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加強自己言語的說服力,他晃了晃一個貼著封條的小型手提箱,說道:「東西就在裡面。」

  「德國來的?我的?」

  「是。這是信件。」

  「那好吧。」麥克唐納太太檢查了一下信封口的火漆和皮箱的封條,確信沒被打開過後問道,「不會有炸彈或別的危險物品吧?」

  「東西是外交人員轉交的,西班牙外交部長也在場,應該不會發生這種事。」

  「那好。」麥克唐納太太說道,「二位請進吧,為證明我的清白,請您和這位先生一併幫我打開這個箱子查驗物品,我在一旁看就可以了。」

  「願意為您效勞。」一路上兩人對已對這個體積不大、分量不輕的箱子早就發生好奇心了,一直想看個究竟,考慮到封條和上面的交代,兩人就按捺了下去。現在既然得到收件人的認可,兩人立即拆去封條,打開了沒上鎖的皮箱。

  裡面的東西打開一看以後,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在一旁觀看的麥克唐納太太也是滿臉震驚之色:箱子裡一片黃澄澄的顏色,全部是長方形的金條,她拿起一條來看,沉甸甸的,底部有10盎司的標誌,監製方是一家瑞士銀行。整個皮箱裡一共有十條這樣的金條,加起來一共是100盎司黃金——這是一大筆財富。

  她自己也愣住了,怎麼會有人給自己這些?另外兩人不禁對那封信更加好奇與熱切起來了,也露出了深深的懷疑。麥克唐納太太看了看兩人這番表情,便把那份密封的信件重新遞了過去:「既然事情透著怪異,信件由兩位念給我聽行麼?」

  「樂意為您效勞,太太。」

  傑拉德小心翼翼地拆開火漆口,抽出信紙念了起來:

  「尊敬的麥克唐納太太:

  我們是德國國防軍蘭克突擊隊的全體成員。

  首先,請允許我們向麥克唐納先生的不幸離世表示誠摯哀悼和最深懺悔!他是我們見過的、為數不多的在生命最後一刻依然為國家利益而奮鬥的英雄,是一位真正的無名英雄。

  10月初的時候,我們奉命進攻了位於白金漢郡布萊奇利莊園內英國軍事情報機構設立的密碼破譯基地,我們殺掉了在那裡工作的所有密碼破譯人員,其中也包括麥克唐納先生,這真是一個讓人十分悲傷的時刻。

  從我們個人角度出發,我們與每一位遇難者都沒有利益衝突或者私人仇恨,甚至我們的帶隊長官阿爾伯特·蘭克還與您的丈夫有著良好的個人關係。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依然能為有麥克唐納先生這樣的朋友而感到自豪——他永遠感謝您丈夫對他的關照與幫助,在他略顯得灰暗的劍橋求學生涯中,與麥克唐納這位高貴紳士的交往是其中為數不多的靚麗色彩。遺憾的是,我們深處彼此對立的兩個陣營,我們的國家和軍隊在浴血廝殺,我們作為宣誓效忠國家的軍人別無他法只能為國家利益履行自身職責,我們相信在這一點上麥克唐納先生和我們的立場是一致的。

  在這次行動的最後,為掩護我們撤退且情況緊急,蘭克長官穿上麥克唐納先生的衣服並冒充他本人引開了前來追擊的英國部隊,他用自己的犧牲換取了其他隊員的安全撤退。這是執行任務過程中必要的權宜之計,但這一點可能會給麥克唐納先生的名譽造成損害,給您的家庭帶來誤會,我們表示再一次的道歉,如有需要我們可以委託中立第三國出面澄清。

  這次一同送上的除了我們最誠摯的哀悼和道歉之外,還有100盎司重的黃金——這是蘭克長官的最後交代。本來想給您英鎊的,但考慮到戰爭期間外匯管制與銀行轉帳問題,我們選擇了由一家瑞士銀行監製的黃金並由我國駐西班牙大使轉交給貴國駐西班牙大使。這些黃金是他和全體突擊隊成員用個人積蓄和獎金購買的,沒有半分錢官方資金,我們不認為這些黃金能夠抵消您失去丈夫、子女失去父親的痛苦,這只是最微不足道、最難以啟齒的補償,希望您不要推辭。

  在臨分別前,蘭克長官可能預感自己將遭遇不幸便向我們透露了一個秘密——一個原本他以為至死也不會說出去的秘密:其實他一直是您最深的仰慕者,只不過限於身份和條件,他一直不敢將這種話說出口。我們考慮再三,決定將這個秘密轉達給您,希望不會加重您的思想負擔。

  我們希望這種戰爭與殺戮的痛苦只加之於我們這一代,願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生活在一個聯合起來、彼此和睦、共同發展的歐洲,那裡沒有戰爭殺戮,只有友好互助,願我們的下一代能與您的下一代彼此結下深厚的兄弟情誼。

  雖然一直沒有確切消息,但我們認為蘭克長官已在行動中遇難了,如果這樣的話能否請您委託紅十字會給他尋找一個可靠的墓地,費用方面我們會承擔,等將來戰爭結束後我們會將其遷回德國本土;如果蘭克長官為英國政府所俘虜而依然健在,我們希望您能夠看在劍橋校友的份上去看望他一次……」

  信件還沒有讀完,麥克唐納太太已是淚飛化為傾盆雨。

  「這位德國突擊隊長……蘭克先生……額……」傑拉德感到很尷尬,但有些問題還是得問,「與您、與您的先生是什麼關係?」

  「他是我先生在劍橋求學時的校友與朋友,同樣也是我的校友與朋友,他是一位品行高潔、學識出眾的人才。」她盯著這兩個人,一字一頓地罵過去,「一個曾經願意效忠大英帝國,卻屢屢被類似於你們這樣的官僚拒絕的劍橋大學畢業生,最後迫不得已選擇了德國——給我們造成了無盡的災難,是你們而不是他毀滅了那座莊園,毀滅了我的家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