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論如何,蔡京現在是不能再留在相位上了,五月丙寅,皇帝降詔,以蔡京擅開邊事,廣南拓地無功,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落太師,降授太子太保銜,剝其舊功,特封魯國公。以蔡京歷經前朝,士林領袖,特命編修《哲宗實錄》。其長子蔡攸,除樞密直學士,得參議朝政,出入兩省。

  至於眾人矚目的相位,結果幾乎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既不是樞密使鄭居中,也不是御史中丞張商英,而是將現任尚書右僕射何執中進位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原中書侍郎梁士傑進為尚書右僕射,原御史中丞張商英為中書侍郎,原吏部尚書梁子美進為尚書左丞,劉正夫進為尚書右丞。另以戶部尚書侯蒙為樞密副使。

  這樣一份名單的出爐,可以說令所有人都不滿意。首先,首相何執中是天子親信,在趙佶還只是端王的時候就已經是太傅,堂堂正正的天子師,卻在士大夫中一無聲望二無根底,他既不是新黨也不是舊黨,同大家都保持一定距離,也就意味著哪一方都不會信任他;其次,劉正夫和張商英,這兩人都是經蔡京的手提拔上來,但也都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大臣,所謂的直言敢諫,當然就是敢於和一手遮天的蔡京唱反調;再次,梁士傑和梁子美這兩個蔡京的心腹依舊盤旋宰府,尤其是梁士傑,占據右相的寶座,可謂坐二望一,蔡京集團依舊在宰執中保持了相當的權勢。

  群臣之中最為失望者,大概就是現任樞密使鄭居中了,他在背後搞了許多小動作力圖倒蔡,但新鮮出爐的兩相三參卻壓根沒他的份,偷雞不成,好歹米還沒蝕掉,白忙活一場。

  聽罷許貫忠對新任宰執成員的分析,高強立刻就想起了後代的一句名言,當一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出爐,有一位法國將軍就評論:這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停戰。這個新的宰執班子,明顯是趙佶想要用自己的親信來控制宰執,這個年屆而立的皇帝顯然已經不滿登基十幾年來,政壇大權一直被蔡京把握的狀況,想要將權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只不過,大宋立國垂兩百年,士大夫階層早就把持了絕大多數的權力,他們與皇帝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權力體系,又豈會把已有的陣地拱手讓出?不管是何執中,劉正夫,還是張商英,都不具備領導士大夫階層的資格,而相位,則是整個文官體系的最頂層,如果這個位置上的人不能為整個文官體系服務的話。那麼下面的人就會立刻起來將他們趕下台,代之以他們能信任的人選。

  “蔡京雖去,相位不寧啊……至少一年之內,大宋政局圍繞相位,必定還有一番爭鬥,只看新相登基之後有何舉措,便可知端倪了。”對於高強這樣的結論,許貫忠深以為然。只不過,眼下蔡京退相,新相位又不穩,大家忙於爭奪,對於他這個暫時還摸不著政事堂台階的大名府留守,卻是個絕好的空閒,最起碼,他現在又已經成為蔡京極力爭取的對象,而先前的那點小小齟齬,就像陽光下的露水。蒸發了。

  “貫忠啊。我爹日前來信,叮囑咱們不可輕舉妄動,須得謀定而後動。咱們先前謀了那麼久。才只是把蔡京弄下了台,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可不是鬆勁的時候,來來,且謀上一謀。”高強曉得厲害,當初崇寧五年時蔡京也是因為彗星而下台,結果不到九個月就重新入相,權勢更勝從前。雖說那次他高強出力不少,但歷史上蔡京四次入相,那可是實打實的記錄。他可不會天真的以為蔡京就會從此老老實實過上退休生活,人家現在可還在京城住著呢。

  許貫忠正要開口,門外有親隨喊一聲:“夫人到!”聞聲立時住口。

  房門開處,蔡穎跨了進來,面上沒有半點表情,看了許貫忠一眼,冷冷道:“官人,許總管,若是有要事商議。奴家少停再來便是。”

  “大娘言重了,小人只是說些錢財瑣事,大娘自便。”日前高強和蔡穎又大吵了一架,許貫忠自然曉得,倆人剛才還商議著要怎麼對蔡京乘勝追擊呢,他還怎麼對著蔡穎說話?當即起身退出。

  看著蔡穎臉上猶如雕像一樣的表情,高強一陣氣悶,夫妻間冷戰最傷感情,鬧到像他倆之間的地步,換成是現代人的話,早就一紙離婚協議丟到臉上來了。只可惜,這時代是不能隨便離婚的,就算是休妻也得按照法律規定,有七去三不去,什麼理由能休妻,什麼理由不能休,大宋律法寫的明明白白。

  話說回來,就算他想休妻,這種政治聯姻也不是隨便就能休掉的,除非他高強已經將蔡京打的不能翻身,這樁婚姻不再會給他造成任何束縛……

  “娘子何事?”大家都是讀書人,起碼高強在這時代雖然不學經書,在現代好歹也是高等教育產物,彼此就算心裡疙瘩再大,總還是能說幾句話的。

  蔡穎面無表情,眼睛雖然望著高強,視線卻在看著高強身後的某個空處,好似高強忽然成了透明人一樣:“月中十五乃是家祖壽辰,你與我一同回京為他老人家獻壽。”

  “這個……”高強一陣躊躇,蔡穎作這樣的要求,應該不是有意彼此妥協,受蔡京指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站在蔡京的立場上,既然是和五年前一樣,因為一次彗星的出現而丟了相位,當然少不了和他這個上次的有功之臣見面商議,而壽辰則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