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依著宋江的名聲,還有在鄆城縣官吏中的人緣,要走脫本是不難,只是他現今攀上了太尉府高衙內這棵大樹,一旦走在江湖上,便落了個賊名,又怎麼心甘?因此忍著吃官司,只是一言不發,指望著高強來救,以太尉府地能為,這點小小官非自然不在話下。

  他倒也忍得住,連個信也不望東京來送,一是他與高強的聯繫屬於絕密,尋不著穩便的人相托,二來以高強的手眼通天,這裡的消息也必瞞他不過。

  當下高強幾人問了備細,便動起了腦筋。這宋江認可吃官司不走,想是仗了高強的勢力,死是不能叫他死的,救可也不能隨便救了,須得將往後的計劃設法透露於他,讓他心裡有個底,而後大可放出風去,鄆城縣宋江殺人當死,解送東昌府聽候秋後問斬。梁山賊寇身受宋江恩惠,為著江湖上義氣為先,定然是要來解救的,殺官砸囚車救人,這等大事做了出來,宋江無路可走,上梁山那是順理成章,而後設法謀奪梁山大權,一一盡在掌握了。

  幾人定了策略,這綠林中的事石秀最是熟悉不過,自然交託在他身上。事不宜遲,石秀指派了一個得力手下,配合許貫忠推進西北軍糧的事,自己隨即動身東下,要將宋江平平安安的送上梁山。

  第八章 (下)

  這邊高強三人送了石秀起身,許貫忠又想起一件事來,向高強道:“衙內,那宋江近日上梁山,這梁山當真能為我所用,卻不是一時可期,況且我往來東瀛的船隊都是千料(四百噸)以上的大船要駛入黃河,再經過黃河與梁山泊之間的水道抵達梁山,這中間的航道雖未仔細勘察,想來不是海上大船能走的,因此愚意當在山東登州沿海一帶擇一善地,將遠洋的貨物躉運到內河小船上,再經黃河而到梁山。”至於大隊船運經過黃河,卻也無需擔心官府糾察,一來可以懸掛殿前三衙專屬轉運的旗幟,二來與那東北女真人的交易,也可做個幌子,這卻是新得的好處,既然得到了童貫的支持,大可大張旗鼓而行。

  燕青聽了,卻說正巧:“衙內議定了這與東北女真人的軍器交易,必可換回女真人手中的戰馬特產等物,再以朝廷密議的名號掩護,沿途官吏必定無一敢有半個不字,咱們不妨花點小錢打理一下,便是坦途一條了!至於這登州沿海之事,小乙這裡倒有個人,衙內不妨見上一見。”

  燕青傳了話出去,不一會進來個人,這人甚是年輕,二十不到年紀,一臉的機靈樣,穿著青衣小帽,腰裡別一支笛子,倒有幾分燕青的架勢。

  高強正見這人形容不俗,多看了幾眼,燕青指點著道:“樂和,來見過我家高衙內,此乃小乙的主人。”其實燕青到了汴梁之後,因為進太學讀書,這奴婢的賤籍早就脫了,眼下是良人的身份。也就是一等公民,不過因為敬重高強,還是口口聲聲叫高強做主人。

  那樂和躬身施禮,高強聽了這名字,心中一動,笑道:“你叫做樂和?哪裡人氏,有什麼本領,不妨講與本衙內。”

  樂和通了名姓,原來這樂和果然就是水滸傳里的那個鐵叫子。山東登州人氏,姐姐嫁給了本州兵馬提轄孫立,本安排他過了二十加冠,便去官府里謀一份請受。可知他年少好奇,又樂得逍遙,年前跟著一隊商旅亂跑,來到東京汴梁城,他少年心性,聽說汴梁豐樂樓乃是第一等地去處。便前去遊玩,在樓中聽了幾個樂工所奏的新曲,他聰明伶俐,聽了一遍就會了,也取出自己腰間的笛子來照樣吹奏。

  這豐樂樓的曲子多半是燕青所譜,高強也有將現代的一些曲子哼給他聽,因此所譜出的曲子風格多樣。別具一格,外間都紛紛效仿。樂和在樓子裡這麼一吹,樓子裡就以為是外面的同行來學曲子的,就有幾個幫閒來找茬。

  那樂和年紀雖輕,也學得拳腳,當下三下五除二,將那幾個幫閒都打倒了。樓中立時一陣小小騷亂。那日恰逢燕青在樓子裡,聞說外面有亂子,便出來查看。要說燕青的小巧功夫,說地上天下無雙,樂和怎是他的手腳,連摔了四五個跟頭,趴在地上賴著不肯起來。

  燕青看他卻也有趣。問了事發的情由,又問了他的來歷,深覺這樂和年紀雖輕。音律上頭卻很有天分,人也機靈。倒挺適合在這等風月場所廝混,因此就將他留了下來,在豐樂樓里幫閒。那樂和後來知道了樓子裡的曲子都是出自燕青之手,又欽佩他的為人,對燕青崇拜的五體投地,因此事事都學燕青的做派,滿樓都喚他做小浪子。

  現今樂和已然升了做管事,在汴梁勾欄中頗有名氣,素常是得意的很了。不過如今聽說,自己最崇拜地燕青居然還有個主人,心下登時有些不服,只是看燕青對高強恭敬,他卻不敢作色,將自己來歷說了一遍。

  高強一聽,心中先有些願意,好歹是個知道名字的,總比那陌生人來得好。次後聽了原是山東登州兵馬提轄孫立的妻弟,此中卻好行事,那孫立的兵馬屬於駐泊各軍州的禁軍,與孟州施恩手下的那些廂軍又有不同,其系統屬於高強老爸高俅該管地,料來自己抬出軍前轉運的旗號來,再與他些甜頭,自然無有不允。

  高強心裡盤算一會,先叫樂和在院子外候著,三人商議。

  許貫忠聽了高強的打算,笑道:“此事易與,衙內可修書一封,言說軍前轉輸不易,東南財賦要運往北邊,御河綱運苦於應付。今因東南海上船隊日漸興旺,要通一條海路,由東南北上,至登州轉行入河,須在當地設一個碼頭,著落在他身上便是,倘能成事,便是軍功。想那軍州去處的禁軍,倘要升官,非得軍功不可,境內若無有跳梁的響馬綠林,哪裡來的軍功?以此為餌,無有不應許的,小人在東南船隊中擇些精通船運地,石三郎從下轄的眾多碼頭中挑幾個慣在大河裡行船的,再組一個黃河船隊出來也不為難,這事不就辦起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