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高強帶來的驚喜,趙佶已經習以為常了,不過聽到有新開的土地,趙佶那近來被田制吵的頭昏腦脹的頭腦還是為之一振,忙問是什麼土地?

  “自泉州出海東行百里,有島曰澎湖,過澎湖再行數百里,海中有一大島,即古夷州、流求之地,臣在杭州應奉局時,曾有船工報稱此處。彼島甚大,遣船繞島一周,須經月之久,計此島之大,不下於兩浙一路。其島東多山,而島西土地肥沃,堪種禾稻,種甘蔗也極便當,島上土人不眾,更無渠帥國王之屬,原是歷朝福建一帶居民漸次浮海而往,若蒙朝廷置官屬以羈縻之,伏王化極易。”

  趙佶一聽大喜,他是好道家的,對於海外仙山這種東西極為熱衷,一聽說發現了古書中的夷州,立刻聯想到蓬萊、瀛州,連連追問。高強措手不及,滿肚子關於台灣的地理風俗都沒處說,只得現場從腦中搜索一些修真小說里看到的內容來忽悠皇帝,至於台灣當然是沒有發現神仙,這一節不敢亂說,否則要是皇帝叫他學徐福入海求仙,那可真要了高衙內的小命了。

  皇帝的興趣偏移,大臣卻知道這片新土地的意義,梁士傑和鄭居中這下也不用爭了,異口同聲請求皇帝下詔,招募各地沒有土地的人民前往台灣屯田,種植甘蔗和禾稻,並且要派軍隊前往駐紮,以保護屯田之民。皇帝聽說台灣沒有神仙,正大為失望,對這奏議毫不在意:“卿家將此議擬訂條陳,飭戶部遵行便是。”

  高強和梁鄭二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是大喜。自來北宋朝廷有個慣例,一旦遇到荒年,就將流離失所地人民給招到軍隊中,這麼作當時是有好處的,將原本可能擾亂社會治安的因素給消除了,而花在這上面的軍費,在高強看來其實是應當算作社會福利開支。

  既然是社會福利開支,那就應當設法將這部分勞動力投入生產中,而不是留在軍隊裡腐敗軍紀和戰鬥力。因此苦思冥想,就想出了這個屯田台灣的辦法,當地糧食生產不成問題,而經濟作物甘蔗的種植又足以保證屯田的利潤。這樣一來,朝廷安置了災民,又增加了收入,更可以鞏固中國對台灣的控制,一舉而三得,何樂而不為?

  第十九章 獻寶

  事實上,高強的美食秘訣當然不只是精白糖這一種。在東南沿海的船民漁民當中,早已有人使用一種海藻曬乾磨成的粉末來增加湯料的味覺,這種湯經過高強的品嘗之後,基本上可以視為添加了某種類似味精的佐料,因此在應奉局自營的十幾家美食鋪面中,無一例外都使用了這種海藻粉末,使得食物的味道格外鮮美,香飄四鄰。

  但這海藻粉的性質和糖不一樣,其本身並沒有很大的價值,也不適合用來大量生產,相反添加了這種海藻粉末的食品卻可以帶來極大的利潤,因此高強將這海藻粉末列為最大的商業機密之一,嚴禁外瀉。包括那些在博覽會場烹調的廚子在內,最多只知道使用這種粉末,對於其究竟是何物,如何來的,也是一無所知。

  既然趙佶不問,高強樂得揣著明白裝糊塗,領著皇帝等人來到一樓的後半部。此處乃是劃歸胡商經營的地盤,百多家胡商在此擺開陣勢,將各自地方的特產一一亮出。

  這就很符合趙佶原先對博覽會的想像了,舉凡當世聞名的珍寶,在這小小的空間中無一遺漏,來自北地的皮毛、人參、北珠,來自西域的蟲草、柴胡、蓯蓉、紅花,經由海路到來的天竺香料、瑪瑙、犀角,象牙,甚至遠從極西威尼斯等地輾轉運來的玻璃製品,遼、夏、吐蕃、大理,高麗、日本、占城、安南、真臘,渤泥國,麻逸國,三佛齊國,錫蘭,天竺,大食,龜茲,于闐。乃至西歐的地中海各國,簡直就是當時世界上文明國家的一次大聚會。

  這種聚萬方於一堂的效果,當然不是高強搞幾支船隊,作幾年外洋貿易就能辦到的。中國自從千年前秦漢以後,一直以富強和文明傲立當世,中國的陶瓷和絲綢歷久不衰,以至於陶瓷就和中國等同起來,統統,被人叫做支那(高強是來到這個時代才知道。支那這個詞其實是古代西方人對中國的稱呼,是從梵語的“秦”字演化而來的,估計是到近代才成為日本人對中國的蔑稱);及至盛唐更是萬國來朝,雖然五代以後西域被戰亂侵襲,絲綢之路斷絕,但海上絲綢之路隨即興起,凡利之所在,各國商人不惜遠涉重洋萬里,冒傾覆客死異鄉之危前來貿易,有的乾脆就在中國定居,娶妻生子,開枝散葉,像高強在杭州應奉局所用的那個大食人傑肯,就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後代。倘若華裔在海外的叫做香蕉人。那麼類似傑肯這種就可以叫做香瓜人了——外面白,裡面黃!

  趙佶身為皇帝,對於當世珍寶的眼界自然非等閒人可比,東西的好壞他拿在手裡一看就能知道價值多少,眼見這些胡商拿出來的商品一件比一件珍貴,件件都是上等良品,即便以趙佶的眼界,卻也為之目眩神馳。

  他走到一處攤位前,拈起一枚北珠在手中仔細端詳,那北珠足有荔枝大小。珠光四射耀人雙目。丟在玉盤中時,周圍百十顆小珠都圍攏過來,團團圍在那大珠周圍,好似眾星捧月一般。

  趙佶見此情景,不禁失驚道:“此珠莫非是北珠中萬不一見的奇物,珠中之母?”

  那攤主卻是李應的手下,這珠子正是從北地女真人手中用兵器換了來的,見到這人氣度不凡,連高強都是他的跟班。哪裡不曉得是大人物到了,趕緊應承道:“正是,大官人好眼力,此珠極為稀少,一珠百子,若有神靈,堪稱造物神奇所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