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蔡攸乾的?高強聽到這個結論。不管是真是假,情理上倒是說的通,似此無謀之舉,蔡家上下大概以自己的這位老丈人最有可能作的出來。這麼一說,蔡穎倒是被自己冤枉了?卻又不然,所謂父子一體,蔡穎雖是女流,一向卻都心向外家,她老子作出來的事,算到她頭上也不能說是冤枉了。

  只是如此一來。自己這婚姻怕是要了帳了吧?休書要怎麼寫法?

  高強在一邊低著頭不說話。高俅卻在那裡沉下了臉,掀著車簾向蔡攸道:“親家翁,你我兩家如此親近。縱有些誤會時,但遣一介使節齎書來,小兒縱是不孝忤逆,我自會管教於他,因何要招引亡命,行此下作之事?高俅不明,須得親家賜教。”

  蔡攸也想說話,無奈只一動彈,牽動傷勢,只痛的呲牙咧嘴。話也說不齊全,顯見這一頓打著實不輕,傷後不得休息,又搬來這裡過堂,堂堂樞密直學士總算是嘗到了公堂上罪囚的苦楚。

  見蔡京氣得渾身發抖,梁士傑恐怕牽動了蔡京地病情加重,忙請蔡京到房中暫坐,聞渙章陪著說話,自己拉了高俅父子到了一邊。低聲道:“這事的起因,適才恩相也問明了,卻是蔡大兄不忿恩相不得復起,也不知他如何想法,竟歸咎於太尉令郎,高樞密相公。也是他不合聽了幕客教唆,說道高樞密之所以搖動今上者,徒以錢莊和應奉局爾。倘若能除去了高樞密,由太尉令媳取得印信,必可攫取此二司,以此事上,亦可得其利益,則蔡大兄雖欲自行登相,也非不可得了……”

  話說到這裡,高俅已是勃然大怒,道:“焉有是理!焉有是理!我父子之事蔡氏,自謂不為不謹,蔡學士奈何如此苦苦相逼,竟欲置我兒於死地,取而代之?似此可謂人父者乎?”

  高強低頭不說話,他心裡明白,就憑剛才老爹的那種鎮定表現,定是已經預見到了這種情況。不管是不是事實,眼下還沒有到高家和蔡京的文官集團拆夥的時候,那只會給了其餘政敵以可乘之機,並且這種聯盟關係隨著蔡京的可以預見的淡出,眼下更有加強的必要。這也是蔡京不惜將自己地長子推出來受過的原因所在,犧牲了這一個,倘若能平息高家的怒火,對於他蔡氏的眾多門生子弟來說,實在是一筆賺大了的買賣。

  在這種大形勢下,這次刺殺到底是不是蔡攸主使,有那麼重要嗎?高俅此時的憤怒,其實也不過是一種姿態,期待著從蔡家那裡得到更多的好處而已。

  梁士傑自然也是深明箇中奧秘之人,他此次伴著蔡京父子一同前來,也正是因為他地位居中,可以比較方便與高家討價還價。見高俅如此憤激,他也跟著罵了蔡攸兩句,打了兩下太平拳之後,卻道:“太尉明鑑,此事雖是蔡大兄主張,其中涉及太師府與太尉府兩家,乃是我朝文武兩道之領袖,倘若此事交到開封府,宣諸於眾,必定上達天聽,到時聖心震動,朝野激盪,蔡家雖是大受牽連,即便太尉府也未必有多少得益處,徒令小人稱快而已。”

  果然高俅見好就收,沉吟道:“相公如此說,本帥亦是理會得,只是蔡親家作出這等事,當真人神共憤。若不能明正典刑,就如此輕輕放過,我父子又如何自處?”

  梁士傑連連點頭,按照他心裡的想法,恨不得就這件事把蔡攸這個大麻煩給清了去,大家乾淨。無奈蔡京來前已經對他說好,無論如何,蔡攸這條命須得保住,有道是虎毒不食子,蔡京這幾個兒子雖然不能做到他期望的那樣,但蔡京對兒子們還是極力照拂的。

  他見高強在一旁站著旁聽,只是不說話,便拿他扯開話頭:“賢侄,此事你所身受,此時心中湯煮,那也不必說了,如此人倫慘變,誰也經受不住。只是恩相眼見將退,他老人家無負於你高家,對你更是百般提攜,終不能忍心叫他老人家老來失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罷?”

  高強本來是想這種麻煩事交給老爹搞定最好,既然問到自己頭上,只得悶聲道:“梁相公,恩相待我不薄,我卻無以相報,相公說是如何,那便如何罷了。”

  梁士傑眼睛一亮,他可不曉得高強在蔡京復相這件事情上背後搞地鬼。見高強竟如此好說話,正是求之不得,忙道:“賢侄,如今蔡大兄已經被恩相重重責打,恩相有意回杭州將養病情,他老人家地意思,就將蔡大兄外放杭州為官,一是父子朝夕相見,以便蔡大兄奉養恩相,也便於他老人家加以管教。有份犯上的家將兇徒。自然由太尉府交由開封府。以京東強盜遺孽論處……”

  他剛說到這裡,高強截道:“梁山十萬之眾新近招安,相公將這件大事落到京東強賊頭上。倘若今上興起大獄來,敢是要逼這些人再度造反不成?萬萬不可,只說是關外馬賊入關行兇罷了,我昔日出使塞外受馬賊攻擊,此事眾所周知,如此說法,可保周全。”

  梁士傑本是隨口一說,見高強這般周全,也就應承了,又道:“賢侄倡議平燕。此事雖然得今上之心,宰執百官卻多有不服,待機而作而已。自今以後,凡我蔡氏門生故舊,恩相俱都要一力撫慰,叫彼等盡力相助賢侄平燕,不出五年,便叫賢侄做到樞密使正位,如何?”

  高強撇了撇嘴,心說這還罷了,我一直在這裡和蔡京周旋,不就是為了這事?須知大宋文官治國,朝野上下遍布蔡京黨羽,眼下高強主力是在軍方和應奉局,因此彼此還不衝突,一旦要將朝政重心轉到平燕上來,就必須得到各地地方官的支持了,否則若是各地地反對文書雪片一樣飛上來,趙佶又是個耳朵根子軟的,萬一生出芶安之心,那就大事去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