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石秀顯然作過功課,回想了一下自己所看地資料,清清嗓子道:“這梁山泊,古時已有,據說叫做巨野澤,又叫做大野澤,自古就是盜賊盤踞之地,秦時彭越便曾藏於此澤中。不過這水面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唐季五代交兵,黃河無人治理,屢次泛濫成災,後晉開運元年,滑州黃河河段決口,浸汴、曹、濮、單、鄆五州境,環梁山,合於汶水,與其南諸湖相連;真宗天禧三年,滑州河溢,歷澶濮曹鄆諸州,注梁山泊;神宗熙寧十年,河決澶州曹村,東匯梁山泊;神宗元豐五年,河決鄭州,溢入利津縣武溝馬刀河,歸梁山泊。數十年中受河流三,遂成巨浸。”

  “原來如此。”高強這就明白了,梁山泊這麼大,原來都是黃河水,若是黃河久不泛濫,水自然漸漸退去,也難怪百餘年後,這裡就無復八百里水泊的壯觀景象了。

  韓世忠想的卻是另一個問題:“如此大的水面,官軍沒有勇武之地,果然是天然的盜賊淵藪,看來梁山之險,在水而不在山。”

  高強搖了搖頭道:“世忠,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梁山盜賊群聚,地勢固然是一個原因,不過近幾十年來這裡屢次遭受河水泛濫,流離失所地老百姓定然少不了,他們缺衣少穿,生活本來就難以為繼,再加上官府督責賦稅,又要出錢出工治理河防,這日子怎麼過法?也只能逃入水泊中為盜了。”

  後代說起梁山盜起的原因時,往往歸咎於徽宗朝的種種橫徵暴斂,殊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盜賊蜂起的原因,自從百多年前大宋還沒建立的時候就埋下了根苗,又哪裡是多增加幾項賦稅就能解釋的?所謂的大歷史觀,對於歷史事件就得這麼挖根剔須的去看。

  韓石二人聽了高強的話,他倆原本就不是什麼飽學之士,對高強又都是敬重的很,自然連連點頭稱是。這樣的聽眾或許是某些領導幹部喜歡的,不過高強卻不是那樣的空乏之人,說了幾句,也就打住。

  大船劈波斬浪,犁開水面,直向東方濟水河的河口駛去,漸漸將梁山水面拋在了腦後。

  入濟水,出大海,再從海上進抵廣陵。這裡是鹽務所在,此地煮海為鹽,為官府每年帶來近百萬貫的收入,不過這些錢都是用鹽引的形式收取,而且朝廷專設鹽務辦理,高強雖說是青州知府,這地方可不歸他管。

  從此地棄舟登岸,車行數日,就到了青州州治益都城。這地方高強已經來過一次,不過那次先是過其城而不入,而後礙著李清照家裡辦喪事,他又要避免慕容知府的請託,因此這益都城壓根就沒進去過。

  想不到過了幾個月回來,居然搖身一變,已經成了此地最大的父母官,正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第九章 到任(下)

  進城之時,城中已經得了消息,待高強大隊車仗到了衙門口,本地的通判,諸曹官,孔目,押司,捕快,上下官員二百來口,已經齊聚於此,迎接新任知府大人,此外尚有本地士紳耆老,外加看熱鬧的百姓無數,里三層外三層,將青州府衙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有什麼好看的,要不要鋪一張紅地毯,本衙內走幾個台步,讓你們大家拍些照片,再作個專訪什麼的?”眼見自己走路都成問題,高強翻翻白眼,不禁想起後世時開什麼電影節啦頒獎禮之類活動的狀況。

  新官坐衙,什麼接印,上香,撫政,親民之類的禮儀舉不勝舉,反正當地自有本地通判安排,高強麻木著腦袋跟著作去就是,直忙到晚間方了。他剛要鬆一口氣,卻聽說明天還要去赴各處官紳接風洗塵的筵席,不由得氣從中來,大手一揮:“一概不去,本衙內要睡覺!”驚得那個叫做呂頤浩的通判目定口呆,心說哪有這樣做官的?看來果然傳聞不假,這花花太歲仗著父蔭和聖眷做官,年紀輕輕就衣緋帶銀,哪裡知道政事艱辛?

  嘆了口氣,呂頤浩也不多說什麼,橫豎這地方上的政務,通判乃是知府的副貳之臣,他也不指望這位新任的衙內知州能主什麼政事,只求不要給自己找麻煩,三年任滿後便調他處,那就謝天謝地了。“知府大人,明早諸曹官齊集府衙,還望知府升堂。”

  次日一早,高強睡飽起床,精神飽滿,想想自己難得作了一回正職官,這知府不比以前的應奉局,那是個野雞衙門。扛著聖旨御批的金字照牌,隨便自己怎麼折騰都沒人管的。這知府一州之望,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累累贅贅的事務一大堆,手下諸曹官都各管一片,自己要是全部撒手不管,兩眼一抹黑,出了岔子恐怕都被人蒙在鼓裡。

  當即傳令升堂。

  此時新知府公車到任,本府諸曹官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道理,這新任知府聽說是個衙內出身,又年紀輕輕,昨日看他面相輕浮,為政多半也很馬虎。不過就算再怎麼馬虎,手下各官的人臉總是要認一認的,因此早就做好了準備。高強那衙門裡鼓聲一響,眾官魚貫而入,雁別翅分列兩邊,三班衙役都退到後面去了。

  高強穿戴整齊,升堂坐衙,只感覺這官服穿在自己身上,走路都不自在,心說那水滸傳中有“黑旋風壽張喬坐衙”這一段,不知那野慣了地李逵。穿了這官服什麼感想?

  通判呂頤浩唱一聲,諸曹官幾十人紛紛向高強施禮,看著這許多人對自己恭敬。有許多人年紀比他父親高俅還要大,當先引導的呂頤浩看上去也三十出頭了,高強頗有些不好意思,趕緊叫都免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