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不能小看德國人,雖然他們沒有任何經驗,但他們也沒有任何條條框框的束縛,任何創新想法都能夠很快使用,你看那些身穿多色馬甲的指揮官與動作手勢……」小澤治三郎稱讚道,「讓飛行員一眼就明白地勤職責與下一步驟要領,我建議我們也可以同樣採用,只是不知道國內那批保守分子能不能接受。」

  一旁的青木泰二郎聽到小澤這個評論後不由得沉默了,他就是艦長出身,自然知道在艦隊中引進新的指揮體系與命令手勢有多難,而且這種創新還是德國人先弄出來的,考慮到德國在航母作戰上的空白,只會讓自視甚高的日本海軍嗤之以鼻。看著氣氛有點尷尬,奧宮正武連忙轉換了話題,指著一架飛機稱讚道:「這個,德國科技實力很強勁啊……昨天他們已對新飛機試飛過了,效果居然出人意料地好。」

  「比我們改進的還要好麼?」小澤皺著眉頭說道,「國內一直在想辦法改進,不過收效甚微,我和設計師堀越二郎先生曾經交流過一次,他很後悔當初為了迎合軍方要求而沒有採用大機型,雖然輕型飛機一下子引起轟動並占據優勢地位,但對極限利用太足以至於後續改進餘地不大,他很想回頭再把大機型撿起來。」

  「比我們的要好,我甚至認為這也是一種改進思路,氣動布局完全是一樣的,德國造的重量還比我們重,但就是比我們快,也不受俯衝速度限制,當然航程還是趕不上零戰21型。」奧宮正武由衷感嘆道,「性能差異關鍵還是發動機技術,德國人水平比我們強得不是一點半點。他們製造的發動機不但馬力比我們強,而且還不漏油,我們的飛行員說不漏油就不是日本飛機,而德國飛行員聽說漏油緊張得要死——漏油了還能飛?這不要人命麼?」

  青木泰二郎嘆了口氣:「別想了,光航程這一條就通不過,國內對這個看得可緊呢,少200公里跟要了他們命一樣。」

  「應該扭轉這種觀念,科爾特使說得很對,飛機可以堅持5小時,人能夠堅持這麼久麼?一天可以,天天可以麼?」小澤說道,「連我們原先設計的超遠程攻擊技術也應想辦法更新觀念了。」

  第014章 黑海之戰(2)

  奧宮正武口中的新飛機就是日本夏天剛剛完成改型並交付全套圖紙的零戰32型,經過半個多月努力,梅塞施密特公司造出了第一架樣機,上面裝備了用寶馬公司用德國技術製造的發動機(參數前文已述)。由於時間緊張,來不及送風洞驗證的德國設計師沒有對機體進行改動,只簡單加強了機體結構(取消大量打孔),加裝防彈裝甲並用德國自己的自封油箱代替了日本設計。在重量增加170公斤的前提下,因為德版發動機推力的上升,整體最大飛行速度上升到了582公里/小時,他們賦予這種驗證機代號是Bf-119。

  技術人員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再繼續改進氣動結構與發動機,完全可以保證飛行速度超過600公里/每小時甚至可能更快一點,這讓日本顧問組差點一頭栽倒,零式飛機是他們最熟悉的機型,日本已持續研製、生產、改進10年了,到目前為止也不過就是564公里/每小時的最大速度,如果再按德國標準加重機體與加強防護,根本就飛不了這麼快。

  在日本內部的技術交流中認為零戰32型是一次失敗的改型,性能沒提升多少,航程卻大大降低了,因此自己的生產數量也很少,德國提出要全套技術圖紙時很爽快地給了。但德國人這邊完全不是這麼想:這架Bf-119在加裝正常武備且不搭載副油箱後最遠航程達到1600公里以上(按日本的衡量標準是1100公里+全速30分鐘),而海軍自己的Bf-109T只有區區650公里,連新飛機零頭都不到。Bf-119雖然最大速度慢於Bf-109,但低空操縱與盤旋性能特別突出。試飛過的飛行員一致表示,這種飛機除了至少可以擔當艦載偵察機外——因為航程大(日本人心想德國人真沒見過世面,零戰21型妥妥的2200公里)還可以去東線對付蘇聯人的雅克-7戰鬥機——這種低空性能突出的狗斗機讓Bf-109一直很不爽。考慮到航程和氣冷發動機上艦的優勢,飛行員們認為如果經過改進的Bf-119速度能達到640公里/每小時的水平,代替Bf-109T甚至Me-155都是可以的。

  梅塞施密特公司的技術人員對此大喜過望,一旦這些說法成立,公司至少又是上千架的訂單,東線市場可是前景廣闊啊——現在他們終於理解為什麼公司高層死纏爛打也要把這個仿製機會拿到手的原因了。

  梅塞施密特公司之所以對艦載機這個小市場這麼緊張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聽說Bf-109最大的對手、原先一直沒法上艦的Fw-190艦載型也有了眉目。寶馬公司根據元首要求仿製了美國人普惠公司的R2800(雙黃蜂)發動機,這是從墜毀的美國P47上拆下來、完全按照1:1克隆的風冷發動機,製造成功後輸出功率達到2000馬力以上,據說裝了這種2000馬力的變態發動機後別說Fw-190了,就是塊磚頭都能飛起來,想想美國海航動不動5-6噸的F4U、F6F是怎麼飛起來的,就對這款發動機的性能會有直觀感受。當然,R2800和Fw-190目前採用的JUMO213尺寸是不同的,但這一點對設計人員而言毫無壓力——畢竟發動機才是第一位的。即便改進後的Fw-190上不了艦,優化發動機動力後對於作戰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除了發動機,美國人那造型和機體設計實在是太糟糕了,用德國的發動機這些美國飛機估計很多都上不了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