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8頁
“長官,您的電話。”就在這個時候,負責聯絡工作的參謀處長鮑里斯葉施拉科夫把聽筒給了鮑爾沙克。
裡面很快傳來了瓦西里的聲音:“米利亞庫德里亞什鮑爾沙克同志嗎?剛剛史達林同志和最高統帥部都一致認定你決堤有功,準備授予你英勇勳章一枚,並且單獨獎勵你3萬盧布。”
“感謝史達林同志,感謝布爾什維克。”鮑爾沙克立刻回答道:“但是您知道,我之所以參加這次工作並不是因為錢或者勳章,我只不過是希望我們整個民族不會陷入危亡之中!”。
“我明白你的意思,米利亞庫德里亞什,但這是史達林同志的獎賞。要知道,能夠得到史達林同志獎賞的人可不多!”瓦西里的話充滿了威脅的意味。
“那好吧,替我謝謝史達林同志!”
“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拜託你,請你派人把伊斯特拉水庫的配電站和附近的房屋、大樹炸倒一些。”
聽到這個奇怪的命令,鮑爾沙克有些納悶,“這是為什麼?”
瓦西里忽然大聲說道:“這是命令,必須執行。”他緊接著說,“你直接向最高統帥部和水利部發一份電報,就說大批龍軍飛機轟炸伊斯特拉水庫的堤岸,時間是1月9日。”
“好。”
ps:本書即將完本。
誰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戰(收關卷)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惡有惡報
1月10日,莫斯科出版的《真理報》以及《共青團真理報》等大小報紙,紛紛刊出了駭人聽聞的消息:前線大雨,伊斯特拉水庫決口。真理報莫斯科上午9時電。中國軍隊於9日猛攻沃洛克拉姆斯科和伊斯特拉水庫附近我軍陣地時,因我軍左翼依據伊斯特拉水庫堅強抵抗,敵軍見防線難以突破,便使用重型轟炸機和大炮猛烈轟炸,伊斯特拉水庫大壩地段轟毀一段,致成決口,水勢泛濫,形勢嚴重。伊斯特拉水庫南岸大堤披暴敵決口後,洪水由伊斯特拉河、卡盧加間向西南防線泛濫,洪水已經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是這樣的洪水並不能夠衝垮我們偉大的蘇聯人民必勝的信念。我們必將聯合起來和中國獨裁者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
1月10日下午,俄通社塔斯社又發電訊:中國派出飛機30餘架,與1月9日清晨飛赴伊斯特拉水庫南岸伊斯特拉高地一帶,大肆轟炸,共投擲炸彈炸彈數十枚,炸毀村莊數座。更在伊斯特拉水庫決口處擴大轟炸,至水勢愈猛,無法挽救。
同一天,蘇聯外交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在莫斯科舉行了大型的的記者招持會,在這個招待會中,他通報了中國重型轟炸機轟炸伊斯特拉河堤經過後說:“歷來各種各樣的水患,均出於天災,但是狂暴的中國人,竟然以文明的利器,以人力決口伊斯特拉水庫,企圖淹沒我前線無數的紅軍將士和戰區居民,如此慘無人道之行為,真可算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實為全世界人類之公敵!”
美聯社記者問道:“中國方面雖然還沒有得出結論,但是有中國官員宣稱,決口是蘇聯政府自已炮製的惡作劇,對此,主席先生有何評論?”
“這實在是太無恥了!”莫洛托夫吼道:“中國人慣用欺騙宣傳,不但不知悔懺,反而血口噴人,把毀堤罪行移解到我們身上。令人無比的憤慨!此種誣陷,根本不值得我們辯駁。”
“對已決堤口,俄國政府是否準備堵塞嗎?”法新社記者問。
“據前線消息,由於上游連日大雨,伊斯特拉水庫的水流暴漲,加之敵機在決口處擴大轟炸,以至於決口越來越大,水勢愈猛,所以一時無法挽救。”莫洛托夫語調變得低沉下來,“我戰區居民被淹者日多一日,無家可歸,在死亡線上掙扎,政府豈能撒手不管?政府將不惜代價,儘早堵塞決口,以減少戰區居民痛苦,此刻,前線將士正著手進行救災。”
《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問道:“報載伊斯特拉水庫附近已匯集了數萬災民,他們正處於一個很困難的境地,沒有食物和水。面對如此的情況,貴國政府有沒有救援的措施?”
莫洛托夫答道:“蘇維埃最高會議、賑災委員會施以急救的同時,正在制定更有力的方案,可能在最近幾天之內就有所行動。”
“中國人掘開堤壩,最大的受害者應該是當地的居民。但也有國外軍事專家評論,由於大水泛濫,龍軍也必遭嚴重損失,於蘇聯可謂因禍得福,不知道外交委員會莫洛托夫主席的看法呢?”發問的是香港《南華日報》的記者。
莫洛托夫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你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於敵,屬罪有應得,於我,屬天助神輔。”
“有一點小小的要求,希望能在伊斯特拉現場採訪,以便把中國人的暴行進一步公諸於世界。”英國記者一經提議,眾記者齊表贊同。
“這個嘛……可以考慮。”莫洛托夫沉吟著說,“只是最近中國機常去伊斯特拉轟炸掃射,我想應該等目前的局勢待稍平靜後再去,以保各位安全。”
1月10日下午,就在莫洛托夫召開完記者招待會不到半個小時。溥寅正待在他的司令部,那是一個在姆岑斯克通往波多里斯克的高速公路旁邊的坡地上,用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和通訊車再加上帳篷所臨時搭建的臨時建築。
裡面很快傳來了瓦西里的聲音:“米利亞庫德里亞什鮑爾沙克同志嗎?剛剛史達林同志和最高統帥部都一致認定你決堤有功,準備授予你英勇勳章一枚,並且單獨獎勵你3萬盧布。”
“感謝史達林同志,感謝布爾什維克。”鮑爾沙克立刻回答道:“但是您知道,我之所以參加這次工作並不是因為錢或者勳章,我只不過是希望我們整個民族不會陷入危亡之中!”。
“我明白你的意思,米利亞庫德里亞什,但這是史達林同志的獎賞。要知道,能夠得到史達林同志獎賞的人可不多!”瓦西里的話充滿了威脅的意味。
“那好吧,替我謝謝史達林同志!”
