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哈哈哈,我看你這三部分都占全了!沒說的,我得好好請吃一頓為你送行……」

  「別嚷了……元首來了。」

  舒爾茨的推測完全符合邏輯:由於涉及的內容實在太多,原定一小時就結束的航空軍備協調會硬生生被迫又延期了一小時,以至於耽誤了試飛時間。會議一開始進行得很平淡,在凱特爾講話之後,人稱經濟元首、戰時體制靈魂人物的施佩爾正式宣布從空軍技術部手中接管飛機製造生產組織與原料調配權,今後空軍技術部將只承擔純粹技術職能,眾人雖感覺難以接受,但也知道勢在必行——戰時體制了嘛,更何況這種情況絕非飛機製造行業獨有,坦克製造業已先行一步調整優化了。

  有人私下嘀咕:「看這架勢,再過段時間只怕三軍裝備部門都要從軍種中分離出來變成帝國軍備部的下屬機構了。」

  「三軍裝備部門?你太小看建築師的胃口了,馬上就要成立統攬全局的戰時體制管理委員會了,到時候元首掛帥,施佩爾負總責,類似於帝國財政部、勞工部(托特組織)、武器和軍事工業部才夠下屬機構的級別,三軍裝備部門只怕更是等而下之,沒聽說他的口號麼——一切為了打贏!」

  顯然與會眾人對驟得高位、尚未顯山露水的施佩爾並不信服,認為他不過是靠了給元首擔任建築設計師才飛黃騰達的。很快他們的這種想法就遭遇了風暴衝擊——親自前來參加會議的元首授意施佩爾拋出了有關航空軍備重整案。

  「《航空軍備重整案》是經元首親自審核並同意的,核心只有一個——今後飛機製造要壓縮多型號生產線,集中單一型號的生產與後續改進,同時進行規模化的分散協同生產,即同一型號飛機的不同部件由不同廠家生產,最後才在總裝廠完成組裝,且不再強調設計公司完成生產。這個決心不可動搖,如果你們對此表示反對或者持有懷疑態度,建議你們去陸軍了解一下坦克軍備重整案。」

  眾人倒吸了一口冷氣,坦克軍備重整案在高層圈子裡已不是秘密了:為帝國立下汗馬功勞的二號坦克、三號坦克生產線被無情終止,今後陸軍將不再生產二號坦克,現有已裝備的也將逐漸淘汰,要麼出售給軸心小兄弟換取戰略物資,要麼返廠改裝為自行防空車(裝備4門20毫米機關炮)。三號坦克的運氣略好,底盤生產線繼續保留,專門用於生產步兵最需要的三號突擊炮。元首已下了命令,在1942年年底之前,所有三號坦克都要返廠改造為突擊炮,就連四號坦克也逃脫不了改造的命運,短身管的四號一律停產,已生產的也要在陸續悉數改裝為長身管的四號G型。

  陸軍總參謀部本來對這樣重大的改變頗有微詞,但在施佩爾斬釘截鐵的保證面前啞了火——轉入戰時體制之後的各工廠將以三班倒形式組織生產、提高產量,絕不會耽誤軍事計劃。

  施佩爾甚至設下賭局:他保證在未來半年內如期完成相關舊型號坦克改裝任務的前提下同時為國防軍提供相當於原訂單量150%的新坦克,而且全是最新的四號G型,再考慮到二號、三號坦克的缺口還要彌補,這個數量超過原生產能力一倍還多。如果辦不到,他直接辭職回家,但如果他施佩爾完成了這個計劃,那麼最高統帥部和陸軍總參謀部中對此提出質疑的將軍們有一個算一個,每人為他站崗一星期,直到全部輪完為止。這個賭局嚇住了原本氣勢洶洶的將軍們,他們嘟囔著,卻沒有一個敢上前接施佩爾的挑戰。

  賭局是如此出名,以至於沒過兩天就傳遍了帝國軍備界,現在各軍工企業和各軍種都知道施佩爾的決心,航空界自然也不能例外,會場諸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下文。

  第014章 航空軍備重整案(2)

  施佩爾的副官掏出早有準備的文件開始念了長長一串名單,顯示帝國軍備部要求從9月1日起停產的飛機型號。一開始眾人的反應還很平淡,類似於BV-138,哥達Go-244,道尼爾Do-217、Do-215,亨克爾公司的He-177,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09這幾種要麼已老舊,要麼本身訂單量就不大的型號確實保留的意義不算太大,砍掉也屬正常。但聽到後來,發現連現役主力戰機包括He-111轟炸機,Bf-110重型戰鬥機都被列入淘汰名單後,會場仿佛被投入了一枚500公斤航彈,也不顧元首就在現場坐鎮,頓時炸開了鍋。

  「諸位請聽我把話全部說完。」施佩爾接過了副官的文件,面無表情地重申,「以上被列入上述淘汰目標的飛機型號本年度未執行完畢的生產訂單仍予以保留,以便給各企業的生產轉型留出過渡時間。但我們集中力量生產核心裝備的決心不容改變。轟炸機方面,我們只生產Ju-87和Ju-88系列,從這幾年的戰爭經驗來看,改進後的Ju-88足以替代He-111;戰鬥機方面取消Bf-110,Me-210等型號生產和Me-410的開發計劃,今後空軍只生產三種戰鬥機/截擊機,一種是Bf-109及其後續改型,一種是Fw-190及其後續改型,還有一種是新式噴氣式飛機。」

  「我抗議,He-111和Ju-88不是同一個類型的飛機,他們完全可以共存。」亨克爾公司首席設計師亨克爾博士站起來大聲疾呼。

  「算了吧,你們的He-111速度比Ju-88慢,故障率又高,更關鍵的是防禦能力還差。」容克公司代表針鋒相對的嘲諷道,「雖然載彈量略多一些,但這個優勢在低下出勤率和生存率面前毫無價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