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並不是十分樂觀,最主要的就是前線的情況還很糟糕。

  伊斯特拉水庫這場大水不但在莫斯科前面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屏障,將龍軍的前進線路嚴嚴實實的擋住了,同時也將龍軍前突到伊斯特拉的部隊團團圍住。這些龍軍由於後路被切斷所以只能停止了前進。說句老實話,雖然在這之前溥寅早就對伊斯特拉水庫可能會被對方炸毀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但實際上,下面的部隊還是重視得不夠。龍軍很多軍官都認為,蘇聯人不會做出這麼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以至於大水真的淹過來的時候,他們的準備很不充分,前線的部隊一下子陷入了汪洋之中。前鋒部隊的後路都被斷絕。不過,實際上他們的損失並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是大水來的突然卻並不猛烈。因為整個莫斯科地區都是平緩的平原地帶,伊斯特拉水庫的水來的快去的也快,幾乎沒有做任何的停留。所以龍軍並沒有出現整個部隊被洪水捲走的情況。當然,傷亡也是有的。從一線部隊反饋回來的報告。在這次突如其來的洪水中,一線的部隊總共損失了大約315人,其中死亡73人,受傷130人,失蹤112人。和一線部隊數十萬的傷亡比起來,他們的損失可謂小得多。但是龍軍還是面臨很多問題。

  首先就是裝備的損失問題,這場大水讓大部分的土地變成了澤國。同時也讓陷在裡面的龍軍機械化部隊徹底的喪失了機動能力,他們的坦克、載重開車和半履帶運兵車都深深的陷在泥地裡面動彈不得。根據前線得出的情報,那些重型的武器根本沒有辦法從厚厚的爛泥地裡面弄出來,只能呆在那裡發霉生鏽。

  除了裝甲部隊的裝備損失之外,損失最大的還有龍軍的後勤補給體系。由於蘇聯的高速公路網十分有限,並不能夠支撐起龍軍前線作戰的需要,這裡的空運能力也很弱,對於龍軍的大部隊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所以,龍軍的補給大部分依靠鐵路線,等到火車將物資運到前線的指定車站之後,再通過汽車加以中轉。為此,龍軍的許多部隊,特別是他們裝甲部隊的後勤兵站都設在距離前線比較近的地區。這次大水一來,很多堆放物資的火車站遭了殃,大水不但衝垮了鐵路的路基,使得鐵軌移位,火車暫時停運。同時還衝進了那些臨時堆放彈藥物資的貨場。為了方便運輸。許多的貨場都設置在比較低的位置。這次洪水的到來使得那些地勢較低的貨場全部被水淹沒。放在金屬罐中的餅乾和香腸還算好,只是放在板條箱中的炮彈和機器零件的問題就大了,特別是那些炮彈的發射藥。

  面對這樣的情況溥寅也沒有什麼辦法,他只有在一邊通過言論對抗蘇聯人的同時,一邊也在加緊的調集部隊。擺在面前最首要的問題就是重新的整編部隊。為了不讓那些已經陷入泥潭中的部隊遭到被殲滅的命運。溥寅只能將這些部隊全部撤出原來的戰線,到後面沒有泥沼的地方重新組織新的防線。在他的親自干預之下,原先一線的已經陷入泥沼之中的6個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的部隊開始退了出來,然後向後方轉移。

  除了湊齊一線部隊的裝備之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那些已經受潮的後勤補給。龍軍中央集團軍群的補給出現了一個很危險的數字,特別是彈藥的缺口十分嚴重,很多龍軍的火炮只有半個基數的彈藥。為了挽救這個局勢,溥寅不得已先向南方和北方集團軍群調運了一批彈藥,來滿足一線部隊的需要,同時命令在後方的龍軍工程兵部隊儘快恢復中央的幾條鐵路線,特別是從列寧格勒到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到莫斯科的鐵路,一定要在5月25日徹底恢復。在他的嚴令直下,龍軍工程部隊的效率很高,很快他們就搞定了從斯摩棱斯克通往莫斯科的鐵路。

  與此同時,在北京奧體中心,正在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軍事總結會議。

  而參加這次會議的不僅僅有來自帝國各個地區黨政軍代表,還包括帝國東西南北四條戰線,包括陸海空三個軍種的所有高級軍官,這是自從中蘇開戰以來,帝國召開的最大規模的軍事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帝國皇帝關緒清親自出席。就在同一天的莫斯科,蘇維埃最高代表大會也在克里姆林宮召開,更為巧合的是,在此前一直未曾露面的史達林也將出席這次會議。

  在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首先發言的是帝國文化宣傳部長楊銳,甫一出現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戰爭命題:消耗戰。

  這次大會的每個細節都跟演戲一樣,為了取得直觀效果,聽眾不穿制服而穿便服,他們或唱歌,或高喊同意,或同聲稱頌,都配合得非常出色。講台上的楊銳,更像是在演戲而不是在講演,他講的內容並沒有他的技巧重要,使出了蠱惑人心的演講絕技,把聽眾的情緒調動到最高點。當他問道:“你們要不要全面戰爭?如果有必要,你們是否要打一場比今天能想像得到的更全面、更徹底的戰爭時,”在場的聽眾異口同聲的喊道:“是的!”當他問到:“你們是否接受這個事實,就是說,凡損害戰爭努力者便會掉腦袋”時,聽眾喊聲雷動,全部表示同意。

  “我們的目的不外乎是互相支持,在皇帝周圍建立一個堅強的領導集團。例如做一件事情,如果這件事從各個角度向皇上提出,在作決定時,皇帝有時候就會搖擺不定。有時候他對別人作出反應的方式也不盡一致。這個事業比我們任何人都偉大,這是不言而喻的。曾幫助皇帝取得改革勝利的人們,現在應該幫助他取得戰爭的勝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