“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拜託你,請你派人把伊斯特拉水庫的配電站和附近的房屋、大樹炸倒一些。”
聽到這個奇怪的命令,鮑爾沙克有些納悶,“這是為什麼?”
瓦西里忽然大聲說道:“這是命令,必須執行。”他緊接著說,“你直接向最高統帥部和水利部發一份電報,就說大批龍軍飛機轟炸伊斯特拉水庫的堤岸,時間是1月9日。”
“好。”
ps:本書即將完本。
誰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戰(收關卷)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惡有惡報
1月10日,莫斯科出版的《真理報》以及《共青團真理報》等大小報紙,紛紛刊出了駭人聽聞的消息:前線大雨,伊斯特拉水庫決口。真理報莫斯科上午9時電。中國軍隊於9日猛攻沃洛克拉姆斯科和伊斯特拉水庫附近我軍陣地時,因我軍左翼依據伊斯特拉水庫堅強抵抗,敵軍見防線難以突破,便使用重型轟炸機和大炮猛烈轟炸,伊斯特拉水庫大壩地段轟毀一段,致成決口,水勢泛濫,形勢嚴重。伊斯特拉水庫南岸大堤披暴敵決口後,洪水由伊斯特拉河、卡盧加間向西南防線泛濫,洪水已經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是這樣的洪水並不能夠衝垮我們偉大的蘇聯人民必勝的信念。我們必將聯合起來和中國獨裁者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
1月10日下午,俄通社塔斯社又發電訊:中國派出飛機30餘架,與1月9日清晨飛赴伊斯特拉水庫南岸伊斯特拉高地一帶,大肆轟炸,共投擲炸彈炸彈數十枚,炸毀村莊數座。更在伊斯特拉水庫決口處擴大轟炸,至水勢愈猛,無法挽救。
同一天,蘇聯外交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在莫斯科舉行了大型的的記者招持會,在這個招待會中,他通報了中國重型轟炸機轟炸伊斯特拉河堤經過後說:“歷來各種各樣的水患,均出於天災,但是狂暴的中國人,竟然以文明的利器,以人力決口伊斯特拉水庫,企圖淹沒我前線無數的紅軍將士和戰區居民,如此慘無人道之行為,真可算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實為全世界人類之公敵!”
美聯社記者問道:“中國方面雖然還沒有得出結論,但是有中國官員宣稱,決口是蘇聯政府自已炮製的惡作劇,對此,主席先生有何評論?”
“這實在是太無恥了!”莫洛托夫吼道:“中國人慣用欺騙宣傳,不但不知悔懺,反而血口噴人,把毀堤罪行移解到我們身上。令人無比的憤慨!此種誣陷,根本不值得我們辯駁。”
“對已決堤口,俄國政府是否準備堵塞嗎?”法新社記者問。
“據前線消息,由於上游連日大雨,伊斯特拉水庫的水流暴漲,加之敵機在決口處擴大轟炸,以至於決口越來越大,水勢愈猛,所以一時無法挽救。”莫洛托夫語調變得低沉下來,“我戰區居民被淹者日多一日,無家可歸,在死亡線上掙扎,政府豈能撒手不管?政府將不惜代價,儘早堵塞決口,以減少戰區居民痛苦,此刻,前線將士正著手進行救災。”
《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問道:“報載伊斯特拉水庫附近已匯集了數萬災民,他們正處於一個很困難的境地,沒有食物和水。面對如此的情況,貴國政府有沒有救援的措施?”
莫洛托夫答道:“蘇維埃最高會議、賑災委員會施以急救的同時,正在制定更有力的方案,可能在最近幾天之內就有所行動。”
“中國人掘開堤壩,最大的受害者應該是當地的居民。但也有國外軍事專家評論,由於大水泛濫,龍軍也必遭嚴重損失,於蘇聯可謂因禍得福,不知道外交委員會莫洛托夫主席的看法呢?”發問的是香港《南華日報》的記者。
莫洛托夫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你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於敵,屬罪有應得,於我,屬天助神輔。”
“有一點小小的要求,希望能在伊斯特拉現場採訪,以便把中國人的暴行進一步公諸於世界。”英國記者一經提議,眾記者齊表贊同。
“這個嘛……可以考慮。”莫洛托夫沉吟著說,“只是最近中國機常去伊斯特拉轟炸掃射,我想應該等目前的局勢待稍平靜後再去,以保各位安全。”
1月10日下午,就在莫洛托夫召開完記者招待會不到半個小時。溥寅正待在他的司令部,那是一個在姆岑斯克通往波多里斯克的高速公路旁邊的坡地上,用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和通訊車再加上帳篷所臨時搭建的臨時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