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規臉色不豫,一言不發,原來史文恭這話一語中的,確實有些人以此生事,說道在此每日苦幹,累的半死不活,也只得一口飯吃而已,倒不如從軍去劫掠,怕還得些金帛子女地好享用。

  花榮見說的有些僵了,忙出來轉,說道:“理民治事,到底還是儒生在行,諒來陳大夫這般作為自有道理,我輩武人,知兵足矣,何須多言?只今寒冬將至,野無所掠,各地盜賊必定蜂起,料想又將有一番廝殺,郭大人已然率部往蓋州去了。”

  史文恭見陳規臉色不好看,也曉得自己話說得直了,剛好就著花榮這道台階下,忙應了兩聲,便向陳規道:“陳大夫,此行臨歸之時,路遇遼國官兵截殺,領兵者乃是來州一個叫做張暉地,幸得大忭大人援手將敵兵殺敗,那張暉中了我一槍,落馬被擒,見在復州將養。陳大夫,聽那張暉言語之中,好似遼人已知此間有我大宋軍馬,有意拿幾個有名姓的,以備將來去尋我家相公的晦氣,此事還需慎重處置。”

  陳規一聽,頓時留上了心。他

  司在推演北地的局勢時,常有一點難以決斷,蓋因天的不理政事,導致遼國官府行政效率極端低下。然而在此情形下,朝中大臣和各地守將的行動就會欠缺一致性,令得其行為較難預測。例如這次張暉地攔路截擊,到底是因為追躡史文恭而來,還是只為了反擊史文恭劫掠當地熟女真人的行為,偶然遇見?這命令又來自何人?

  “此事重大,花統領,你且在此鎮守,待我與史大人前去審問那人,問明備細方好定奪。”陳規與花榮別過,便與史文恭約在蘇州關會齊,自己回去收拾行裝。將將到了下處,便見一人從裡面出來,一頭銀白長發,正是頭陀武松。

  “陳大夫,我正要尋你,適才接了中原來地傳書,情形又或有變,故而尋你商議。”武松拉著陳規到房中坐定,分派了人手四下護持,此地不比中原。房屋又是草創簡陋,因此要處處小心。

  陳規讀了傳書,上面乃是高強將大宋朝議內容和遼國來使商議情狀約略說了,說道遼國行將有變,不論事成事敗,總之遼國上層地內部矛盾將徹底爆發。女真的擴張速度將更加驚人。務必小心在意。反而遼國官兵的威脅將大大減弱,有些人就得為自己的生存作打算,因此從現在開始就可以有意識地接觸一些遼國地下層官吏,尤其是非契丹族人。此外大宋使節團前往遼國下書,或者需要他們接應,當預作準備。

  陳規讀罷,心中躊躇,武松見狀便問。原來這陳規看了信。這塞外形勢真是變幻莫測,一天一個樣,當初還以為女真一時不出。有時間從容屯田穩固內部,然而若是遼國一亂,形勢急轉直下,恐怕沒有那麼多閒暇整頓內部,須得急速整軍備戰。偏偏除了原先拉攏當地部民之外,高強又交代下接應使團的任務來,他一時不知如何處置是好。

  武松聽罷。卻笑道:“陳大夫,你這可是過慮了。此間原是花統領到此,與郭大人等人一手草創,當時又何曾有這些屯田編伍之事?還不是一樣過來了。說到整軍備戰,以我之見,此地百姓習於兵事。漢人皆依附我軍,早有過萬精兵。那女真、渤海。自有部族,但有戰事,上馬便可為兵,如臂使指,最是厲害不過,又何來整軍備戰之說?但一紙戰書便可!”

  陳規一怔,不由失笑道:“武統領說地是,卻是陳某執迷了!只是兵事雖然不必著忙。政事卻更須著緊,一旦北地大戰起,無數百姓南來避戰,那時方是我等來遼東地用武之地。若是應付不來,失了民心,那便壞了大事。”

  武松臨來之時,也聽高強說過自己出兵遼東地用意,卻不似陳規這樣人腹有韜略,看地分明。聞言方悟,點頭道:“陳大夫說的是,武二來此不久,除了分遣士卒守把旅順口之外,並無甚事務,終日只是四處閒遊,今陳大夫不妨徑去處理要事,此間漢民盡可由武二招撫,管教他安居不動便了。”

  —

  若是按照原先陳規的計劃施行屯田,在漢民當中應當定保甲,分鄉黨,立郡縣,純粹推行中原的那一套社會組織方式。無奈到了此間之後,下到百姓當中才發現,這裡的漢人雖然說著與中原相似的語言——口音帶著胡音,不過好歹還聽得懂——,但社會組織方式已經與中原大大不同,就算原先有些類似鄉黨地組織,現在也已經在亂世中被完全打散。更重要的是,這裡地漢民多半都是歷年災荒時被郭藥師和花榮招撫過來地,一向都是依附在軍隊旁邊,一說到要他們脫離軍隊地補給自立,個個都怕的要死,任憑陳規和手下官吏們如何勸誘,一概不從。

  萬般無奈,陳規只好把原本打算用在女真人身上的軍屯制度拿來改造一下,用於漢民和渤海人,完全依照現有地軍隊編制,將每一營軍旅的家人土地全部編在一處,甚至地名也和軍隊番號一致,叫人一目了然。如此一來軍民皆歡悅,立時就對這塊土地產生了認同感和歸屬感,其士氣之{炫}高{書}漲{網},民心之歸附,令陳規和一眾中原官吏吃驚莫名之餘,也再次慨嘆宗澤所提出、高強總結的“以人為本”四字之重要。當然,若是高強到此見到這情景,定會覺得似曾相識,現代戰爭片中演出的解放區土改後踴躍參軍地場面,便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