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以叫追獵者坦克殲擊車。」霍夫曼不動聲色將歷史上的名字賦予了他,「我們要善於打破常規思維,將繳獲的戰利品有效利用起來。T-34是個很好的例子,追獵者也會是這樣的產品。把俄國前線所有繳獲的T-34改良後都給古德里安送去吧。」

  「如您所願,元首。」

  「對了。」霍夫曼不經意間又想起一件事來,「我上次和你說的那種可以採用電子管技術生產計算工具的事情和學者們溝通了麼?」

  「溝通了,幸運的是還找到了帝國目前最好的計算機專家康拉德·楚澤(Konrad·Zuse),居然還是一位自學成長的專家。」楚澤是東普魯士人,擁有土木工程學士學位,原先在柏林一家飛機製造廠承擔飛機強度分析的計算工作,而輔助工具只有計算尺可用,他想製造一台計算機的願望愈來愈強烈。他無法得到大學或政府機構的任何資助,只能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幾個朋友湊的錢獨自奮鬥,終於在1941年製造完成了電磁式計算機Z-3。這台機器共使用2600個繼電器,以穿孔紙帶輸入的方式實現了二進位數程序控制,能達到每秒3~4次加法的運算速度,或者在3~5秒內完成一次乘法運算——這雖然比不上埃尼阿克的速度,但考慮到時間仍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一說起這個,施佩爾就顯得勁頭很大,露出格外欽佩的眼神:「元首很多時候您的天才創意讓人不得不嘆為觀止,我將你利用電子管技術發展電子計算機的辦法和楚澤先生交流了一次,他立即說這是一個天才般的創意,他一直在苦苦找尋比繼電器更好的東西來實現這一點,他願意為帝國效勞,只要給他足夠的經費和場地。」

  「這其實不是我的創意,這是美國人的想法,他們在利用這種發明進行彈道計算。」霍夫曼微微一笑,「我一直堅信一點,我們從來就不會在任何發明創造的領域落後。」

  「他提了50萬馬克的經費和10個人擔任研究助手的需求,我準備滿足他。」

  「用我私人名義給他撥款200萬馬克,以後我會繼續資助他,前提是給我30%的產品專利權——以後退休了我或許可以靠這個機器養老。」霍夫曼毫不猶豫地加大了力度,「讓他和那些研究雷達、通信的專家們一起工作,他們也要和電子管打交道,說不定還能額外碰撞出科學火花來。至於製造過程中需要的設備和人員由他提出來你負責協調解決,我希望在半年後能看到一個新的成品,技術指標——比如說一秒鐘能完成1000次加法即可。」

  「1000次?」施佩爾有點驚訝,「這是不是太多了,或許您不該給他這麼大的壓力。」

  「相信我,他可以的,我可把退休金押寶在他身上了。」霍夫曼笑了起來,「楚澤先生或許自己都不知道他的發明對於未來的重要意義。」

  第002章 被抱怨的元首

  除女秘書們外,對元首抱怨增加的還有軍備生廠商們,現在霍夫曼不太插手軍隊具體指揮工作,這讓兩位參謀總長凱特爾和蔡茨勒以及各集團軍群司令官大大鬆了口氣,但他對軍備工業特別是技術方面的干預卻大大加深了,這一點好幾家公司都深有體會。

  首當其衝的是容克公司,他們在航空軍備重整案上拿到了大量的Ju-88訂單,本來是十分高興的事情,但半個月後霍夫曼就通過施佩爾告訴他們,Ju-52運輸機(容克大媽)的性能已經過時,明年起不再安排生產,相關訂單將轉移給阿拉道公司改進後的Ar-232,原因是Ar-232比Ju-52載重量更多,速度更快,航程更遠,除軍隊使用經驗不如Ju-52外,其他幾乎每一方面都比容克公司的產品要好一些。這讓容克公司高層倒抽一口冷氣:由於運輸機市場向來為Ju-52所壟斷,容克公司不但賺取了高額利潤而且還沒花太多力氣進行後續機型開發,因此一架運輸機的利潤頂得上五架轟炸機,這個訂單砍掉之後,新增轟炸機訂單帶來的利潤還彌補不了失去運輸機訂單造成的潛在損失。

  而被天降餡餅砸暈的阿拉道公司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他們奮鬥多年的Ar-232終於有了一個好歸宿,不但意味著以前的研發投資全部可以回收,而且更有動力去完善下一代新式的、噴氣式Ar-234轟炸機來——這才是他們的主要奮鬥目標。阿拉道公司已放出風聲,要用成熟的噴氣式轟炸機幹掉容克的Ju-88系列目前所占據的市場。而像阿拉道公司一樣不屬於幾個主流飛機製造商的其他飛機製造商也受這個事件鼓舞,決定加大投入,現在米爾希元帥已不再主管軍備生產,從Ju-52訂單事件可以看出施佩爾部長沒有所謂的門戶之見,未來軍備發展空間很大,他們只要有一款成熟的產品就可以翻身。

  梅塞施密特公司也巧妙地從運輸機市場分了一杯羹,他們推出了從Me-321巨型滑翔機上升級開發而來的Me-323D,這種空中巨無霸載重能力高達16噸,可以搭載13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運力幾乎是Ju-52容量的6倍,而機組成員不過只有5人,相比之下執行同樣任務的Ju-52需要18人。Me-323D的載物艙門高達3.35米,2噸載重卡車、彈藥牽引車、利用二號坦克改裝的黃鼠狼2坦克殲擊車都可以隨意出入。更要緊的是,這種飛機採用的核心配件全部是法國產的風冷發動機(土地神羅納14-N-48發動機)和螺旋槳,有效緩解了德國國內生產能力不足的問題。霍夫曼對這種大運力的運輸機十分感興趣,認為在緊急支援特別是在北非作戰中用處很大,特意下達了首批100架生產訂單,並要求他們嘗試使用更好的發動機以提高速度,而容克公司擬推出的Ju-322巨型運輸機此時連設計都還沒定型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