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3000輛啊!」韋勒驚嘆一聲,「這數字想想就激動人心,發動巴巴羅薩時我們一共都沒這麼多坦克呢……」

  「美國人或許能比我們生產多,可美國人的坦克想送到俄國可要經歷千辛萬苦,一顆炸彈、一條魚雷就能讓上百輛坦克撲騰到海里去餵魚。」曼施坦因諷刺地說道,「史達林不是頭腦發熱非要進攻我們,如果按純粹的軍事觀點,他目前最應該做的就是積蓄力量、整合軍隊、訓練並提升他們的作戰水平而不是急哄哄地撲上來送死,可他怕啊——那些拿到了土地,豐收了2-3年的烏克蘭人、波羅的海人、白俄羅斯人、哥薩克人等將來還肯跟他走麼?光這6000多萬非俄羅斯人都夠他頭疼了,更不要說還有俄羅斯民族解放委員會和俄羅斯解放軍這種政治異己分子——他的位置可一點都不安穩。或許再過幾年我們都能撤退回家了,看著非俄羅斯人打俄羅斯人就行。」

  韋勒點點頭表示認可曼施坦因的觀點。這段時間天天有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士兵或軍官從紅軍部隊中偷溜過來,他們雖然軍銜不同、兵種各異,可無一例外地都拿著德國空軍部隊播撒出去的傳單(紅軍中只要被搜出來就是槍斃),見了面第一句話就問:「能不能回家?」得到肯定答覆後的第二句話就是滿懷希望地問:「參加本國軍隊與布爾什維克作戰可以優先分配土地?」得到滿意的答案之後就是「烏拉」。

  這些投奔過來的士兵除少部分厭倦了軍旅生活而解甲歸田外,其餘都毫無例外加入了本民族軍隊,各民族政權的政治領袖也不遺餘力地號召這些前「紅軍」們加入。頓河哥薩克首領П.Н.克拉斯諾夫就在宣言中號召說:「大家加入德軍吧!同他們一起去戰鬥!同時要牢記的是,在最後會戰這危險而抉擇的關頭,只有那些毫不猶豫地與元首和德國人民堅定地一起並肩戰鬥的人才能在新歐洲里占有一席之地。」由於這個原因,哥薩克聯盟提出了這樣的口號:「哥薩克們!德國的勝利就是我們的勝利!」

  這種動向在普通士兵向自己家庭寄出去的信中也可以看出來(軍隊反諜機構會對信件進行抽檢),例如謝苗·拉林在家信中就自豪地告訴父親說:「……我現在有權利驕傲了,因為我現在是德軍的一名士兵,屬於頓河哥薩克部隊。紅軍徵召以後我不想打仗,乾脆跑到德國人這邊來了。反正在他們那裡我一分鐘也不想幹了……」而庫班哥薩克阿列克謝·克里文科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現在參加了德軍部隊……我們的長官非常關心我們,不僅關心我們,甚至還關心我們的家人。」

  「當然,3000輛坦克是小事,今年德國最大的援兵也不是這個。」

  「援兵?」韋勒愣了一下,「什麼是今年最大的援兵?」

  「今年最大的援兵是元首。他和哈爾德吵了一架之後摔倒並住了院,清醒過來之後完全變了樣,過去那個頭腦清晰、胸有全局的元首又回來了——他不再試圖指揮軍啊、師啊這些其實他並不擅長的東西,他最擅長的是戰略,強的是這個……」曼施坦因一本正經地開著玩笑,用手指了指腦袋,「您看,現在他隻字不提寸步不退、戰至最後一人這種傻話,也再也不說『進攻!進攻!再進攻!先占領這裡、再占領這裡……』這種毫無意義的大話,現在他只說,『曼施坦因、蔡茨勒,前線怎麼打一切都交給你們了,你們頂住就好……裝備、物資我會想辦法給你補充充分的』。」

  「可他不也下達了打出高交換比這種奇怪的命令麼?」

  「您覺得奇怪?」曼施坦因搖搖頭,「我認為一點都不奇怪,元首終於意識到對蘇戰爭是一場長期戰爭、消耗戰爭,不是靠一次兩次短暫突擊就能打贏的,也不是靠占領莫斯科或者史達林格勒就能迫使布爾什維克們投降的,高交換比是對總體化戰爭本質的概括——如果沒有這種交換比,我們去年12月份就毫無疑問地失敗了。所以我說帝國最好的收穫就是一個頭腦清晰、謀劃全局的元首,這種決斷能力我在1938年慕尼黑會議前見到過,在法國戰役毅然採用從阿登突擊的戰略方向時見到過,去年先打烏克蘭後打莫斯科的選擇其實也是對的,可惜被不理解元首意圖的哈爾德們破壞了——他們總按西歐國家的經驗套在俄國人上,以為拿下了莫斯科他們就會投降,拿破崙又不是沒拿下過莫斯科,結果怎麼樣?總參謀部犯渾,然後古德里安和一堆人背了黑鍋……」

  「所以現在哈爾德們倒了霉……」

  「那當然,否則你真以為哈爾德叛國?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他肯定是反對元首——可惜還反對錯了,所以元首最後破格任用了蔡茨勒,哎,讓這小子撿了便宜……」

  正說話間,作戰參謀前來匯報,對面的紅軍部隊發動了試探性進攻。

  曼施坦因看了一眼地圖後說道:「邊打邊退,再讓50公里給他們,準備後退到第一道預設防線……記得要虛張聲勢,裝出防禦空虛、主力已向南翼轉移的架勢來……」

  「您這是要將哄騙進行到底啊。」韋勒笑道,「如果這樣俄國人還不撲上來,史達林大元帥恐怕是要發火的……」

  紅軍21集團軍所屬的27軍就是奇斯佳科夫挑選出來向縱深試探的兵力,結果軍長卡爾波夫奇怪地發現對面接敵的德國部隊兵力薄弱、戰鬥力也不強,稍一接觸就向後撤退,兩天內他一口氣推進了50公里,付出的代價只有不到1000人傷亡和4輛坦克,雖然他對此滿肚子不解與疑惑,但這並不妨礙他迫不及待地向奇斯佳科夫和莫斯科方面報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