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不知阮小七領著水軍去為晁蓋報仇,還在那裡疑惑,若說是自己找錯了地方吧,這許多船隻總不是假的;若說是梁山太過大意吧,卻又不大符合梁山的偌大威名。想來想去,張順得出一個結論,只怕有詐,等到大軍過河之時,必有伏兵。

  一想到有伏兵,張順便不敢再往內陸去。依舊還赴水回去。將一應經過都和史進說了。史進聽了,也在那裡疑惑,楊戩卻道是不出他所料。果真是高強和梁山約好了,否則眼放著這許多船隻,怎麼會只有這點人馬守衛?說什麼也不信有伏兵,逼著史進叫他派兵過河。

  史進只是不願,基本上如果領兵將領不想巴結監軍的話,監軍還真沒什麼辦法干涉將領的指揮,楊戩見指揮不動史進,一怒之下叫張順去弄幾條小船來,自己先過河去看個究竟。

  張順卻拗不過楊戩,只得照辦。楊監軍過了河。發覺這漁村中果然已經沒了梁山賊人的蹤影,心料必定是賊人大隊已退,留下這些船隻來給高強表功,不由得哈哈大笑:“果然不出我所料!”

  結果這一笑不打緊,吳用剛好趕到。要說吳用為何搶先動身,他倒不象宋江想的那樣陰險,要回山去布置什麼手段來謀奪寨主之位,這都是宋江幾年來和晁蓋搶寨主搶出了心理陰影,看誰都想和他爭權。吳用此番大舉調兵。連宋江也沒告訴,乃是想要立個大功勞,一面向朝廷展示一下樑山的戰力,以增加招安的籌碼,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高自己的地位,求一個出身。他私下裡想的明白,梁山若是招安,朝廷多半是用為軍旅,到時候各頭領都有人馬,必定是按照人馬多少授官,可他這個白紙扇軍師手下根本沒幾個兵,到了招安時難道指望朝廷封他一個軍師?話說歷史上倒是有軍師祭酒這麼一說,可是幾曾聽過大宋朝有哪位當過?

  智多星地心機當然是多的,算盤打的也是精的,只沒料到李家莊如此難打,而大名府的官兵救援速度依舊是比他想像的更快,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眼見得要鎩羽而歸,回山之後宋江必要責罰,說不定這軍師都沒得作了,吳用甚不甘心,於是安排下阮小七斷後,想要敗中取勝一把,好歹立下功勞,自己又搶先跑到渡口,安排大軍撤退事宜,以免黑夜撤軍時過於混亂,又是損失。

  從宋江大隊登船時的混亂場面來看,吳用這一點當然並非多慮。只是他萬料不到,這渡口居然已經被官兵占據了,火光下一個人哈哈大笑,望去穿的竟是五品大員的服色!

  要說智多星比尋常好漢強的地方就在這裡了,他一見對方竟是個大官,曉得不妙,身邊不知道有多少官兵埋伏。這當兒尋常人多半撥馬就跑,吳用卻正是一心想要立功地,當時心念電轉:這官兒既然在此,官兵轉眼就到,此地乃是我大軍回歸水泊地退路所在,此處一失,全軍皆敗,梁山從此灰飛煙滅,還說什麼招安,什麼前程?死中求活,只有行險了!

  吳用身上也有武藝,慣用兩柄銅鐧——這一點乃是國人誤會了,將繁體的鐧字誤作鏈字,以為吳用使的是銅鏈,卻不想想,吳用唯一一次用兵器時,為地是解開劉唐與雷橫之間的爭鬥,那兩個都使朴刀,哪裡是銅鏈這樣的軟兵器能格擋的開的?若是武俠版的吳用,內力所到之處束濕成棍,那又另當別論了。

  書生打扮有一個好處,就算身邊帶的有兵刃,一打眼也看不出來。吳用吩咐手下原地莫動,就燈火外面下了馬,大搖大擺地走過去,老遠就向楊戩唱了個喏:“小生避匪禍夜行到此,不想遇見達官,不知官諱如何稱呼?”

  夜裡忽然冒出來一個人,本來是很突兀,不過楊戩正在興頭上,料想賊人早已退去,又見這人乃是書生打扮,便即掉以輕心,指手畫腳地向吳用發威。吳用口中一面敷衍,一面慢慢接近,仗著他腹中也有不少墨水,說的楊戩不大提防,覷了個空猛然撲進,一鐧將楊戩打翻在地,另一鐧卻被張順架住了。

  張順適才就在提防這書生搞鬼,卻不料這人竟是會武藝的,而且用的是雙兵器,這一下大意不要緊,楊戩已經倒在地上,性命全捏在吳用那一條鐧上了。當時投鼠忌器,只得緩緩後退,吳用地從人一擁而上,將楊戩拉起綁住了,逼著張順一都人站腳不定,只得向後退去。

  張順見識不妙,更加座實了賊人有伏兵的想法。不過看他們這樣用盡心機來捉楊戩,恐怕縱有伏兵也不算多,當即暗自派人搖船回去,接應史進大軍過來,殺盡吳用這一夥區區數百人,搶回楊戩來。

  史進接報大驚失色,倘若監軍臨陣被人斬了或是擄了去,連帶高強都得吃罪。當時也顧不得前後,吩咐人儘速渡河,片刻間將近一營人馬便渡過河去,從側後向吳用發起猛攻。吳用見官兵來的極猛,又不知有多少人,當即吩咐手下壓著楊戩作盾牌且戰且退,退到岸邊的船上,讓官兵無法追趕。他卻不掉棹遠走,情知宋江大隊片刻即到,還能奪回這個渡口,倘若一走了之,官兵占據了這裡,一把火燒了水軍船隻,那可就是全軍覆沒了。

  吳用的堅持並沒有多久,史進那一營官兵攻擊時放起的火光,也正是宋江在路上所見到的那一道,結果眾嘍兵奮力向前,一戰奪回渡口。史進眼見賊人勢大難敵,情知自己這一遭是要倒大霉了,這當兒也顧不得楊戩死活,只得揮軍又退回小河對岸去,等候高強主力來到,再作理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