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貫忠大點其頭:“衙內見的透徹!如今士大夫多攀附蔡太師,無論是之前曾取代太師為相地趙挺之、劉逵等人,還是有望進位宰臣的張商英、梁士傑,俱都得蔡太師提拔,而以蔡太師的城府手段,也斷不能容得哪個人能培養出一批士大夫,來取代他的地位。因此本朝政局無論如何變幻,宰執之位始終是由蔡太師把持。”

  高強喟然長嘆,這個結論他也是贊同的,惟其如此,心中更覺彷徨:蔡京扳不倒,自己難道就這麼跟著胡混下去,到最後大家一起完蛋?

  第三十章 思變(下)

  許貫忠見高強有些沮喪,撇了撇嘴道:“衙內,你卻糊塗了,那梁中書誠然是與蔡太師親密無間,榮辱與共,衙內你娶了太師的孫女為妻,又倚仗太師而進,又何嘗不是如此?蔡太師有一天要是真倒了台,衙內也沒什麼好處罷?”

  “呃……”真箇的,腦子裡一直盤算著蔡京是禍國之臣,跟隨他只是權宜之計,高強幾乎要把這茬給忘了。可這麼說起來,自己豈不是只有一條道走到黑?

  隱隱覺得許貫忠話裡有話,高強心急如焚,連聲催道:“貫忠,你有話儘管說出來,何必藏著掖著?”

  許貫忠見高強有些急了,這才將心中所想的關鍵說出:“衙內,我大宋既然是士大夫治國,宰相就該是士林領袖,若換了其他任何人,縱然是天縱奇才,稀世名將,那也是治不好國家的。如今既然蔡黨勢大,士林中已然沒了對手,要想另起爐灶的話,幾乎已不可行,咱們不妨因勢利導,就索性供著蔡黨這傾朝的權勢,把其他可能冒起爭權的苗子統統扼殺了也好。衙內自己呢,須得與蔡黨共進退,卻不必與太師共進退。”

  “咦!”高強眼前陡然開了一片新天地,真如醍醐灌頂一般。細想一下,蔡京若是能一直把持相位,大宋的政策不必像歷史上一樣變來變去,變得上下都無所適從,沒準效果還能好一點。蔡京再怎麼說,雖然人品不好,才能卻是得到大多數人的承認。就連當初的司馬光也大加讚賞的,總好過讓王甫這樣的下三濫小人來胡搞一氣。那才真是糟糕之極。

  不過這最後一句,他卻有些參詳不透:怎麼叫又要與蔡黨共進退,又不必與太師共進退?好在許貫忠不必他追問,自己已經解釋開了:“方今太師年已六十有四,年事日高,政務日繁,又哪裡能顧得了?不免要援引黨羽,分布要津,至於政事堂上,也要有得力之人。梁士傑擢升中書侍郎,即為明證。再過幾年,蔡太師精力日衰,衙內又積累些資歷,少不得也要進政事堂去,那時勢必被太師委以重任。試想一下,倘若衙內在這之前就露出與太師離心的跡象。這宰執大位能來的這麼容易?”

  這話說的透徹,高強原本是打算以各種方式邀寵於上,然後找機會上位,只是這樣的打算多少有點聽天由命的成分在裡面,及不上這麼來的順當:“之後呢?”

  許貫忠嘴角逸出一絲冷笑。眼睛掉向窗外:“太師年高力衰,眼見梁士傑與衙內已然在中樞站穩了腳跟,多半是要回家享清福去了。衙內後有蔡黨大批士大夫為羽翼,前又深得聖眷,加上軍中和宮中響應。只怕比那梁士傑更有權勢。一朝大權在手,當可撿拔有能之士,稍稍分布要津,從容施展心中抱負,只需把握好分寸,太師面上做好功夫。再拉攏了梁士傑與我一同,則蔡黨大部皆不足為慮。到那時。大宋天下,衙內何事不可為?”

  一番話說下來,高強又驚又喜,眼睛瞪得死大,忽地跳起來,“啊哈”叫了聲:“貫忠,真乃我之諸葛亮也,請受本衙內一拜!”說著就要長揖作禮。

  許貫忠不提防他來這麼一招,唬得連忙跳開,連說“使不得”!

  倆人正在鬧,門外衛士忽地高聲道:“夫人到!”香風起處,一個宮裝婦人跨進門來,正是高強的婦人,蔡京長子蔡攸的長女,蔡穎。

  這一年多來,因為對蔡京存了忌憚之心,高強對著蔡穎總有些心病,漸漸的便形疏遠,多數都歇在小環房中,就連師師、金蓮,與高強間說話恐怕比蔡穎還要多些。這雙十少婦風華正茂,受了夫君冷落,滋味能好到哪裡去?因此不但對著高強有些哀怨,脾氣也大了許多,家中上下很吃了些苦頭,給蔡府長輩的書信中也告了高強幾次。

  政治婚姻與政治相聯繫,本來就不完全依照個人的喜好而定,這一點在高強當初決定迎娶蔡穎的時候已然有了覺悟,因此心理上也不覺得疏遠蔡穎有什麼不好,只是少年夫妻,終究有些憐惜,因此這些日子來面對蔡穎居然是越來越少了。

  今日蔡穎本是有事來尋高強商議,老遠就聽見屋子裡在笑鬧,推門進來,卻見夫君高強在和許貫忠擾攘。這麼個心懷怨憤的少婦,自然看什麼都要帶副有色眼鏡,眼見對自己不冷不熱的高強,卻對一個男子如此親近,蔡穎心中頓時有了些很不純潔的念頭,重重哼了一聲,冷言道:“官人,在此間安樂否?”

  卻不料,高強剛剛打開了心結,蔡穎對於他又變得重要起來,這時再看自己的妻子,怎麼看怎麼順眼,全不在意她話語中的那一股酸澀怨懟,笑眯眯地上前,出其不意,一把拉起蔡穎的小手,涎著臉道:“娘子,今日怎的有閒,來書房探望為夫?”忽地湊過去在蔡穎臉龐香了一下,作陶醉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