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知燕青不慌不忙,候著板斧到了面前,倏地矮身墊步,讓過那板斧的來路,飛身撲進黑大漢的懷中,一手叼著那大漢的手腕,一手拎住對方腰帶,喊一聲“去!”

  那黑大漢人生三十多年,除了老娘的話之外,今日還是第二個人讓他如此聽話,叫“去”就“去”,整個人由前沖變飛跌,騰雲駕霧一般飛了起來,跟著重重摔在地上,兩柄板斧也撒手扔了,摔了個七葷八素,不知東南西北。

  高強手下的護衛也不是吃素的,這時候便沖了幾個上來,將那兩柄板斧揀了去,跟著七手八腳就來捆那黑大漢。

  第十八章 李逵(下)

  韓世忠在後面看了,心中頗為驚訝,燕青適才這一下,端的舉重若輕,輕描淡寫就將這黑大漢給摔的結結實實。他適才與這黑大漢戰了十餘合,自然曉得其實力,心中掂量了一下,竟覺得就算自己面對燕青的這一手,縱然不會失手摔倒,卻也沒什麼好辦法能破解,只能仗著兵刃之利強攻而已,不由得暗自欽佩:“想不到這書生一樣的人,身手這般好法!”

  燕青行若無事,看著幾名護衛去捆那黑大漢,忽地一皺眉頭,喝道:“小心了!”

  話音未落,那幾個護衛呼啦一下退散開去,那黑大漢翻身一骨碌爬起來,眼睛死死盯著,大叫一聲:“豈有此理,爺爺今日與你拼了!”呼地又沖了上來。

  這人面黑如鍋底,身量又長大,力氣大得驚人,這一衝挾著勁風怒火而來,當真駭人之極。一旁的護衛正要上前襄助,卻見燕青嘴角淡淡一笑,把手一擺,示意不必幫忙,跟著側身擰腰,左手一托那黑大漢的腋下,右手叼住對手的手腕一擰,那黑大漢身不由己翻了個斤頭,彭的又摔在地上,濺起塵土無數。

  這一下摔的不輕,那人趴在地上晃了晃腦袋才站起身來,轉頭盯著燕青,一面甩著適才被擰的差點斷掉的手腕,一面嘴裡不知嘟囔些什麼。

  燕青氣定神閒站在當地,依舊伸出一隻手來向對方招了招,一副篤定的派頭。在對手看來卻是欠揍無比。那人連吃了兩次虧,換作別人好應穩住陣腳以利再戰。這位卻是蠻勁發作,被這一撩撥,更加經受不住,大叫一聲又沖了上來。

  論到這近身小相撲的功夫,燕小乙可以說是天下獨步。這黑大漢又沒經過高手指點,全憑一身蠻力和幾手三腳貓的拳腳,又怎麼能是燕青的對手?但見起了又倒。倒了又起,頃刻間摔了十七八跤,乒桌球乓一陣響過,終於是躺在地上不起來了。

  燕青笑了笑,向那人道:“你可服了?”

  那黑大漢躺在地上喘氣,嘴裡可不服軟:“爺爺不服!”

  “不服就起來再打過。”

  “爺爺不起來!起來還得摔!”

  此言一出便是哄堂大笑,高強一行以及看熱鬧的許多百姓笑作一團,這人倒挺可愛,實誠的緊。

  燕青也笑,走上前去伸手拉他。那黑大漢以為來了機會,假作伸手去接,忽地發力猛拉,想要將燕青也拉倒弄一個跟頭,好歹挽回些顏面。

  無奈這點心思瞞得過誰?燕青知他心意,就著這一拉的勢子,身子前沖一步。另一隻手將那大漢的手肘一推,登時將他的力道都扭了方向,整條手臂都被鎖了起來。這個在小相撲中是有名堂的,喚作燕子單飛。

  被這一鎖。那大漢頓時半邊身子動彈不得,痛的齜牙咧嘴,說不出話來,末了憋出兩個字:“……服了!”

  此等直腸之人,縱然凶頑卻不大耍什麼心眼,既然說是服了,便沒什麼反悔,燕青見地分明,便起身收了勢子,順手將那人拉了起來,帶到高強馬前。

  “你這漢子,姓甚名誰,什麼來歷?為何要攔阻於我夥伴?”高強問道。

  “俺叫做李逵,沂州沂水縣人,和人來青州賣柴度日。”那人報了個名字,倒把高強聽了一愣。原本見到那一對板斧,再看此人的氣勢,和黑旋風這三個字倒也有些掛鉤,卻不料真箇在此間遇到。

  “水滸傳上說,這李逵在家鄉打死了人,逃亡在外,流落到江州牢城戴宗那裡,說來甚不可信。那江州也就是現在的九江,乃是江南西路下轄,東南五路之一,從這裡山東過去千里迢迢,山長水遠,李逵縱然犯了罪,怎會跑去那裡?這也還罷了,後來梁山好漢居然跑去江州劫法場,又大搖大擺的從江州殺回山東,簡直能與後來的金兵橫掃中原相比,大宋官兵都去摸魚玩了不成?”回想水滸傳中對於李逵的描述,高強就覺得其中大有破綻,不過李逵眼下到底有沒打死人,還是個問題。

  只是初次見面,自己這邊又是官府中人,若是貿然去問他“鐵牛啊,你打死過人不?”是個人都得翻臉了,因此且不忙說,先把眼前的事弄清楚了:“原來是李逵大哥……”

  高強剛說了一句,那李逵大嘴一咧道:“你這大官人卻是兀誰?莫叫大哥,只叫俺鐵牛罷了。”說著看了看旁邊站著的燕青,眼神里卻顯得甚是馴服。

  高強看的一樂,原先在書里,這李逵第一怕宋江,第二服的就是燕青,想不到來到這個時代,他還沒見到宋江,卻已經被燕青給打服了,真令人想起後世一句著名地小品台詞:“緣分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