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見對面的漢子已經處於無法溝通的境地,高強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採取強硬手段,自己立刻就會成為官府欺壓良善的反面教材,對於今後的仕途勢必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即便是出示御筆,恐怕也無濟於事,甚至於會因為拖累了皇帝的聲名,而導致趙佶對自己的疏遠。

  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如果高強的對手只有這些平頭老百姓,他大可放手而為,哪怕打死了人,只消對上面遮掩的住,也不會有什麼大事,但現在是什麼時候?一旦落人口實,不要說蔡京出手,只要自己那位老丈人對趙佶進幾句讒言,再來個御史彈劾,這條草菅人命的罪名就足以把他這幾年在官場的努力一舉打消。

  高強正在躊躇不前,一旁的許貫忠附耳上來道:“衙內,不可莽撞。旁觀人中已經有御史台的幹辦在看著。”

  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高強急的冒汗,權衡再三,他不得不承認,不管是不是對手有意為之,眼前顯然不是硬撐的時候,這口氣只能生生咽下去。

  他正要發出撤退的號令,旁觀人叢中忽然有人高喊一聲:“且慢!可否聽我一言?”

  一言既出,滿場頓時安靜了片刻。人叢一分,一員白衣儒生緩步而出。此人三十許年紀,中等身材,相貌堂堂,頷下微有髭鬚,手拿白紙扇,頭戴逍遙巾,卻是一位太學的學生。

  高強看這人時,卻有些眼熟,只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既然人家說話了。總不好視而不見,只得向前道:“秀才何許人也?不知有何見教?”

  “生自姓陳,名朝老。適才聽這位孝子所言,有幾事不明,要請這位相公為小生解惑。”

  這人的名聲顯然比高強好聽許多,名字一報,大眾哄的一聲。又熱鬧起來,不少人面上都現出興奮之色。高強卻也聽過這個名字,當日他中榜之時,這位陳朝老就曾在金明池前憤憤不平,而歷史上此人率先伏闕上書彈劾蔡京,更是開中國學生運動地先河。

  “要命,這人現在站出來,八成是要打抱不平的,倘若只是動手架梁。本衙內人多勢眾,也不怕他;無奈這等嘴上官司是打給觀眾看地。現在這場面顯然對自己不利……”高強暗自思忖,硬著頭皮向陳朝老唱個喏道:“原來是陳秀才,本官大名府留守司高強,執掌博覽會職事,這片場地便是博覽會施工之所在,今日前來巡視,秀才有話請講當面。”秀才一詞漢時已有,東漢避光武皇帝劉秀的名諱,改為茂才,宋時多用來稱呼太學學生。

  陳朝老聽見高強報名,顯然是想起了當日的金明池之恨,陡的精神一振,上下打量了一番,冷聲道:“原來是高留守,前年才中了上舍,不想如今便做到了大名府留守高位,升遷如此之速,除了令尊高太尉,本朝罕有其比呀。”

  高強就知道他沒好話出來,特地把自己的老爹和自己並論,這不是明擺著煽動群眾?要知道京城的百姓,對於皇帝都是比較忠心的,多半都會將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歸結到奸臣身上,而所謂的佞臣,更是矛頭所向。

  匆匆應付兩句,高強正要離去,陳朝老冷不防又喝道:“且慢!高留守,適才那孝子曾言,有人殺其父而拆其屋,此事發生在博覽會場中,高留守難道坐視不理?”他這麼一說,旁觀群眾都叫嚷起來,有些激烈一點的已經在叫“人賤有天收!”

  “去你叉叉的人賤有天收,你怎麼不去對那些YY小說的主角喊?現在最流行的就是這種賤角!”高強心中大罵不已,正要落荒而逃,旁邊伸過一隻手來將他拉住,看過去時,卻是許貫忠對他微微搖頭。

  高強心下大奇,難道這陳朝老的出場另有玄機?他又看了看許貫忠,後者一臉平靜,隱隱帶著笑容。“好似真的有玄機……待本衙內上前應酬幾句。”

  “陳秀才請了!本官奉命管勾萬國博覽會職事,因此來此查看,至於人命官司,自有開封府辦理,非本官分內之事。”

  “敢問高留守,那萬國博覽會,究竟是何等樣事?”

  這句話一出,高強心中就是一喜,在這種情況下提起萬國博覽會的話題,肯定會將群眾的注意力從眼前的官司上引開,使自己避免現在的尷尬局面。難道這陳朝老居然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這個問題顯然不適合在現在的場合澄清,高強打起精神,將即將在今秋閃亮登場的大宋萬國博覽會用極為煽動的語言描述了一番,諸如“史上最大萬國盛會!”“奇珍異寶交相爭輝!”“能人異士各顯神通!”“萬族美女爭妍斗炫!”種種標題,亞賽後代某書站中的YY小說簡介,聽的大宋百姓們愣頭愣腦,不知不覺地心嚮往之。

  陳朝老跟著讚嘆幾句,又道:“如此說來,高留守身負重任,如此大事豈可耽擱時日?為何遲遲不見這博覽會動工?”

  高強此時已經確定了對方的目的是幫助自己,作出無奈地苦笑道:“這博覽會乃是國朝未有的盛事,本官奉命建造會場,不料日前失火,這位孝子地老父葬身火海,他不許本官動土興工,定要等到兇手歸案之日,本官念他喪父之痛,不忍逼迫於他,故此遷延不得動工。”

  “哦~”人群發出許多(炫)恍(書)然(網)大悟的聲音,目光齊齊轉向那孝子,只不過此刻的目光中除了同情,又多了許多責難,按照高強的說法,就是這小子不識大體,導致博覽會這樣的大事被延誤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