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單元注意,敵機4架大型機成緊密編隊已進入大柏林防空圈,當前高度約5500米,速度400公里/小時,航向110度……」指揮大廳喇叭聲音響起,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提高了一個等級,將目光投射到那副巨大的航空地圖上,只見上面已出現了4個緊密的紅色光點,在遠處則散布著一些藍色光點,根據指揮大廳的調度,很快就有8個藍色光點開始向紅色光點包抄而去。

  「這應該是NJG1聯隊的飛機。」卡姆胡貝爾指著地圖解釋道,「其他飛機暫時不動,應付可能的突發情況。」

  「我們的雷達總有效麼?會不會是假目標或者錯誤干擾?」

  「不是。」卡姆胡貝爾回答得很肯定,「如果遭到干擾的話,雷達屏幕上應該是一片雪花,現在沒有人報告這一點,可見英國人並沒有進行干擾。」

  耶順內克補充道:「在大編隊轟炸時,英國人通常會對我們進行干擾,一開始我們被折騰得毫無辦法,但後來也就適應了,這些數以百萬計的信號反過來也在指引著英國人的飛行路線——畢竟干擾物不是憑空產生,必須有飛機在空中拋灑才行,哪個方向有干擾,哪個方向就有英國人。」

  通過解釋使霍夫曼明白了:現在的電子干擾還很初級,最多就是拋灑鋁箔或者使用同頻率電波干擾敵人,類似於營造假目標、阻隔通訊等手段遠遠還不到出現的時候。

  「很好,你全權指揮就行,不用徵求我意見。」霍夫曼雖然兼著空軍總司令,但壓根不懂防空作戰,就自覺地不去干涉,只靜靜地看著光點閃爍和彼此接近。

  「哈利……這麼飛也不是辦法,要麼我們降低高度下去看看?或許能從地面上看到一些參照物。」又飛了十多分鐘,眼看哈利還是沒能憑藉系統實現定位,羅賓遜忍不住了。

  「也好。」哈利放下設備,合上手裡的雙曲線定位圖,通過送話器吼道,「編隊成員注意,下面即將下降高度到12000英尺(約等於3600米),請跟緊。」

  「收到!」

  「收到!」龐大的蘭開斯特擺動副翼,開始向下方俯衝而去。

  「敵機開始降低高度……」引導員接到了前沿預警雷達站打來的電話,立即開始通報,「方向不變,速度加大到420公里/小時,高度:5000米……4800米……3600米。」

  隨著引導員報出的數字,光點上的標識開始有條不紊的調整,另一邊的參謀軍官則在地圖紙上用直尺和圓規進行航跡作圖,對敵機後續航線進行緊張的預判——在沒有電腦處理數據的時代,手工製圖水平往往能看出參謀軍官素質的高低。

  「這高度並不是投彈高度,英國人想幹什麼?」卡姆胡貝爾嘀咕了一聲,平時指揮中心由威廉上校全權指揮,今天既然元首親自來視察,他當仁不讓地接過了指揮權,問題是他對細節也不熟悉,只好轉過頭問上校,「敵機還有多久進入防空陣地?」

  「7號陣地5分鐘後接敵……」威廉上校自覺變成了參謀軍官,實時向霍夫曼等人通報信息。被卡姆胡貝爾將軍接管指揮權沒什麼,能在元首面前露臉什麼都值了,更何況今天元首旁邊還跟隨著凱特爾元帥、施佩爾部長等難得一見的大人物,他的心臟早就跳得「砰砰」響,不止一次地祈禱防空部隊千萬爭氣一點。

  「敵機高度3600米,航速380公里/小時,航向117度,7號陣地已完成準備……」聽到這裡,卡姆胡貝爾豪邁地一揮手,也不管高射炮陣地上的指揮官根本就看不到這麼拉風的動作,直接命令「開火!」

  第031章 徒勞無功的高射炮陣地

  當地面突然迸發出強烈的探照燈光束時,羅賓遜就知道要糟,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地面上已騰起了幾十道粗細不同的光束,全部往編隊照射而來,有兩架飛機猝不及防,被牢牢籠罩在光束中。

  按照第三帝國典型的防空作戰要領,在敵機進入防空陣地前先使用高頻段的炮瞄雷達「維爾茨堡」進行精確定位,這種雷達採用3米直徑的拋物面天線,峰值功率8千瓦,雷達波長50厘米,對飛機類目標的有效探測距離為40公里。相比弗雷亞、寶瓶座等龐大的預警雷達,其天線更為小巧,精度也更高,可以實現用雷達數據進行獨立火控引導。在射擊過程中除雷達外,還使用探照燈觀察射擊情況,先由直徑2000mm的主探照燈實現照射,然後由直徑1500mm或1000mm的副探照燈實現跟隨照射,牢牢將敵機鎖定在光幕中,方便觀察戰果。

  「這時候防空陣地應該已經在射擊了,高射炮主要是88mm口徑的,還有一些105mm口徑的。」卡姆胡貝爾介紹道,「在3600米的高度,無論哪種都能對敵機構成顯著傷害。」

  霍夫曼點點頭,自行在腦海里設想88mm高射炮使用每分鐘15發炮彈射擊頻率構建的彈幕,沒在現場觀看真是可惜了。

  「穩住,不要怕,不要怕!用最高速度穿過去,可以左右晃動,千萬不要試圖拉升高度。」卡姆胡貝爾在指揮中心輕描淡寫的兩個字,在羅賓遜眼裡就是驚濤駭浪一般,他在送話器里一邊連連怒吼,一邊將油門加到最大。只見連續不斷的高射炮彈在飛機前後左右爆炸,仿佛下一秒就會撞上來一般,漆黑的夜空中布滿了炮彈的閃光,仿佛雷雨天一道道滑坡長空的閃電,不時有爆炸產生的小碎片擊中機體,好在蘭開斯特皮糙肉厚,只要不是直接或者近距離命中要害位置都不要緊。選擇不要拉升的用意很明顯,拉升時速度變慢,機腹暴露在防空火力之下的截面更大、時間更長,絕不是避彈的好辦法,戰鬥機可以這麼幹,重型轟炸機最好就是硬抗——比這更危險的情況羅賓遜都見識過了,他對蘭開斯特機體的堅固程度很有信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