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炮聲轟鳴的6月1日凌晨2時30分,史達林給朱可夫打來了電話:“怎麼樣?開始了嗎?”朱可夫剛剛一抓起電話,就聽到了史達林焦急的話語。

  “開始了!”朱可夫迅速而又十分堅定的回答道。

  6月1日,星期一,國際兒童節,當天凌晨4時38分,莫斯科的地平線上開始破曉。此前的5月31日2021時左右,中國裝甲部隊開始前往集結地域,並在大約24時左右到達。由於從5月31日3時開始,莫斯科南部下起了大雨,使得地面有些泥濘,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6月1日。

  對中國空軍來說,6月1日這一天卻是一個晴朗的好日子。龍軍各機場迎來了一個擁擠忙碌的清晨。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震天轟鳴聲中,大群水平轟炸首先起飛並在機場上空集結,等待與隨後起飛的戰鬥機匯合。在蘇軍炮擊後硝煙未盡的前線,隨著陽光一同降臨在莫斯科上空的,將不再是持續了近100天的沉寂,而是轟鳴的炮火和燃燒的烈焰!

  …………

  1929年7月的一天,關緒清剛剛聽過了中俄戰況的奏報,他的表情有些沉重而複雜,總是有點心不在的樣子,忽然向趙秉鈞問道:“瑪塔哈麗一號真的難以修復了嗎?”

  這件事還要回溯到去年年底的時候,瑪塔哈麗一號進行第三次傳送實驗時,忽然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所有人都以為這次實驗即將取得成功時,參與實驗的一個師兵力和裝備沒有按預定計劃到達目標地區,相反,這個師的通訊聯絡忽然中斷,從此便如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沒有一點蹤跡。

  愛因斯坦在向皇帝的報告中說,這也許是由於時空軌道的矢量計算失誤造成的,但具體原因還不清楚。

  關緒清進一步詢問:“這些士兵到底去了哪裡?還有沒可能找到?”

  愛因斯坦很痛苦的說:“也許……也許時空機器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完美,相反地,在很多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這個實驗決不能繼續進行下去,因為那一個師的官兵極有可能是被運送到了另外一個時空。”

  “另外一個時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豈不是可以回到任何一個歷史的結點嗎?”

  “理論上是這樣,但我們無法真正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無法控制目標時空,也就是說我們無法把人或物傳送到預定的時空,而且正如我過去所說的,時空傳送技術有一個巨大的悖論,在時間發生變化的時候,空間內的所有物體也會發生變化,所以那個師的士兵也有可能已經時空的忽然變化而冰消玉解了。”

  “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至少對於我來說,再也沒有這個能力了。瑪塔哈麗一號從產生那一天起就是一個錯誤,是一個根本無法拯救的錯誤。”

  如果說曾經,關緒清對時空穿梭還抱有一點點幻想的話,那麼現在這個幻想如同泡沫一樣被打破了,也許,也許這一生當中,他再也無法回到那個令自己魂牽夢繞的年代,對於現在擁有至高權力,至高榮譽的他來說,不知是一種幸運還是一種遺憾。

  …………

  誰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戰(收關卷)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我是傳奇(大結局)

  ps:明天是本書後記,本書的感受都會在裡面體現。

  西元1952年,關緒清80歲,距他禪位於大皇子溥寅已有二十年。

  這一天早晨,紫禁城皇宮內的太和殿前,陳列著皇帝的鹵簿,傘蓋、麾氅、幡幢、節鉞、弓矢、刀、戟、殳、槍、扇、爐、瓶、盂、杌、椅、星拂、御杖、棕薦、靜鞭、旗瓜、吾杖……俱是全的!丹墀內擺放著黃蓋、雲盤,殿東設置著詔案,丹陛中設置著黃案。午門外,備著龍亭、香亭。天安門樓雉口中擺放著也為實用、也為裝飾的朵雲、金鳳,其東築有宣詔台。王公百官們各自全副朝服打扮,集合在午門。

  關續清來到太和殿,慢慢地走到寶座前,端端正正地落了座,他的心情其實很激動,可是,他儘量克制著,絕對不讓自己顯現出一點急促的樣子來!

  他接受了王公大臣們的朝拜,他的樣子顯得前所未有的嚴肅、前所未有的威風!可是,七十多年前,前清朝廷為他舉行“親政”典禮的情景卻一幕又一幕地、不停地閃躍在他的眼前、他的心底……那時,他才四歲!那時的所有記憶中,他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坐在這同一個寶座上接受王公大臣們的朝拜時的感覺:他只覺得心中空空的、整個人茫茫然就像懸墜在險崖與深淵之間的黑色夜空中一般……此時,他已經80歲了!他已經親政76年了!這個時候,坐在這裡,望著黑壓壓的大臣們,只覺得心如止水,再也沒有當初熱血澎拜的感覺。

  朝拜結束之後,後任文化部長胡適捧著那道已經在乾清門用寶訖的《中華共和國約法》,送到太和殿的檐下,將此詔書陳列在丹陛中所設置的黃案之上。王公大臣們朝著此詔書行禮完畢之後,將此詔書捧至丹墀內,擱在其中所擺放著的雲盤之中,並用黃蓋覆於其上。

  胡適捧著盛有《中華共和國約法》的雲盤打頭先行,自中路出太和門,其他文武官員跟隨在他們兩人之後,緩緩而行。他們這一群人來到午門外之後,胡適將雲盤放入龍亭之內。然後,八個太監將龍亭抬起、一直送到天安門外橋南,與此同時,胡適還有其他文武官員也一起隨著龍亭而行。胡適將雲盤從龍亭中取出,放置在高台黃案之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