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怪此人能轉事三國而從容自若,果然如壁虎般割起尾巴來毫不猶豫,大有民初時某名人所言的,“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開戰”地勇氣!一面腹誹,高強卻也樂得看見蕭特末臉上陣青陣白,蕭干把話說得如此之絕,更上升到天意地高度,等於是徹底否定了契丹對於遼東主張權利地根基,這時代可沒有什麼民族自決、國際法,作皇帝立國地都講究個受命於天,天意既不屬遼,那就是說什麼都沒用了。

  蕭特末也沒料到蕭乾的反應如此激烈,他自然看不出高強與蕭干之間的詭異,只知道蕭干本是有意歸遼的,結果卻將地盤讓給了宋軍,自己也率軍對女真作戰,可見已經徹底倒向了大宋一方。此人深知契丹治遼東的歷史,現今又是遼東除了大宋之外兵力最盛的一國,其地又鄰近宋遼雙方,今日他是這般態度,蕭特末便知討不了好去,好在會盟諸國未到,也不急於一時,當下便故作不聞,轉而說些宋遼兩國盟好的空話來,又喝了一會酒,便藉故遠來疲憊,謝過了高強的接風酒,告辭去歇息了。

  高強送了蕭特末,蕭干亦出言告辭,高強也不多言,送出門外便回。

  再過了幾日,南路高麗國與金國國相部地使者皆到,高麗國是判府事元宏為使,金國國相部則是高強的老相識,兀室與高慶裔的老搭檔為使。至此遼東諸大勢力使者皆至,尚有些兀惹部、速頻部等小部落,本是臣事金國的,見金國敗落,亦單獨遣使來與大宋會盟,大小使節二十多起,將臨時建造的四方館擠地滿滿當當。

  當日高強設宴,大會諸部使者接風,席間說起會盟之意,乃是要定下個章程,遼東諸部共守,各路使者盡皆默然,誰不知如今大宋兵強,無人能敵,滿萬不可敵地女真都被殺了好幾萬?雖然如此,到底大宋對於遼東來說是新興的勢力,單憑兵威地話也不能建立起牢固的統治,倘若在此次會盟之中能安定諸部,建立起以大宋為核心的遼東新秩序,只怕從此便無人能對大宋在遼東的地位發起挑戰了。

  惟其如此,這次會盟便也不是徒具形式,有心要在遼東的新秩序中占據一席之地者,這次會盟便是最後的一次機會了!於是自接風宴席上開始,各路使者暗地裡的試探交往便如火如荼地展開,身為此次會盟核心的大宋代表高強自然是重中之重。

  只是高強的面也不是那麼好見的,通常各部使者都只能見到陳規而已。此時高強所關心的,卻是另一件事,一羽飛鴿向契丹中京,帶去了他給石秀的指示:“如今遼國可是耶律大石用事?此人乃我大患也!”

  第九十六章

  此次會盟,高強搞了一個類似於雙邊會談的形式,由大宋單獨對與盟之國家或部落議款,倘有涉及到其他國家事務者,亦由大宋代為轉達斡旋。雖說各國使者私底下的接觸不可避免,不過在大宋目前的實力面前,談判中的核心地位亦無可動搖,利用此種談判方式,便可令大宋得以從容周旋在諸國之間,獲得最大的利益。

  深夜,外面風雪肆虐,狂風吹起了呼哨,木屋中生起熊熊爐火,溫暖如春。高強坐在一塊大虎皮上,裹著貂裘,捧著溫酒杯,眼睛半眯縫起來,聽著陳規一條條地陳說與各國商議的條款:

  “高麗國願與我朝劃鴨綠江而治,願得保州;願與我國結盟,不論何人侵入我大宋境內,即須與其人為敵對,並遣兵齎糧助我保土;願將其國中人參等土產外運鬻賣之權交於我國商旅,五十年為期,每歲索銀五十萬兩。”

  “想得倒美,一下子划去近千里的土地,只付出一個空頭承諾,還有那早已捏在我手心裡的土產權?元則,你去對高麗使者說,保州依舊是自由港,叫他高麗兵統統給我滾出去,不許一兵一卒跨過遼國與高麗舊境,那裡現在都是我大宋疆土。結盟我便從了,至於人參土產鬻賣權,叫他自己處理就是,本衙內不等著他這點錢吃飯。”高強眼皮都不抬一下,高麗國歷來是人小嘴巴大,可惜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影響力有限,不管誰占據了遼東,都能把這個小國搓圓捏扁。要不是想要利用高麗來牽制金國。保州這塊肥肉高強都不準備留給他們。

  陳規寫了兩筆。將那捲紙塞到一旁,又取出一捲來,續道:“金國求立斜也為狼主,並請還會寧府故地;兀室願自縛謝罪,任憑我朝發落,金國世為大宋藩屬,歲時來朝如遼國故事,其餘皆從相公當日與三金國孛堇之命。”

  金國眼下元氣大傷,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戰事中喪失了半數以上的丁壯男子,人口銳減三成。財物糧食和鐵器的損失更是不計其數,如果再背上每年納貢地負擔,往後幾十年中若沒有大地變故,金國是再也別想翻過身來了。對於剛剛嘗到自由立國滋味的女真人來說,這樣的處置無疑是苦澀難言,無奈形勢比人強,高強在這方面的態度異常強硬。談判中動輒發出再次動武的威脅,金國諸人審時度勢,也只能低頭。現今所提出的條件,也只是垂死掙扎而已。

  只是高強來自現代,深受紅色教育,毛爺爺的“對待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冷酷無情”的理念從小刻在心,好容易把女真人打倒在地了,豈能不踩上一隻腳?“告訴金人,割會寧府是以示懲戒,誰叫他們先興兵犯我?至於請立斜也為狼主。不從,不過可以告訴他們,阿骨打死後可立斜也,這一條我先答允了他們。”女真人現下的平均壽命很短,歷史上那些大官名將經常都是活上三十歲就病的病死地死,如今阿骨打已經年過五旬,這繼承人的問題也確實不容迴避,趁著現今就把人選定下來,倒也不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