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東諾夫、布爾加寧和庫茲涅佐夫三人聽後暗暗豎起大拇指,稱讚華西列夫斯基和稀泥的水平不錯:既表達了對朱可夫意見的尊重又維護了史達林同志的尊嚴,同時還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堪稱是最高境界的發言。大家都是黨內「經久考驗」的政治家,能躲過大清洗完全靠的是靈敏的嗅覺與靈活多變的手腕,當下已明白應該怎麼說,便一個個站起來表態,有意無意地用不同語言重複剛才華西列夫斯基的整體基調——更難為他們的是用詞居然都還不帶重樣的。

  史達林臉上的笑意更盛,覺得一切情況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他最後開了口,總結道:「華西列夫斯基和其他同志的發言講得很好,對這場戰爭我們既要充分考慮軍事力量的敵我對比和戰場形勢綜合分析,同時也不能忽略事關全球戰略格局的政治影響。別管英國人是否為阿拉曼戰役付出了巨大代價,起碼他們在北非取得的有利格局是舉世矚目的,這點損失美國人用不了2個月就幫他們補回來了,如果再奪回托卜魯克和即將開始的登陸作戰,則英美集團就基本奠定了北非戰略新格局,這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轉折點。衛國戰爭作為這場戰爭的關鍵組成部分,我們也應該有拿得出手的成績——無論是從鼓舞國內億萬民眾的士氣和決心的立場出發,還是從蘇維埃聯盟的國際形象角度出發都事關重大。因此我們必須下定決心、不怕困難、不怕犧牲。」

  他用眼睛掃視了一下眾人,大手一揮,最後拍板道:「現在不是對德國人戰略動向判斷不明麼?乾脆也不要瞎猜,就按照朱可夫同志的意見休整1-2周,然後針對羅斯托夫這個樞紐點發起攻擊,在冬天到來前將其拿下,再根據德軍後續反應將我們冬季反攻的矛頭指向哈爾科夫或者高加索地區,我們要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

  第008章 新方針(1)

  「我們在東線的戰略目標?」霍夫曼在大本營會議上大笑著說,「就是沒有目標!」

  看著與會眾人一頭霧水的表情,霍夫曼笑意更濃:「這當然是騙你們的!其實我的目標很明確,或者說現階段的目標與『巴巴羅薩』剛開始時相比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我不再執著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對蘇戰爭是一場長期戰爭,獲得勝利不是靠占領哪座城市或者打倒哪個人物就能實現的,我不知道你們最近看了《總體戰》沒有?」

  幾個親信將領挨個點頭表示重新讀過了,不過看他們不知所措的表情霍夫曼就知道他們沒讀到心裡去。

  「如果你們理解了《總體戰》,就能很好地理解我接下去要表達的意思。」霍夫曼開始給手下洗腦,「占領莫斯科能迫使俄國人投降麼?顯然不能,他們會進一步往後退,甚至退到烏拉爾山以東繼續抵抗。消滅史達林能迫使俄國人投降麼?顯然更不能,沒了這個領袖,布爾什維克們馬上就可以選出一打領袖來領導戰爭。占領敵人重要的資源和工業地帶能迫使俄國人投降麼?似乎可以,但你們不要忘了現在有美國人在給他們輸血,源源不斷的物資、裝備從美洲大陸發往俄國人手上,我們消滅了一輛坦克還有一輛坦克,打下1架飛機說不定美國人能造出2架。只有一樣東西是美國人沒法也不能給俄國人的,俄國人自己的產量也沒法突飛猛進,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是什麼?」大家都在想。

  「是人!更確切地說,是能夠服役的適齡男子。」霍夫曼掏出一堆表格,這是他讓秘書們收集整理的人口數據表格,資料顯示:

  1941年6月份,俄國人口約為1.8億,德意志民族人口約為0.8億,敵我比例2.25:1;在剔除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以及目前已占領的土地人口外,俄國人口預計1.35億,敵我比例大約是1.7:1。按照人口結構數據,18-35歲的適齡服役男子總數大約占總人口的15-17%,不考慮殘疾、智力、疾病等等其他因素,按上限估計俄國總體可動員兵力在2300萬左右,同時每年還可新增150萬服役人口,德國總體可動員兵力1360萬,年新增服役人口90萬。

  「經過1941-1942這一年多的戰爭,我們消滅了500萬俄國軍隊,自身損失在120萬左右。綜合計算目前敵我潛在動員能力大約是1950萬:1340萬。倘若接下去3年我們每年消滅史達林400萬左右兵力,同時將自身損失控制在100萬左右,你們認為會發生什麼結果?」霍夫曼指著表格末尾的預測,「到1945年,俄國潛在總動員兵力將少於1200萬,而我們潛在總動員兵力大約在1300萬,即便俄國人可以將服役年齡擴充至45歲,能動員的人數也不會多太多。」

  兩位總參謀長——凱特爾元帥和蔡茨勒上將吃驚地站立起來,他們實在不敢想像戰爭還要打這麼久,德國還要死這麼多人。一想到今後三年死傷300萬並消滅俄國人1200萬的可怕前景,他們脆弱的小心臟就承受不了,總覺得元首瘋了。

  「先生們,別這樣瞪大眼睛看我,我說的是理論狀態,事實不可能如此。」霍夫曼安撫著兩人,歷史上德國在接下去三年間死亡人數比300萬還要多,但現在他說出來沒人信。他只能寬慰著這兩個被嚇壞了的手下:「工廠需要有人做工,農田需要有人耕種,國內秩序和政府機構需要有人維持,雖然有大量婦女參與工作頂替男性的工作崗位,但這些潛在動員人口大概最多只能涉及到一半。不可能有充足的物資和裝備來適應如此龐大的兵力,真要有2000萬部隊史達林老早征服世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