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良嗣一凜,才知高強果然是有地放矢,須知他是直到最近才進入樞密院,正式經手軍國大事,若能憑著私人的力量在幾年中做到這種地步,地屬難能可貴。

  “咱們向官家所獻的平遼之策,不誇張的說,乃是關係到我大宋往後二百年的氣運,豈可等閒視之?凡戰者,軍情為先,若不能知己知彼,便有多少兵將,多少糧草,也只是盲人夜行深淵之下,遲早是人家地嘴邊肉罷了!”高強正了正身子,向趙良嗣道:“因此本相要你明白的當務之急,須得在北地各處安插下咱們的釘子來,或軍或民,或官或商,管你是故交親朋,還是拿錢收買。總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在遼國編織起一張大大的網來,叫他那裡一舉一動都在我眼中,他日大軍一出,便要處處義旗高舉迎接我王師,如此方有勝算!否則……”

  他正說的高興,猛可里聽見門外有人喧譁爭鬧,間中更有兵器出鞘的聲音,不由得詫異,心說在這樞密院中,什麼人敢動兵刃?卻聽門外有人高聲叫道:“不可魯莽!种師道求見相公!”

  种師道?高強先是一愕,繼而一喜,心說來地好快!三步並作兩步搶了出去,衝到院門外,卻見外面站了一圈人,有幾個使臣打扮的腰間刀劍半出鞘來,正和自己派在門口的兩個親兵對峙。

  高強有些搞不清楚狀況,一眼卻望見种師道站在兩撥人當中,正急得滿頭大汗,當下便跨了出去,也不管對面那幾個露刃相向地使臣,徑直來拉种師道地手,笑道:“種公來何速也!又從哪裡弄了這些軍將來?委實有幾分雄壯。”

  种師道還沒說話,對面人叢中有人大笑道:“高相公過獎了,某家這些兒郎還入得高相公法眼麼?”其聲如金鐵交鳴,銼鏘有聲。

  高強乍聽之下,只覺得耳熟,隨即想了起來,揚聲道:“童樞相,別來無恙?”只見那幾個使臣左右一分,一個紫袍金魚袋地大臣從中走了出來,正是童貫!

  只見童貫來到身前,一揮手,那幾個使臣俱都收起了兵器,半躬身退後幾步,進退間井然有序,顯然是訓練有素。高強也算帶了幾年兵,好兵孬兵還是能看的出來,便笑道:“此正乃虎賁之士也,卻不知童樞相從何處搜羅而來?”

  童貫大笑不答,卻拿手去點高強地那兩個親兵:“高相公,這兩個親兵也非等閒吶!”

  大家今天天氣哈哈哈地說了一通,高強便請幾人進來,除了童貫和种師道,餘外也有熟人,在童貫身邊帶兵的便是曾經見過一面的王稟,高強敬他在歷史上孤軍苦守太原九個月,城破後投水殉國,是一員愛國良將,言語中也加了幾分敬忌,王稟自然連稱不敢當。

  進了房中坐定,又引見了趙良嗣,童貫才說起這幾個使臣的來歷。卻是他去年進兵無功之後,痛定思痛,覺得自己缺少一支精幹能戰,擅長奔襲地直屬部隊,以至於每次出兵都得飭令西北各路集結兵力,費時費糧,使得西夏有了充分地時間來部署,於是趁著兩國休兵的時機,童貫傳令西邊各軍選拔敢戰之士,俱要精騎射。有膽氣的良家子,每一指揮頂多能選出一兩名來。遍選西北各軍。又以厚餉招募番漢射士,才得了五千人。號為勝捷軍,由王稟作統制。每日加以訓練,教習騎戰攻守之道。這一軍也是剛剛編成不久。童貫聽說高強在山東立了大功,招安梁山軍十萬餘人。想著要拿這隻新軍來在高強面前掙些面子。這次回京時便帶了一百人回來。不想到了高強地門外。那兩個親兵見這些人帶著兵刃,便不許進門,童貫有心炫耀,也不報名。想要顯一顯威風。哪知高強那兩個親兵也是經過戰陣來地。眼見對面人多也是寸步不讓,兩下便僵住了。

  高強聽罷,心說好你童貫。來向我示威麼?就你那勝捷軍。當日見了金兵還不是望風而逃,變成清兵荼毒百姓,除了王稟三千人守太原,哪一點值得炫耀?別地不說。我就這兩個牙兵,也不到得輸給了你!

  他這是帶兵帶出來地習慣。即便同為大宋官兵。見了面也得分個高低,帶兵就得有這點硬氣。只是回心一想,自己卻和尋常武將不同。且不和童貫置這閒氣。日後自當命帳下諸大將去找回場子來。當下微微一笑。隨口奉承幾句便罷。

  童貫有意炫耀,高強卻不大在意。他未免心中不足。也拿高強無法,遂也息了這心。轉問起京中近日來地大事來。高強想起自己一力主張,為了籌措梁山軍地軍費。發行了一百萬貫大宋國債。這法子乃是他為了改革國家預算和軍費籌措方式而作地,日後將更加發揚光大,此事倒需要和童貫商議商議。便將這事說了出來。

  童貫聽時,先不動聲色,待聽到高強在金殿上駁倒了張商英,使得國債得以順利發行時,見高強言語中流露出得意之色。他卻募地大笑起來:“高相公,你這可忒也小硯了張天覺了!他豈會不知這國債中地厲害?如此枉作聲色,乃是欺高相公你年輕識淺,不知前朝政事而已。”

  高強一愣,不解其意,一旁种師道見狀,他對於高強是存著一份知己之意的,忙開解道:“高相公有所不知,這國債一事,本朝已有之。元符間哲宗皇帝開邊西北,中書籌措軍費著實費了手腳,雖有熙豐時積下地軍實,猶有不足。當時是章相公、安相公先後當國,都曾向國中巨商舉借債務,以佐軍實,也約定了償付利息等事。只是後來戰雖得利,朝廷地錢財卻也為之匿乏,到了還本付息之時,已經是今上登基之後了。此時蔡公相用事,國庫用度窘迫,正期變革茶鹽等法生財,這一筆債務委實不小,當時連官家也深以為憂,唯恐償債不足,有辱國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