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漢獻帝想到更多的憂心事:“曹丕若分崩離析,天下又將如何?”

  伏皇后在一旁說話了:“陛下不就在等這一天嗎?”

  漢獻帝說:“等是等,可真是等到曹操死了,朕又發現,新麻煩不少。袁紹必然整兵再犯許都,有曹操時他說,我這陛下是唯一的陛下、真正的陛下;真沒曹操了,他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否比曹操還專橫?”伏完說:“袁紹這次大敗,勢力早就不行了。”漢獻帝憂心道:“袁紹勢力若單薄了,西邊的韓遂、馬騰必然見勢起意,南邊的劉表,江東的孫權,說不定又彼此不服,惡戰起來。”

  伏皇后說:“陛下不是講過,到時你居高臨下平衡東南西北即可。”

  漢獻帝搖頭道:“我歷經董卓之亂,稱帝到今日,深知很多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曹操時,受氣。今日真沒曹操了,弄不好又要做流浪天子,被諸侯劫來劫去。”話說此時,天已發亮,伏劍在幾個太監引領下急急進宮,奔向漢獻帝的乾安宮,到了宮門口,眾多太監拉著接漢獻帝上朝的金輦也早停在了那裡。

  宮內,黃福走到漢獻帝跟前,小心說道:“皇上,金輦已到,該上朝了。”漢獻帝煩躁地說道:“曹操都不在了,朕還怕什麼?想上朝就上,不想上朝就不上,想早上就早上,想晚上就晚上,哪有這麼多規矩?”正說著,外面又高聲報導:“車騎將軍伏劍叩見皇上。”漢獻帝、伏皇后、伏完都愣了。漢獻帝對伏完說:“伏劍又到,莫非又有最新情報?宣他進來。”

  伏劍進來,一下叩拜於地。

  漢獻帝急問:“國丈才報曹操已死,你又來報何消息?平身說話。”

  伏劍跪在那裡連連磕頭:“臣不敢起,也不敢說。”漢獻帝說:“為何?”伏皇后則盯著伏劍,看出事情不好:“出什麼事了?”伏劍抬頭看了看站在一旁的伏完,說道:“父親,事情有變。”說著,搖了搖頭。伏完一聽,臉色頓變,也給漢獻帝跪下了。漢獻帝厲聲道:“究竟是何意思?”伏劍這才斗膽說道:“曹操未死。”漢獻帝說:“這是何等混帳事情?”伏劍又連連磕頭:“曹操確實中箭,但並非毒箭。率軍班師回許都時,曹操確實沒有騎馬,現在才知,是和主簿白芍同乘於一輛車中。確有數千將士披白護送兩輛靈車,但那並非曹操身亡,而是白芍的外祖父鄭康成及其妹妹赤芍在兩軍交戰時死於曹軍亂箭……”

  漢獻帝、伏皇后全呆了。黃福立在那裡也僵了。

  伏完、伏劍二人五體投地,一動不動。

  過了好一會兒,倒是黃福小聲說道:“皇上,還是照常上朝吧。”

  大殿內,群臣叩拜呼賀“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已畢。漢獻帝登上寶座,從容俯瞰道:“眾卿平身。”文武百官都起身,分班而立。殿頭官高聲宣道:“有事出班奏事,無事捲簾退朝。”這時,漢獻帝倒先開了口:“丞相率軍凱旋,到許都是今日還是明日?朕是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還是……”郭嘉出列奏道:“回稟陛下,臣等方才接丞相急報,丞相已率軍提前到達許都郊區,即刻不卸甲衣,率凱旋諸文武直接趕上朝來。”漢獻帝聽此有些驚愕,文武百官也都震驚。

  漢獻帝說:“曹丞相不卸甲衣,直接帶諸將上朝,為何如此急促?”

  孔融出班奏道:“往日丞相班師,大多先駐紮許都郊區大本營休歇一夜,第二日一早上朝。丞相昨夜行軍未停,今晨徑直趕來上朝,很可能是大好戰報要儘快向陛下稟報。況且聽聞這次袁紹大敗而逃,不僅丟棄隨軍攜帶諸多財富器物於不顧,還丟棄一金鎖紅木箱,箱內儘是我朝文武與袁紹私通之信件。丞相今日上朝要當廷處置。”漢獻帝大驚。全場為之悚然。伏完、伏劍、楊修、趙彥等人頓時面如土灰。諸多文武顯然忐忑不安。

  孔融沖殿外一揮手,立刻進來數百武士,於殿兩側按劍而立。

  漢獻帝大驚:“愛卿這是為何?”

  孔融奏道:“丞相既然要當堂處置暗通袁紹者,必要防止意外。”

  楊剛又沖殿外一揮手,殿門外有將領隨即接著揮手,沒多會兒,一群彪形軍士抬來兩個炭火紅紅的大鼎當殿而放。漢獻帝與眾百官皆驚駭。

  漢獻帝睜大眼問:“這又是為何?楊剛,你乃禮部尚書,何有如此上朝禮儀?”楊剛說:“曹丞相令當廷預置鼎火。”漢獻帝愣了半晌,才又說出話來:“縱使有大臣私通袁紹犯下謀逆之罪,收而下獄,罪而行誅,可也,莫非要用鼎烹?”

  陳登出班奏道:“非常事需非常法。丞相為何如此吩咐,待其一到即知。”

  正此時,殿前官在殿外高聲報導:“曹丞相率眾文臣武將已入許都城門,正急馳上朝。”殿內聽得十分清楚,孔融還是對漢獻帝重複奏報一遍。漢獻帝故做鎮靜:“丞相此次如此大勝,朕既然來不及率百官出城迎接,是否此刻率文武到午門迎接?”孔融說:“這恐怕也來不及了。”漢獻帝說:“那愛卿速出殿迎上,宣朕口諭,丞相大勝,本該朕親率百官出城迎接,現既丞相先到,則今日丞相與凱旋文武上朝入殿一律免行大禮。”孔融拜道:“融領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