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郭藥師之外,大忭、花榮、史文恭三人都贈了檢校官,欒廷玉和徐寧則加官一級,從遙郡武官轉為了正任的刺史,其家各有封蔭,可算是天恩浩蕩。只是高強聽著聽著,卻覺著有些不對滋味來,蓋因這六大將去汴梁轉了這一圈,除了加點虛銜之外,卻是半點差遣都無,而他們這次回來,聖旨中除了叫他們聽宣撫使高強節制以外,也並不另授方略。這麼聽上去,好似是也就是官家要見一見降官而已,以收其心而已,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裡,這六大將可並不是一路貨色,其中四人都是大宋地忠臣吶!

  高強一面擺著笑容與眾人敘話,跟著李孝忠說起日前的開州之戰,諸將的注意力登時便被吸引了過去,他卻將眼光轉向前來下旨的監察御史張所,果然見張所飛快地四下望了一眼,向他遞了個眼色,點了點頭。高強心下登時瞭然,知道張所定是有什麼事要私下裡說,當時也不動聲色,只道諸將遠來辛苦,接風洗塵之後便即各自發回去安歇,須明日再議軍機。

  夜半時分,高強暗地遣人將張所喚來,二人廝見畢,張所袖中取出一封信來,呈給高強:“相公,此乃許先生託付下官,送交相公親啟,並囑下官,不論相公有甚疑慮,皆著下官為相公解惑。”

  高強點了點頭,拆開信來看時,卻是許貫忠在朝廷中打探了消息,原來遼東新附之土,兵權都在這六人手上,朝廷中頗有人以此為憂,於是便向趙佶進言,想要趁此時機將這六人在朝中多留些時日,以便高強充分掌握遼東的事權,俾可使遼東官民更加心向朝廷。況且他們六人與宗澤一起南歸,宗澤一回朝就面臨御史台的調查,梁士傑和葉夢得等人也要藉助他們對遼東軍政的熟悉,來為宗澤辯護,幾樣加起來,諸將回遼的時間竟是一拖再拖,直到高強地書信中將遼東戰局說得無比緊急,非六將回遼不可,才改變了趙佶的心意,再加上宗澤此時也洗清了身上的干係,得以重回樞密院為官,六將這才得以北還。

  “原來如此,敢情還是為我著想了?”高強啼笑皆非,朝廷要消除地方的獨立性,這種想法無可厚非,而趙佶屬意他來作這件事,也可見高強聖眷不衰,只是這一下太也多餘,如果這幾個人不是被本衙內製得服帖,遼東哪有這麼容易就歸順朝廷?

  哪知他對著張所發了兩句牢騷,卻引出張所地另一番見解來:“相公此論差矣,若言諸將能依從相公,卻並非忠心朝廷,此亦朝廷之深意,藉以觀相公之所為也,相公豈可不慎?”

  高強面色一正,向張所拱了拱手:“望公亮賜教。”蓋張所字公亮。因兩人有門生之誼,故而高強以表字稱之。

  “相公。朝廷大臣非不知遼東之歸附,相公出力甚多,然而遼東孤懸海外,與我大宋無寸土相接,其勢尤為難安,況且遼東土歸於兵,兵擅於將,一旦一將離心。萬眾皆懷反側,此殊為可慮也。況且相公為國家重臣,其勢亦不得永居遼東,若使遼東之安危繫於相公一身,則朝廷無日不懷北顧之憂也!”

  高強默默點頭。這一節他也想到,出於唐季五代地教訓,大宋朝對於任何可以導致藩鎮割據的苗頭都是保持高度警惕,而遼東無論是地理還是政情上來說,都可以說是天生地割據沃土,說句不好聽的話,哪怕是派個皇子來此處鎮守,也要防他自立。何況是用流官?這虧得是和金兵在打仗,遼東又緊鄰著遼國,形勢極為敏感,否則地話。朝廷地小動作只怕要比如今多出無數倍了。

  “其二,朝廷非不知遼東諸將俱素為相公所撫循者,然而惟其如此,遼東既然可以一夜之間歸附大宋,亦可以一夜之間背離國朝。惟在相公一念而已!”張所看了看高強。目光與語聲都是堅定無比,絲毫也不見閃爍。儘管他說得話字字誅

  高強抿了抿嘴,仍舊是不發一言。要生氣,要憤怒,要發泄,日前在校場上焚屍高歌時,他已經盡皆做過了,想起那些捨死忘生,為國捐軀的忠勇將士,人家把命都搭上了,自己所面臨地這點困境又算得了什麼?將心比心,若換了自己是趙佶的話,面對遼東這樣無法掌控的地盤,任誰心裡都會有想法,會猜忌,會試探,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不正是考驗自己對於國家忠誠幾何地時候嗎?縱使不能象林則徐說的那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然而自己身為一手締造了常勝軍的人,怎能背棄軍歌滿江紅里的那一股報國之志!天上,有那麼多不滅的英靈在看著自己啊!

  “公亮,貫忠既然將此事託付於你,足見他對你是推心置腹,我亦不妨對你明言,若遼東之兵民,實非中原廟堂諸公所能理會得。”高強喟嘆一聲,身在百年繁華地汴梁的人們,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有多少人能理解遼東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們,他們究竟是何種思維?

  “十餘年來,遼東迭遭兵亂天災,人心思定懼亂,誰能給他們安定的生活,誰就能統治這片土地。方金兵入寇之時,遼東皆傳女真滿萬不可敵,故而人人懷反側之心,立於兩端之間,又無宿將統率,故我初聞金兵入寇時,空握遼東七萬兵籍,手邊竟無大兵可用,若非如此,怎能眼睜睜看著陳元則孤軍苦守開州兩月之久,死傷枕籍?”

  想起當日開州城外長長的白布行列,高強閉上了眼睛,半晌方道:“如今我一戰得勝,生擒金主,已然向塞外各部顯示了我大宋的實力,是以諸部聞聲雲集,盡皆心悅誠服。公亮,倘若朝廷久留六將在京師,乃是想要令我得以切實執掌遼東事權的話,想來此計已然得售了,只是,這並非是出於廟堂的策謀,乃是我大宋無數忠勇將士血灑疆場換來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