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月下來回踱步,越想越妙,不由得喜上眉梢,拍拍劉晏地肩膀道:“劉兄真乃大才,方今用人之際,我帳中正須才智之士,劉兄可有意助我?”劉晏自然是順杆爬,連說固所願也,不敢請爾,高強便委他為宣撫司參謀,軍前聽用,其八百騎子弟兵亦作為敢勇效用,隸屬宣撫司麾下。

  事不宜遲,高強便即將耶律余睹又請了回來,將適才劉晏所獻之計與他說了一遍,叫他這般依計而行。耶律余睹聽說要造謠生事,初時還有些疑慮,高強便勸他,說道一不作二不休,如今天祚帝被奸臣讒惑,契丹國勢危殆,他若能引來宋兵相助,存續大遼國祚,亦算是名標青史地功臣。“都統一心為國,眼前地區區聲名卻顧不得許多,待他日御宇澄清,都統為大遼佐命之臣時,自然處處分明。此所謂曲線救國之道也!”

  還別說,能聽進去“寧與友邦,莫與家奴”這等話地人,確實具備了漢奸思維,當耶律余睹聽到“曲線救國”這四個字的時候,眉宇間愁雲頓時一掃而空,整個人都精神奕奕,向高強慨然道:“相公可謂知我!但得存我大遼國祚時,我余睹區區一身又算得什麼?相公放心,但有何驅使處,余睹任爾東西,必當盡心相助。”

  於是次日一早,高強便將耶律余睹發付出紫荊關去,將他骨肉軍帳千餘人亦皆放還,只留了其正妻一人,嫡子二人,送往河間府安置,權作人質。耶律余睹到了紫荊關外蔚州之地,便即大肆宣揚國中奸臣當道,天祚為人脅持,把自己說成是遼國無比的忠貞之士,其政治主張自然是要和南朝大宋結好,交還燕雲漢地,兩國永為兄弟之邦。

  這邊高強便用宣撫司地名義致書契丹,言明此事。書到耶律大石手中,他雖然大罵不休,卻也不敢怠慢,便命人快馬加鞭,送往上京,途中聽說天祚帝已經到了中京道陰涼河一帶,指揮防秋事宜,於是使節又轉往行在。

  南北消息傳遞需時,高強在每日的呈奏札子裡寫明此事,送往朝廷後,便即不理,依舊緊鑼密鼓地預備進軍燕雲。每日裡燕雲兩地地消息流水價傳來,今天說是順州有饑民搶糧,契丹護糧官軍大肆殺戮,血流成河;明日又說燕京武清縣有數百大戶受了大宋糧食援助,以答允一旦王師進軍至此,必竭力佐軍;邊境上逃亡南來的百姓絡繹不絕,契丹官軍士氣低落,很多時候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出燕地民心渙散,將士無斗心,高強這邊則是此消彼長,官軍士氣高昂,只待“的日”的到來,便即揮兵北上,收復這片沉淪北國二百年的漢人疆土。

  十二月二十日,有天祚使節,駙馬蕭特末自天祚行在趕來州,說道是奉了天祚旨意,來與南朝講論交還燕雲之事。此時耶律余睹亦在州軍中,聞聽是此人為使,不禁喜上眉梢,忙即求見高強,說道此人與他自來是一黨,當日只因起事倉促,蕭特末領兵在外,不曾知會他參與其事。如今天祚既知耶律余睹在南,復遣此人前來講論交還燕雲之事,必是天祚迫於形勢,只得應允南朝之議,兩國可不煩刀兵,交割燕雲。

  “有這樣的好事?”儘管對此結果抱著極大期待,高強還是半信半疑,不管天祚帝原先是作何想法,自打余睹兵敗南奔之後,朝中勢必是蕭奉先一黨占了上風,怎會任由天祚帝作出這樣的選擇?

  不管怎樣,遼使在最後時限到來前南來答覆,總是一個較為友好的姿態,比一言不發死抗到底要強。當下高強便命宣撫司上下整飭一新,文官換新裝,武將俱披帶,大開轅門,延請遼國使節蕭特末。(

  第五十三章

  本以為契丹人乃是草原民族,不當弄許多斯文,想不是這等,比我大宋朝的聖旨制詞也差不了多少。”高強一面聽來使蕭特末宣讀國書,一面肚裡嘀咕,好在來到此間看了不少制詞文告,勉強不須翻譯。

  這國書並未象高強夢裡最狂野的想像那樣,直接交還燕雲各州,南北兩朝永為兄弟之邦,遼國反以大義相責,說道兩國盟好百年,地自有分,前此許割四州已是念及盟約,不忍妄動刀兵,生靈塗炭;不想南朝得寸進尺,竟要燕雲全土,實不堪言。遼主本有心不許,奈何兩朝百年不識兵戈,故遣使人宣講祖宗盟約之美意,俾南朝細思云云。

  “說白了,不就是又捨不得割地,又不敢動手打麼……”高強聽罷國書,更不去理,便向來使蕭特末問道:“使人自國中來,可知本朝使人葉學士一行安危?”

  那蕭特末情知不妙,硬著頭皮答曰,葉學士一行人俱皆安然,只是南朝國書實不堪受,當留於上京徐徐計議。高強一聽就明白了,不就是扣留了使人,權作人質麼?好辦!“使人所攜來國書,亦多不識之處,還請權留本朝徐徐計議,州中既有館舍,請使人安居。”你留人質我也留,大家比著來吧,看來之所以派了這駙馬蕭特末前來下書,並不是什麼遼主示好之意,多半是那蕭奉先搗鬼,教此人來送死來。

  蕭特末來時原亦知有此,當下亦不作態。昂然便去。這廂高強在帥座上一拍,喝道:“眾將士!燕雲本為漢地,淪落腥膻二百年矣!而今遼勢已弱,我眾方盛,收復失地此其時也,來日定當出兵,必當盡取燕地而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