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頁
殺氣可以震懾敵膽,但不能取代機器般的精確與效率,在這樣的效率下,當郝搖旗衝過第三道火紅小隊的時候,他已經渾身刀傷,再看身後,兒郎們已經死傷殆盡。
抬頭看去,又一隊火紅小隊沖了過來。
當郝搖旗衝破不知道多少小隊的時候,就只剩下孤單一人了,抬眼看去,前面依舊是層層疊疊的敵人,而那萬紅之中一襲白衫,離著他依舊是那麼遙遠,遙遠的似乎就在天邊,讓他無論如何也難以觸碰得到。
而又一個小隊迎面衝上的時候,他再也舉不動他手中那四十斤的大刀。
田建秀看準機會,他的目標是那個年輕而顯得文弱的呂世,擒賊先擒王,這是所有的人都有的共識,但田建秀想的更多。
他知道,按照自己的力量,是無論如何也殺不到呂世身邊的,他需要助力。
劉芳亮的長槍,在戰馬之上,使喚的如毒蛇一般,雖然敵人的狡猾讓劉芳亮的戰績幾乎等於零,並且在戰鬥中,劉芳亮莫名其妙的身受幾處刀傷,但這沒有挫傷他半點昂揚的戰意。
殺出去,這是劉芳亮等所有人的共識,一往無前的殺出去,才是求生之道。雖然大家都知道對面的,是自己的同氣連枝的同道,但這時候,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哪裡還有半點退步?
“護著我,殺向呂世小賊。”劉芳亮正酣戰的時候,耳邊傳來田建秀穩健的聲音。
在闖軍里,劉芳亮最佩服田建秀,因為,不但田建秀帶人平和,而且足智多謀,成為李自成大闖王身邊不是軍師的軍師,這是一種絕對的崇拜,信任,還有依賴。
有時候,劉芳亮都想,如果事事大闖王都聽下田建秀的建議,是不是大家就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如果,現在,面對呂世,只有廝殺,不死不休的廝殺。
“保護我,殺過去。”耳邊再次響起田建秀的聲音。
劉芳亮看到了田建秀那寶劍所指,是的,那個方向上,是一身白衫的呂世。
在萬馬千軍里,在一片火焰般的戰陣之中,一身白衣的呂世,就成了鶴立雞群,就成了萬眾矚目。
對,殺了他,才是扭轉戰局的關鍵,殺了他。
殺了他是不是很可惜?劉芳亮的心裡突然有了這種可笑的想法。
自己很早就了解到呂世的所作所為,其實,在人前背後,劉芳亮等都在想,自己打打殺殺的,為的是什麼?還不是活下去,安安穩穩的活下去,或者,為追隨自己的兄弟父老安安穩穩的活下去,那麼,自己打拼了這許多年,自己給自己身邊的兄弟父老了什麼?
什麼都沒有,只有顛沛流離,只有不斷死亡,不斷的苦難,其實,真的就像呂世那樣,打下一片天地,讓大家父老安穩,這不好嗎?
百姓被裹挾上了戰場,是因為強大的勢力讓他們不得不低頭,一路杆子上戰場,是因為,他們已經舉起了反旗,他們已經沒了後路,一個個杆子頭領的前赴後繼的廝殺,那是因為,他們的心又無奈,但更多的是**。
是的,是**,原先一介草民沒有的**與貪婪。
那麼,自己這些追隨他們的將領的目的呢?
還好,沒有做為人上人的貪婪與**,殘留的還有起事的初衷,為民,為父老。
不過,現在呢?已經沒了退路,似乎,呂世根本就不想放過大闖王。似乎就是想將大闖王趕盡殺絕。
“好吧,殺過去吧,殺了他,我們就可以逃出生天。”劉芳亮大喊一聲,花槍閃動,在如火的火牆裡,殺開了一條通路:“活擒了呂世,大家講和。”劉芳亮的心突然有了這樣的可笑的想法。
在劉芳亮的保護下,田建秀終於衝到了呂世的面前。
呂世就那麼看著混亂廝殺的戰陣,面色沒有喜怒哀樂,他的心現在已經沒了思考,有的只有悲哀,無盡的悲哀。
當劉芳亮田建秀衝到自己面前的時候,呂世笑了,田建秀,字玉峰,李自成部將。性仁厚,有儒將之風,從李自成征戰,多有大功。與李自成自北京敗退,
逃至湖北,接受南明何騰蛟招撫,復降清將佟養和。李過南下時復歸李過。旋又降清,多爾袞下令降叛反覆者俱斬,被殺。
但是,呂世從來不認為田建秀的反覆投降是懦弱,看他的投降都是在一種無奈的堅持,養精蓄銳,再舉義旗。
沒人理解田建秀,但呂世理解,這是呂世在了解的李自成的部將里,心情最是貼近的人,雖然兩個人相隔幾百年,但是,就似乎自己早就與他相親相近,看著衝過來的田建秀。呂世沒有逃跑,更沒有揮劍殺上,而是將雙臂張開,滿面歡喜的大聲喊道:“歡迎您,我的玉峰兄弟。”
所有的人都詫異呂世的舉動,認為這是呂世發癔症了,呂世的身邊所有的兄弟一起端起弓弩,面對沖近了闖王的敵人。
大出所有人的意料。
田建秀衝到呂世面前,在十幾步遠的地方勒住戰馬,仔仔細細的看了看呂世,看了看呂世張開的雙臂,然後突然滾鞍下馬,跪倒塵埃:“末將田建秀,願意歸降闖王。”
這一句,如驚天巨雷,不但驚呆了呂世身邊所有的護衛,更驚呆了保護田建秀殺過千軍萬馬的劉芳亮。
“為什麼?”面對跪倒塵埃的田建秀,劉芳亮竟然有點不知所措的喃喃問道,轉而大吼:“為什麼?為什麼?”
