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乘坐海軍的戰船從琅琊北上,許黻被捆在船首的大連弩前,皇帝要為他示範怎麼射鮫魚以便順利到達太陽國。連弩這個東西,許黻是很了解的,它利用巧妙的機關節省射手的體力,所以病懨懨的老人拉動連弩時很輕鬆。船開了一整天也沒見到一條大魚,皇帝一句話也懶得說。晚上皇帝夢見與海神搏鬥,占夢的博士說海神就是大鮫魚,除去此物,仙藥必可求。船隊沿著弧形的海岸線行駛,到之罘,海面上突然水柱沖天,一群小島般的鮫魚浮上來了,它們的目標如此龐大,皇帝根本不需要瞄準。他勁弩連發,射死了一條,他像孩子似的高興起來。“看吧!看吧!真人還沒老呢。這個東西裝在你的船上怎麼樣?你去張羅童男童女吧。”就這樣,許黻投入了煩瑣的具體工作。他在無棣溝搭建造船台,興建千童城收羅童男女。皇帝射完大魚後,就不再親自過問了。

  皇帝滿懷著活下去的希望,踏上了歸途,這是從海邊向西深入大陸的旅途。左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十八公子胡亥、若干宦官、博士及隨從陪伴著他,六千侍衛前後警戒。皇帝的肝越來越疼,他的外表比許黻在琅琊台上看見的還要可怕,他的肉體正在被丹砂侵蝕著,接近枯萎。巡視的路線正被一隻把仇恨當成水來喝的獨狼關注著,有浩浩蕩蕩的侍衛跟著,皇帝想隱瞞行蹤都不可能。迄今為止,他還處在地勢明朗的安全地帶。隨從們考慮得更多的不是皇帝的安全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立遺詔的問題。他們加快返回咸陽的速度,但是到了昔日的齊、趙交界地帶,他們不得不停下來,皇帝忍受不了車輛的顛簸了,他拉鈴叫來趙高,用近乎哀求的聲音下令:“找個有床的地方。”

  這是沙丘縣境內。皇帝不知人們把他弄到了什麼屋子裡,他只注意疼痛。晚上,他疼得抽出佩劍,往床上、案上、燈上一通亂砍,沒人敢勸。不過如今他的力氣連案角都砍不下來了,過去他曾一劍將荊軻砍成兩段。沒有人敢提醒他該立遺詔了。就連盼望成為太子的胡亥也不敢提起此事。大家都知道:皇帝討厭“死”這個字。經過這番掙扎,他的肝痛漸漸平息了,力氣也耗到了最後。他從方格木窗上看見了明朗的藍天、赤黃的土牆、閃耀著光斑的爬山虎和不知名的花,甚至有一株狗尾巴草在風中探頭探腦。他從來沒有這麼放鬆、這麼舒適過。想起流放親生母親、斬首十萬、活埋人的事情,恍如隔世,連“始皇帝死而地分”的石頭也不那麼可惡了,因為他們說的是對的,在過去的一個黑夜裡,他的使者還遭遇過山鬼,聽見“今年祖龍死”的話,這些都是對的,上天的意志是不可違拗的,在伐盡湘山樹的年代裡,在嘲笑山鬼“不過知一歲事”的時候,在踩爛龜甲的時候,甚至在射魚的時候,他還以為帝王能與神靈抗衡呢,今天,在時而漂浮、時而沉墜、時而發散、時而凝聚的狀態中他肯定了命運。繚繞的煙霧以及先王的微笑、蒸騰的熱風以及非人間的呼喚,都是那麼真實可信。他暗自承認:許黻不會有第三次機會騙他了。有一天胡亥聽見他說:“把那塊肉去掉。”還有一次他在昏迷中命令:“別讓那些綠人跟著我。”這時候他連稱呼也改成“我”了。在他非常清醒的時候,認出了床邊的李斯,李斯好像聽見他說:“扶蘇是對的。”

  李斯大惑不解地瞧著他,他的嘴又動了動。

  “殺得太多了。”李斯從他的口型中推測出是這句話。

  他主動提出立遺詔了。這事,只對趙高、李斯說,趙高掌管著玉璽,只有加蓋了玉璽的詔書才能生效,李斯則是必不可少的證人。皇帝還有力氣口述,還有力氣睜開眼皮檢查李斯書寫的詔書,大意是:“令扶蘇前往咸陽主持葬禮。”

  他堅持看完趙高加蓋玉璽、將詔書密封,然後說:“天氣好,帶我出去。”這時他的聲音像個僅僅患了感冒的人。十二人的轎子將皇帝抬到庭院之中,皇帝沒有力氣扭頭看人類的活動,他只看見了天空和樹梢,後來他睡著了。趙高探了探他的鼻息,對那十二名士兵說:“抬回去。這件事,任何人不得泄露,違者滅門。”秦王政三十七年七月丙寅,統治天下僅十一年、鍥而不捨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的帝王,就這麼駕崩了。

  胡亥趕來的第一件事是詢問趙高:“有多少人知道?”“你、我、李斯、六名宦官,都不是外人,還有抬轎子的十二名士兵。我已經勒令他們不許泄露消息。”胡亥堅決地說:“不行。這十二個人,要立即處死。”於是十二名士兵成了皇帝的第一批陪葬。現在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及另外六名皇帝生前極其寵信的宦官知道駕崩的消息。如此保密,是為了防止咸陽的公子們作亂。皇帝的屍體擺在床上,被子蓋得好好的,臉朝著牆,仿佛在睡覺。胡亥讓趙高打開遺詔,看見“扶蘇”二字,胡亥臉色發青:“這不是立他為太子嗎?”趙高說:“不然,立的是你。”胡亥說:“開什麼玩笑!”趙高把詔書遞到庭燎旁,又不燒,胡亥看見他的半邊臉在火光中笑,“公子要是不想做秦二世,臣就把手收回來。”胡亥問:“這事有幾個人知道?”“你、我、李斯。”“他沒事。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