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耶律大石將身子一閃,不受他這一禮,冷笑道:“左大夫說得倒似有理,只是既然見得燕地歸宋已成定局,何不早思南歸之計,為何又要相助我邀擊南師?那乘風借河突襲之計,若非左大夫指點,某家哪裡想得出來!左大夫這般作為,如何可向高相公交代?”

  眼睛一瞪,心說還有這事?我說這老匹夫為何能深得信任,顛倒是為此!好你個左老兒,這可有點說不過去吧,既然要投順我朝,為何又要為耶律大石出謀劃策?

  左企弓情知此乃耶律大石不懷好意,給自己下地一個套兒,臉上卻是一派寧定,驀地嘆道:“此一時,彼一時,老夫世受契丹厚恩,衷心豈不思報?前日盡心相助林業軍事,便是出於此心。及至北師敗績,南朝大軍兵臨城下,其勢已無可挽回,而林牙有意以城相殉,卻是無視這一方父老之命,老夫出於無奈,方才獻了城池。惟一身不可仕兩朝,老夫獻城卻絕非為了一己富貴,伏請高相公恩許老夫從此致仕,不任官職。”說罷翻身拜倒在地,肩頭瑟瑟抖動,眼淚水直滴到地上,不一會功夫就汪出一個小小水潭來。

  高強看地目瞪口呆,心說這老兒當真了得。一番話說得天衣無縫,倘若作婊子地都能有這樣好口才,想必身後立她百八十座牌坊也不成問題了!只看這幾下造作,把他自己的身前身後盡數撇清,就算從此不得官作,其大名也必定傳揚天下,子孫富貴還用說麼?賣國賣到這份上,那才叫道行高深了。了不起啊!

  想到這裡。忽然想起自己身邊亦有一個善於賣國求榮的。把眼睛掃一掃秦檜,心說你比人家可差的遠了,別說現下沒得比,就算是以你歷史上的作為,那也是差了幾條街去,你看人家左企弓賣國歸賣國,手上可沒沾了自家力戰將士的鮮血吶。

  秦檜心中亦是佩服之極。自思若與左企弓易地相處,決計作不到這樣八面玲瓏。忽然覺察到高強目光掃來,他卻會錯了意,還道高強是要他出去作人情,忙即搶步拾階而下,將左企弓扶起道:“左公審時度勢,順天應人,何錯之有?以左公大才。朝廷自有重用。為燕地父老營生計,左公還需依舊視事才是。”

  左企弓淚下沾襟,只是搖頭不語。高強懶得看他做作,隨手著秦檜拉他到了旁邊,方向耶律大石道:“林牙為遼盡忠死戰,以孤軍敵我大軍,身中數創,亦不可謂戰不盡力矣。如今燕京已屬我有,林牙何去何從?”

  耶律大石哼了一聲,並不答話,一旁蕭德妃忽然插口道:“高相公,你適才曾說,乃是因兩國有約交割燕雲,不逾盟好,是以才收取燕地,是也不是?”

  高強一怔,心說這話只好騙鬼,我自己都不信的,你拿來說事是何道理?不過面上總得應付,當即點頭。那蕭德妃見高強點頭,復又微微冷笑道:“南朝既已得燕,我等不識時務,執意抗拒,倒是我等地不是地。如今兩國既然盟好如故,我等契丹人願回上京故地,不知相公可願差人相送?”

  原來如此……高強暗地一翹大拇指,心說罷了!這女人果然有些頭腦,將這番言語抬了出來,我若要留難她們,倒成了表里不一地小人了。好在聯結遼國原本就是他地既定方針,現在難得蕭德妃給了他一個台階下,豈有不大下而特下之理?

  當即笑道:“這個自然,只是燕地新附,道路不靖,況且蕭妃一行多有損傷,亦須將養痊可後方得登程。以本相之見,一應願返塞外之契丹兵民,悉數教在燕京城外住定,待我家清點過後即行發付上路,蕭妃與大石林牙等契丹貴人可暫且居於此間大內皇城中,待我家收取燕地全境,地方安靖之後,便遣使告知貴國主前來迎接,那時自當依禮相送,如何?”

  蕭德妃見高強說的客氣,卻尋不著話語來反駁於他,只得權且應允了,另外提了若干生活瑣細,高強索性大方到底,一概答允,那大內皇城除了城門和四壁由宋軍把守之外,內里便成了契丹人的獨立小王國,耶律大石亦許可住在此中養傷。

  當下處置了契丹俘虜,高強便命人將蕭妃和耶律大石等人都送往大內中安置。這邊問起左企弓以下諸燕京降臣是否願為南朝官職,除了李處溫點頭點的快極之外,餘眾多半都惟左企弓馬首是瞻,盡推說一身不可仕二主,請求退隱林泉,不再為官。

  高強眉頭一皺,心說這倒麻煩了,李處溫這廝是靠馬屁和裙帶關係升上來的,對於燕京地行政事務基本上屬於睜眼瞎,我要他何用?倒是左企弓這一幫子,政務熟習不說,難得是幾代家小都在這燕京治下開枝散葉,一旦此地歸我大宋所有,卻不必擔心他們地忠誠與否。要想儘快讓燕地恢復正常運轉,與大宋地各種體系對接,最好是將這批人收為己用。

  當下起身下了台階,向左企弓笑道:“左公說道一身不仕二主,乃是烈士風範,本相佩

  ,原本不應相強。然左公既然有意為主盡忠,現今地交還於本朝,左公為遼主守牧一方,自當與燕地同歸,依舊守牧燕民,此乃上報遼主,下安燕地黎庶之義舉,天下人聞之,誰不贊左公能識大體?若知左公徒以潔身自好,歸隱林泉之下,棄燕地百姓於不顧,恐有人不解左公之本心。倒要說一句只顧小我,不顧大我了,竊為左公惜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