抬頭看去,又一隊火紅小隊沖了過來。
當郝搖旗衝破不知道多少小隊的時候,就只剩下孤單一人了,抬眼看去,前面依舊是層層疊疊的敵人,而那萬紅之中一襲白衫,離著他依舊是那麼遙遠,遙遠的似乎就在天邊,讓他無論如何也難以觸碰得到。
而又一個小隊迎面衝上的時候,他再也舉不動他手中那四十斤的大刀。
田建秀看準機會,他的目標是那個年輕而顯得文弱的呂世,擒賊先擒王,這是所有的人都有的共識,但田建秀想的更多。
他知道,按照自己的力量,是無論如何也殺不到呂世身邊的,他需要助力。
劉芳亮的長槍,在戰馬之上,使喚的如毒蛇一般,雖然敵人的狡猾讓劉芳亮的戰績幾乎等於零,並且在戰鬥中,劉芳亮莫名其妙的身受幾處刀傷,但這沒有挫傷他半點昂揚的戰意。
殺出去,這是劉芳亮等所有人的共識,一往無前的殺出去,才是求生之道。雖然大家都知道對面的,是自己的同氣連枝的同道,但這時候,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哪裡還有半點退步?
“護著我,殺向呂世小賊。”劉芳亮正酣戰的時候,耳邊傳來田建秀穩健的聲音。
在闖軍里,劉芳亮最佩服田建秀,因為,不但田建秀帶人平和,而且足智多謀,成為李自成大闖王身邊不是軍師的軍師,這是一種絕對的崇拜,信任,還有依賴。
有時候,劉芳亮都想,如果事事大闖王都聽下田建秀的建議,是不是大家就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如果,現在,面對呂世,只有廝殺,不死不休的廝殺。
“保護我,殺過去。”耳邊再次響起田建秀的聲音。
劉芳亮看到了田建秀那寶劍所指,是的,那個方向上,是一身白衫的呂世。
在萬馬千軍里,在一片火焰般的戰陣之中,一身白衣的呂世,就成了鶴立雞群,就成了萬眾矚目。
對,殺了他,才是扭轉戰局的關鍵,殺了他。
殺了他是不是很可惜?劉芳亮的心裡突然有了這種可笑的想法。
自己很早就了解到呂世的所作所為,其實,在人前背後,劉芳亮等都在想,自己打打殺殺的,為的是什麼?還不是活下去,安安穩穩的活下去,或者,為追隨自己的兄弟父老安安穩穩的活下去,那麼,自己打拼了這許多年,自己給自己身邊的兄弟父老了什麼?
什麼都沒有,只有顛沛流離,只有不斷死亡,不斷的苦難,其實,真的就像呂世那樣,打下一片天地,讓大家父老安穩,這不好嗎?
百姓被裹挾上了戰場,是因為強大的勢力讓他們不得不低頭,一路杆子上戰場,是因為,他們已經舉起了反旗,他們已經沒了後路,一個個杆子頭領的前赴後繼的廝殺,那是因為,他們的心又無奈,但更多的是**。
是的,是**,原先一介草民沒有的**與貪婪。
那麼,自己這些追隨他們的將領的目的呢?
還好,沒有做為人上人的貪婪與**,殘留的還有起事的初衷,為民,為父老。
不過,現在呢?已經沒了退路,似乎,呂世根本就不想放過大闖王。似乎就是想將大闖王趕盡殺絕。
“好吧,殺過去吧,殺了他,我們就可以逃出生天。”劉芳亮大喊一聲,花槍閃動,在如火的火牆裡,殺開了一條通路:“活擒了呂世,大家講和。”劉芳亮的心突然有了這樣的可笑的想法。
在劉芳亮的保護下,田建秀終於衝到了呂世的面前。
呂世就那麼看著混亂廝殺的戰陣,面色沒有喜怒哀樂,他的心現在已經沒了思考,有的只有悲哀,無盡的悲哀。
當劉芳亮田建秀衝到自己面前的時候,呂世笑了,田建秀,字玉峰,李自成部將。性仁厚,有儒將之風,從李自成征戰,多有大功。與李自成自北京敗退,
逃至湖北,接受南明何騰蛟招撫,復降清將佟養和。李過南下時復歸李過。旋又降清,多爾袞下令降叛反覆者俱斬,被殺。
但是,呂世從來不認為田建秀的反覆投降是懦弱,看他的投降都是在一種無奈的堅持,養精蓄銳,再舉義旗。
沒人理解田建秀,但呂世理解,這是呂世在了解的李自成的部將里,心情最是貼近的人,雖然兩個人相隔幾百年,但是,就似乎自己早就與他相親相近,看著衝過來的田建秀。呂世沒有逃跑,更沒有揮劍殺上,而是將雙臂張開,滿面歡喜的大聲喊道:“歡迎您,我的玉峰兄弟。”
所有的人都詫異呂世的舉動,認為這是呂世發癔症了,呂世的身邊所有的兄弟一起端起弓弩,面對沖近了闖王的敵人。
大出所有人的意料。
田建秀衝到呂世面前,在十幾步遠的地方勒住戰馬,仔仔細細的看了看呂世,看了看呂世張開的雙臂,然後突然滾鞍下馬,跪倒塵埃:“末將田建秀,願意歸降闖王。”
這一句,如驚天巨雷,不但驚呆了呂世身邊所有的護衛,更驚呆了保護田建秀殺過千軍萬馬的劉芳亮。
“為什麼?”面對跪倒塵埃的田建秀,劉芳亮竟然有點不知所措的喃喃問道,轉而大吼:“為什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