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即便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高強還是被童貫的這個要求嚇了一跳:五萬人!從山東調往西北參戰!這是什麼概念?別看大宋連年被軍費壓的喘不過氣來,這還多半都是不打仗的維持費用,一旦打起仗來,這軍費至少要三五倍地往上翻,如果再算上運輸糧餉物資的民夫,以及徵調這些民夫的費用和對地方生產造成的損失,那就是十倍以上的軍費了!再加上五萬人從山東往西北調,這中間的費用和糧食,童貫這個要求意味著至少五百萬貫的錢,外加一百萬石糧食,這還得有個前提,五萬人只能是步兵,要是還得準備幾萬匹戰馬,那高強就直接準備當家產了。

  話說回來,雖然要耗費無數錢糧,如果童貫真能打勝仗的話,咬咬牙也就認了,畢竟從國家來說,可以改善西北的態勢,騰出手來收拾遼國;從私人來說,西北打了這麼大一個勝仗,中書的宰執們也大有功勞,到時候高強作為提供了五萬生力軍的梁山招安者,以及為大軍籌措錢糧的功勞,少說也能個尚書右丞之類的執政乾乾。問題在於,童貫能收拾了西夏麼?別說再來五萬人,即便再給他十萬,西夏還是沒這麼好滅的!原因很簡單,西夏從地圖上看,就像一隻雄鷹張開了雙翅,一翼伸向河東,與遼國接壤,危急時刻可以直接從這裡獲得遼國的援助,牽制了大宋河東的大批軍力在此,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府州折家將;另一翼則是中國傳統上所謂的河西地區,古時的龜茲、月氏、車師等國,包括酒泉張掖這些漢家故地,如今統統在西夏的鐵蹄之下,這些地方從漢唐之時就已經開發了,經濟人口都相當可觀,也為西夏提供了相當雄厚的資源。

  西夏號稱控弦五十萬,既有塞外民族的驍勇和騎射戰術,又由於長期依附塞下,從漢人處學到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其國雖小,戰鬥力卻著實不容小視。歷史上以蒙元之強,成吉思汗之雄才,尚且前後六征西夏,費時二十多年,才將其滅亡,成吉思汗本人甚至病死在回師途中,謠傳他就是在滅夏過程中受了致命傷,不治而亡。就算這個謠傳只是那些痛恨成吉思汗的亡國之民編造的,但西夏的戰績足以令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為之汗顏,這麼一個強悍的國家,以童貫之才,居然說要與之決戰,你說高強能不能信?

  不信歸不信,這些理由卻沒法對童貫說。高強眼珠一轉,看到身旁的趙良嗣正在和一隻東坡肘子搏鬥,“打”的滿手滿嘴都是油,當即計上心頭。他先恭維了童貫幾句,而後話鋒一轉,指著趙良嗣向童貫道:“童相公,可知這趙承旨來歷如何?”

  童貫看了看趙良嗣,只覺得眼熟,一時卻想不起來。當日他雖然也和馬植一路同行,不過畢竟過了幾年,加上馬植來到中原之後,為了掩藏形跡,樣貌上也有不小的改變,童貫又很難一下子想到遼國大臣的身上去,因此一直都沒認出來。趙良嗣可嚇了一跳,心說這大庭廣眾的,周圍儘是耳目,高強怎麼把自己的來歷端出來說?

  第十一章

  童貫畢竟是知道輕重的人。當高強附在他耳邊,說出這位趙良嗣便是當日接待他們的遼國光祿大夫時,便知這必定是一件軍國大事。並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只向趙良嗣敬了幾杯酒,便含混過去。

  如此一來。童貫情知朝廷里發生了讓他不能忽視的大變化,這調兵之議自然難以再提。事實上,平遼決策雖然隱秘,知情者寡,但高強心老爹高俅自然不會忽視了這個盟友,早已派人送了密信給西北的童貫。

  不過這一路上山水迢迢,童貫又恰好與种師道一同回京,路上和信使走岔了,這消息並未收到,否則的話,他也不會不認得趙良嗣。

  當下眾人不說正事,只談風月,一頓酒喝的盡興而歸,童貫和高強約了明日到他府中詳談之後,便與王稟和眾勝捷軍軍士自回府去了。剞師道卻和他不是一路,說是要回客棧去歇息。高強大惑,一問才知,大宋朝基本上是不管官員的食宿和路費的,京城大多官員的籍貫都不在汴梁,有官廨的住官廨,沒有的就只能在外租賃民宅居住了,買房的乃是少數,一則汴梁是大宋首善之都。天子腳下房價極貴。一座帶個小院子家宅就得上萬貫之巨;二則官員幾年一調任,除非做到宰執這樣的層次,極少有人能一直在京城做官的,買宅子也是浪費。這种師道初到京城,沒有自己的家宅,租房子也來不及,又不肯去童貫家裡住,因此只好住客棧了。

  高強聽了汗顏。他一直在各地奔波。平時又都忙些大宋官方體制之外的事情,因此連這些常識都不大曉得。不過從這一點看來,大宋的官場委實不像自己原先所想像的那般腐敗。至少從官員住房這個層面來說。比起現代都要好許多,要擱現在,一個做到三總司副參謀長級別的人物在北京買不起房。這說出去有幾個人能信地?

  种師道往後是他手下的第一官員,高強自然要加以籠絡,如今聽說他沒有地方住。要住客棧,登時作起臉來,好說歹說,也要給种師道解決這個住房問題。拉到家裡去住這老種多半不肯。不過要在樞密院就近租一處好宅卻也尋常。种師道百般推辭,終是卻不過。只得應了,高強趁機借坡下驢,領著牙兵和种師道一起去了客棧。將他的行李給搬了出來,先領到自己地那間別院去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