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說不好呢,那就得怪童貫了,原本秦檜與遼國西京留守蕭乙薛達成和議。應該算是大功一件,誰成想童貫貪功好殺,臨陣翻臉將蕭乙薛一軍殺了個七零八落。回來之後,高強有意安撫童貫與西軍。把這件事輕輕給揭過了,既然童貫等人殺敵有功,那麼秦檜這議和的功勞也就不大了。否則的話,有鄭居中在尚書省為他撐腰。只怕他地好處還不止這一點了。

  原本以他一個區區七品官,在這政事堂里是沒他說話的份,可誰叫他是吏部左曹官呢?這左曹管的是文臣幕職州縣屬官。原先叫做流內  。手握七品以下官的 選判授大權。分管地侍郎官階三品,其下是郎中。再下面就是員外郎了,換句話說,秦檜大概就等於是現今所謂的中央組織部副秘書長,肥嘟嘟的實權口子啊!燕雲三事中,正有關於燕地官員 選之事,鄭居中便將他引入政事堂,為自己搖旗吶喊來了。

  梁士傑久歷宦海,如秦檜這等驟然拔起的新銳見地多了,半點也不放在心上,對於他說的話是左耳進右耳出,相反他心中在意的,卻是另一位勢頭更猛、年紀更輕的新銳大臣。“燕青……他今日為何不見蹤 影?崇政殿說書……嘿嘿,好厲害!”

  吵了半天,眼見日頭偏西,卻也沒有說出個子丑寅卯來。原本扯皮就是官員地特長,現今又是雙方拉開架勢有意扯皮,短短几天之中,哪裡能有什麼成果?好在大家都是讀了幾十年的書,肚子裡墨水不少,扯皮扯到得意處,說不定還要吟詩填詞以助興,算是扯的風雅。

  看看時候差不多了,梁士傑便即起身,作個羅圈揖道:“諸公,今日已晚,待明日再議,這幾樁事關係到燕雲新附之地,終究要商議定當才好。”一壁說,一壁還向左企弓、劉彥宗這兩個燕京降官安慰兩句,勉勵他們明日再要多發議論。

  眾臣僚相互作別,依次出門去,秦檜跟在鄭居中身後亦步亦趨,聽他指點自己適才發言地得失,邊走邊點頭。看看人將走盡,葉夢得墮到最後,一扯梁士傑地袖子,梁士傑知機,亦緩了兩步下來,等到人都走光了,方轉過頭來。

  這倆人本是交好,蔡京致仕後又是相幫著一起做官,故而交情更不同尋常。只是此番燕雲三事,梁士傑和高強之間氣氛詭異,葉夢得夾在當中,便有些尷尬起來。

  “子都兄,如這般商議,何時是個了局?子都兄也知關竅所在,為何要這般崖岸自高?”葉夢得既然與梁士傑交好,這說起話來也就直截了當。

  “少蘊賢弟,此事卻是愚兄魯莽了。”明人面前不說暗話,左右無人,梁士傑也就樂得大倒苦水:“本意這三事都是中書分內當行,事先愚兄亦是計議周詳,料想縱使不去向高強徵詢,也自無妨,且數年間某所行政事,大半皆是與他相得益彰,誰想偏偏這燕雲三事上意見相左至此?如今嫌隙已生,再要申明衷心時,又恐難以取信,如之奈何?”

  葉夢得見梁士傑語意甚誠,便點頭道:“既知子都兄本心,小弟亦可為之緩頰,只不知兄意下如何?”

  梁士傑喜道:“此事非賢弟不可!”一面說,一面深深作揖。

  葉夢得還了一禮,卻嘆了口氣道:“子都兄地心意,小弟亦可知七八,如今何相公纏綿不愈,不理政事,門下諸事雖有張相公執掌,然而左相序百官而朝同列,不可一日無人。那高強不知明哲保身之道,只是一味進取,倒叫人不敢與他多有瓜葛了。”

  梁士傑大嘆知己,這官場上什麼最重要?站隊正確最重要!原先高強是炙手可熱的紅人,氣運盛時連蔡京都擋他不住,然而現今正是亢龍有悔,明眼人都看地出來,縱然皇帝聖眷不衰。那些士大夫們也不容他久掌兵權。根據梁士傑地情報,御史中丞石公弼業已在搜集關於高強的小材料,預備尋找時機來個一劍封喉,要知道大宋朝諫官權重,一旦有諫官彈劾了,即便被彈劾者是宰相,也須得避位待罪,若是一幫諫官一起上章彈劾,哪怕你半點罪也沒有。單單是給諫官們面子,也得下台外任,否則人家說你戀棧不去,也是一樁罪名。

  就這樣的局面。梁士傑又是覬 左相之位的人,他哪裡還敢象以前那樣和高強緊緊綁在一起?然而這等話又不能明著說,因此葉夢得今日的表態,對於他而言不啻是久旱逢甘霖。

  當下樑士傑握著葉夢得的手。感激涕零道:“得賢弟為臂助,愚兄何其幸也!他日若愚兄得為左相,這右相之位,自非賢弟莫屬!”

  葉夢得笑道:“小弟驟拔執政。豈能得隴望蜀?子都兄卻不妨去與鄭相公商議此事,鄭國舅欲為相久矣,苦於外戚身份。只怕台諫不容 也。倘得兄援手。大有雪中送炭之慨,必當為兄盡力言之。”

  梁士傑聞言。眼前一亮,笑道:“愚兄與鄭國舅素無交誼,此事只得仰仗賢弟代為說項,雖然二事皆非常人所能為,料想賢弟大才,自當無礙。”

  葉夢得滿口答應,要不是早先和高強、鄭居中商量好了,他哪裡會跳出來和梁士傑說這些話?二人並肩出了禁門,一揖而別,各自登車返家去,若是有人能看到他倆人在車中的表情,或許會很驚訝,這兩人居然都是得意洋洋,好似剛剛算計了別人一大筆便宜的模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