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迫於無奈,在命令原定進攻時間提前到5點鐘之後,奇斯佳科夫在凌晨3點左右又下達了第二道面向全集團軍的命令:要求各師謹守自己營地,迅速查明對敵形勢與損失,待天明後統一應對……

  板子當然也不能完全打在師一級軍官上,因為他們也完全依賴於基層軍官的層層匯報,從實際戰況來看,各方面發來的消息其實並不能算錯——在兩路裝甲矛頭率先突破缺口之後,沒有像以往作戰那樣擴大缺口,反而是直接向縱深穿去,因此對擋在德軍進攻路線上的紅軍部隊而言,只要他們讓開通道向兩邊逃竄,德國裝甲部隊就不會再去糾纏和追擊他們,但如果是向縱深逃去,就會感覺一路有人追殺。這種不同的逃跑方向與應對結果會給當事人造成明顯的精神壓力與思維誤區:向兩邊躲的部隊認為進攻他們的只是德軍小股部隊,兵力不多;而向縱深逃竄的部隊則認為敵人不但多而且攻勢凌厲,根本沒法停下來喘息。因此匯給奇斯佳科夫的報告就是如此充滿矛盾與相互牴觸。但只有一個結果是相同的,一旦他們試圖奪回原有陣地,後續跟隨而至的德國裝甲力量又會源源不斷的撕開缺口。

  由於消滅21集團軍的窗口期很短,曼施坦因為部隊制定的進攻策略並不是完整而經典意義上的包圍戰術,那樣不但耗時過長,而且風險太大——只要包圍圈裡的紅軍抱成一團,短時間內是啃不下來的,只要他們堅持過最初幾天,後續紅軍援兵就能源源不斷地從結了冰的頓河河面上開進,那時候反而能反包圍德軍。所以他給部隊開的藥方是縱深穿插與大範圍滲透,整個戰術執行過程仿佛是在一塊大餅上劃下深刻的刀痕,當這些痕跡依然保留在上面時,大餅看起來還像是一個整體,但只要用力往四周拉扯邊緣,整個大餅很快就會碎裂成一塊塊——只要部隊部署到位,再一起向周圍擴散,那些隱藏在部隊間隙中的線條會迅速變成致命的細網。

  時間一分一秒地在混亂中過去了,令人奇怪的是,由於沒接到任何警告與通知,頓河浮橋上24集團軍的部隊還在源源不斷渡河,而後方留守的21集團軍3個師依然根據原定計劃向前推進,這不是奇斯佳科夫對此漠不關心,而是他認為後方這些部隊如果遭到了攻擊,必然會向24集團軍指揮部報告,處理方式要麼是加快進軍,要麼暫停進軍,總而言之是會有正確的應對辦法,反正自己已移交了浮橋的控制權,後續道路暢通與否當然應該由持續開進的24集團軍來操心。

  從3點到5點,越來越多的部隊報告說有德國部隊在向他們進攻,不但有德國坦克,而且有大量德國步兵,但在匯報敵軍數量上依然鬧了大笑話,參謀們將部隊匯報起來的人數與番號統計後發現足足有100多個師在向21集團軍進攻,氣得奇斯佳科夫七竅生煙,當場就拍了桌子:開什麼玩笑,整個南方集團軍群加起來都沒這麼多部隊,如果曼施坦因真用100個師向自己進攻,估計這會兒頓河河曲部人流密集得像莫斯科紅場了——這可能麼?

  奇斯佳科夫感覺到自己越來越難以控制住部隊了,他不安地在指揮部走來走去,像一頭暴怒的獅子,遠處各師、團槍炮聲大作,顯然在密集交火,戰場形勢混沌得一塌糊塗,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充分而全面地告訴自己實際情況。

  「卡爾波夫同志發來電報,請示是否依然依據計劃發起進攻?」

  奇斯佳科夫遲疑了幾分鐘,最後還是堅定地表示:「最前線部隊依原計劃在5點鐘發起攻擊。」

  布欽勸他:「不重新考慮推遲麼?現在局面如此混亂,強行進攻可能會加劇混亂。」

  「我也想這樣,可惜敵人不會給我們從容應對與調整的時間。」奇斯佳科夫嘆了口氣,闡述了自己堅持進攻的理由,「如果滲透進來的只是德國小部隊,那麼我軍發起進攻對大局無害,因為天亮後查明敵情就很容易剿滅這些部隊;如果敵人是大部隊進攻,那我們當面之敵的數量和防禦力量將會大幅度減弱,哪怕不能擊破敵人的防禦體系也可以打亂他的正常部署,這會為我們後續調整贏得時間。」

  布欽考慮了一下,認為他說的也很有道理便不再勸說。直到現在兩人還沒意識到曼施坦因的目標是整個21集團軍,更沒有意識到自己已陷入德軍的包圍,兩人只把夜裡的進攻看做是德國人的騷擾與襲擊——連炮火準備都沒有,算什麼大規模進攻?

  曼施坦因的招數風險其實是非常大的,因為他雖然出動了16萬的部隊,但21集團軍加上後續開進的24集團軍也有接近14萬左右的部隊,兵力上德軍並沒有太大優勢,而且由於德軍在夜間主動穿插,各部隊反過來其實是陷入紅軍包圍之中,如果現在紅軍指揮官高明地識破了這個計劃並紮緊籬笆圍剿,哪怕只是集中兵力對兩個鋼鐵矛頭進行不惜一切代價的圍追堵截也足夠讓曼施坦因頭疼,因此自海因里希、韋勒以降,大家都為此捏了一把汗。

  曼施坦因笑著寬慰眾人:「與俄國人打仗要多想點別具一格的辦法,就我對俄國人的認知而言,他們的指揮體系是呆板而機械的,沒有上頭的明確命令,下級軍官都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去年基輔包圍圈裡我見證了太多這樣的故事。任何一支紅軍部隊,不管打掉多少兵力,只要指揮體系依然存在,都能繼續頑抗下去,但只要一打掉指揮機構,整支部隊就像掉了魂似的不知道幹什麼,特別是軍、師一級指揮中樞對紅軍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沒有他們底下部隊根本不會打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