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高強這兩封書信,又是占了他預先知道歷史的光,高永昌的背叛不用說了,不但是歷史上所發生地,現在亦有許多跡象表明其異志,可翹首以待之;至於阿鶻產大王,此人頗為傳奇,歷史上與完顏部爭雄失利後,遁歸契丹,然而契丹人卻被完顏部的詭計迷惑,使得阿鶻產不得歸還本族,因而長留遼國上京中,稱為順國女真。

  當耶律章奴謀反之時,打到上京左近,就是被這位阿鶻產大王以三百騎一擊而敗,隨後阿鶻產大王自我膨脹的厲害,居然裹脅了契丹本族兵要去攻打阿骨打的女真國,結果走到半路就被契丹人給攔了下來,兵權被奪,投閒置散,直到遼國被金兵打破,他被金兵俘獲,人家問他是誰,他自稱乃是破遼之鬼,蓋因女真起兵便是以此人為口實,每次與遼國書信往還必定要求遼國送還此人。不過當真抓到了他之後,阿骨打卻僅僅是打了他一頓板子就了事了,這位破遼鬼的命運顯然比遼國要好上很多,這其中固然是因為女真只是以他作為起兵的口實,但阿鶻產自稱破遼鬼,顯然也極大滿足了女真君臣滅遼之後地自滿情緒,未始不是他保命全身的一個小小把戲。

  如此人物,當日讀史書時便叫高強擊節不已,現今正是他躍上歷史舞台的最佳時機,這一著棋子如何不用?至於這阿鶻產率軍東歸之後能給完顏女真帶來多少麻煩,這就不是他所關心的了,反正把水攪的越混,對於女真這個新興的國家就越不利,左右不過是女真人打女真人,關高衙內甚事?

  見朱武講地明白,花榮便即放心,只是如此一來,對於完顏女真國的交涉問題就要提上議事日程了,但看高強信中的意思,卻又不大允許遼東常勝軍自行擬訂對女真國交涉的策略,如之奈何?

  朱武聞言又笑道:“花統領,你事事周詳,卻盡在衙內意料之中。衙內來時說及,此事不消我等操心,那女真自當設法來與本軍交涉,甚或是遣使來與大宋通好,亦未可知哩!”

  第二十八章

  說政和四年十一月護步答岡之戰之前的遼國是處處狼安的話,那麼此後的半年之間,北地的局勢簡直就亂成了一鍋粥,遼主大敗的消息猶如一枚投入滾油鍋里的震天雷一般,把原本就已經蠢動不安的各方勢力完全引爆起來。

  首先自然是在舉國決戰前夕舉起叛旗的耶律章奴了。這位契丹宗室究竟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悍然背叛遼主天祚,當世並無多少人知曉,然而這行為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了天祚在與女真的決戰中黯然失利,遼國最忠誠和精銳的師旅損失慘重,最終能夠從戰場生還回到天祚身邊的兵馬只有二萬餘人,超過三萬人在護步答岡及此後的一系列追擊戰中橫屍疆場,餘下的兵眾則對契丹完全失去了信心,紛紛在東北各地嘯聚劫掠,淪為盜賊。這些兵將的戰鬥力比尋常盜賊強盛許多,又大多熟知遼兵的作戰部署,因而更為難纏,對於東北已經爛的局勢不啻是火上澆油。

  讓人無奈的是,這類盜賊的增多從客觀上還是幫了女真的忙,只因這些人多半都被女真殺的怕了,平素劫掠時驍勇無比,一旦遇到女真人就落荒而逃,逃不了就索性束手就擒,投入女真國中,反過來又能引領女真兵攻襲遼國州縣,結果徒然使得女真的勢力膨脹更快。

  那位始作俑者的耶律章奴,此後的表現則就如同一個失敗地普洛米休斯一般:他遁走途中便遣使知會在燕京的死黨、魏國王耶律淳地妻舅蕭敵里。請他煽動耶律淳自立為遼主,據有燕雲之地。以為中興之計,而後自己則急趨錦州,匯合錦州刺史耶律術者,得兵千餘人,準備從此南入燕京去尋耶律淳。

  怎知耶律淳與他不是一條心。聽聞耶律章奴舉事之後正在猶豫間。那天祚的使者蕭乙薛便到。持御札招集燕京群臣曉以大義,眾人聽說耶律章奴臨陣叛逆,也不管他到底是存了什麼樣的救世大志。無不切齒痛罵其賣國無恥,該當碎屍萬段。耶律淳一看眾心如此,當即反水,將自己的妻舅一家盡數砍了腦袋,自己提著前往上京去向天祚請罪去了。

  耶律章奴在錦州得知這個消息,正如揚子江心斷纜。前進不得,後退不能。一時連死的心都有了。後來與耶律術者商議之下,心想一不作二不休,既然陣前反逆這種事都作出來了,怎麼也要拼個魚死網破,若能作掉遼主天祚,尚有一線生機,耶律淳既然不肯出來作遼主,索性就由他耶律章奴自己來作罷了!

  此時恰聞追兵耶律大石將至,耶律章奴便遣使去結交當地盜賊。買通了饒州渤海摩哩一黨,以為奧援。這摩哩起兵叛逆已經數年之久,一直四處游擊,遼兵奈何他不得,如今被耶律章奴許以高官厚祿,並傾錦州府庫財寶以賄賂之。便欣然答應為章奴效力。耶律章奴得了這一支生力軍,便在錦州城外打了耶律大石一個伏擊,耶律大石不防章奴伏兵,又兼眾寡不敵,吃了一個大敗仗,兵退顯州去了。

  章奴戰勝得志,便即悉眾往上京去,預備與天祚決戰。以爭奪遼主之權。路經祖州之時,耶律章奴率領僚屬參拜遼太祖阿保機之廟,哭訴自己並無篡逆之意,只因天祚無道。遼政傾危,故而不得不然,祭詞中有“上則安九廟之靈,下則救萬民之命”等語,在場契丹人無不感奮流涕。章奴又傳檄各州縣部帳,眾心漸漸歸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