯文退下來的、同樣丟掉了補給和重裝備的英國兵同樣讓他絕望——現在他是整個非洲戰區的最高司令官,他不能光考慮美國人,還得考慮英國人和那些殖民地守備隊,理論上說他對所有盟國軍事力量都負有責任,擺在他面前只有兩條路:

  第一條,讓巴頓帶著殘兵敗將儘快撤到摩加迪沙,然後他派艦隊去接應南返;

  第二條,他給巴頓運送足夠的物資和軍火,讓他們有能力在索馬利亞固守,或者乾脆從內陸撤退回肯亞。

  第一條更快、更方便,但不巧的是,有日本海軍發布的《北印度洋封鎖聲明》在前,艾克不敢送船隊入虎口;第二條更穩妥,前提是要把物資送上去。

  送物資憑東非這些殖民地道路是想也別想,只能靠空運。於是,這些天所有肯亞的飛機包括艦載機在內都成了運輸機,他們或是空投、或是空降,把一切物資、裝備甚至包括吉普車都運到索馬利亞去,而索馬利亞殖民地部隊也在拼命搜刮車輛供巴頓等人使用——要知道美國少爺兵超過5公里以上都是不走路的,真要是一路從索馬利亞走到肯亞,能不能活著都是未知數了。

  於是乎,肯亞大大小小的飛機都變成了運輸機,盟軍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地進行運輸——甚至連索馬利亞方向供飛機返回的汽油都要先從肯亞運過去,堪稱第二條駝峰航線,唯一比駝峰航線有利的是航程中沒有難以逾越的地理障礙,也沒有軸心國的飛機來航線上干擾,因此巴頓的部隊還能得到足夠補給,部隊中的傷員和病號也陸續搭載飛機回肯亞治療去了。

  現在的第2裝甲師和第78步兵師混合組成了盟軍非洲軍,為數不多的車輛上裝載著都是物資和軍火,全部軍官包括巴頓在內一律自覺步行,率領這些叫苦連天的士兵一步一個腳印開始了向南去摩加迪沙的長征。

  極富樂觀精神、善於自我解嘲的美國官兵們為了互相激勵還講起了各種各樣的段子,最著名的一條是:

  「……當年華盛頓帶著大陸軍打獨立戰爭時就是靠兩條腿走路的,據說連鞋子都不齊,英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現在我們又和英國人一起回到了步行打仗的年代,見鬼的是,這次居然是盟友……」

  第020章 中東(8)

  1月8日清晨,英國南部各主要城市到處可見這樣的場景:

  「不許看,不許看!」

  「交出來,交出來!」

  「沒收,沒收,一律沒收!」

  「站住,站住!」

  街上,一邊是警察們氣急敗壞地喊叫與奔跑,一邊是市民們靈活的閃避,間或趁機拿到一張紙匆匆跑掉。田野里、屋頂上、街道上、樹上,隨處可見一張又一張的傳單,全是從空中灑落下來的。

  德國飛機已很久沒飛抵英國轟炸了,防空部隊、雷達部隊自不列顛之戰後一直緊繃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但今天拂曉時分,大約130多架德國He-218轟炸機在大隊Bf-219護航下以超低空突襲的方式再次光顧了英倫三島,他們三五成群地往主要城市飛去,倫敦更是重中之重。不過這次轟炸機們投下的不是炸彈而是傳單。

  投完彈後,這些速度奇快的「天鵝」不等英軍防空飛機反應過來,便以每小時近580公里的速度逃之夭夭……

  傳單是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最近幾天不休不眠,一直奮戰在宣傳一線的最新成果。這次沒有空洞的宣傳和理論傳播,只有用扣人心弦的文字和圖片來吸引英國民眾的注意力。

  《他沒有戰勝我們,卻贏得了我們的尊重》是傳單的上半部分,這是揭露北非戰役真相及蒙哥馬利中將自殺身亡內幕的紀實報導,配的照片很有衝擊力:一張是德國元首、義大利領袖率領兩國軍官向蒙哥馬利遺體鞠躬致敬的照片;另幾張是蒙哥馬利出殯時的場面,整整1800人的德國儀仗隊,前面是72輛坦克開路,全是令英軍望而生畏的虎式坦克,中間是覆蓋英國國旗的靈車,共有8位高級軍官扶靈,4名是英軍軍官(包括拉姆斯登),德國方面則出了4個元帥(凱特爾、凱塞林、隆美爾和古德里安),傳單特意註明前後兩任非洲軍指揮官均在扶靈之列,後面全是重要人物組成的送葬隊伍,包括德國元首、義大利領袖、埃及國王和首相、伊拉克總理等等,整體規格堪比國葬,哀榮已極!

  傳單下篇則是另一篇報導——《有些人還活著,但他已死了》,用辛辣、諷刺的言語嘲笑英國中東戰區總司令亞歷山大的所作所為,配的照片也經過了精挑細選:一張是亞歷山大港口碼頭上的繳獲,那些堆積如山、甚至連包裝都沒來得及拆的物資很有視覺衝擊力;一張是大軍重重圍困下的開羅城,守軍將士絕望而孤獨的身影,畫外音做了說明「……此時,他們的最高統帥早就乘飛機逃到了1000公里外的安全地帶」;第三張是亞斯文兵變的照片,兩支打著米字旗的隊伍針鋒相對、怒目而視,神通廣大的蓋世太保甚至拿到了亞歷山大和特德兩人狼狽不堪從紐西蘭憲兵刺刀陣下走過的照片並刊登了出來。

  這些消息和照片全是英國報紙上看不到的,當英倫媒體還在一個勁吹噓「英勇抵抗」、「浴血奮戰」時,德國人已將事情真相捅了個底兒掉。普通民眾當然有是非觀念,但這不等於他們不想看到真實信息——愈是政府想隱瞞的,民眾愈感興趣。儘管警察竭力封鎖、扼殺傳單傳遞,但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不脛而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