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建立的國家,就算是暫時敵對,在國際風雲變化當中,兩個華人勢力總是還會走到一起的,就像是英國和美國,無論是開始的英進美隨,還是現代的美進英隨,同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的兩個國家,他們的外交關係是很難打破的。

  隨著中國人對外界的認識增多,那種天朝上國的優越感雖然不減,不過在外交上的柔和靈活卻已經開始產生作用,他們知道了世界上形形**的國家越多,很多國家甚至有著不遜於大明的領土和人口,就比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這種藩王貴族兵役法案剛剛提出,就被下議院通過,上議院雖然有些有爵位的人並不同意這一點,這根本就是讓他們的子弟去送死,但是這些有爵位的人在上議院當中占比例也非常之少,這讓他們在這個問題上根本沒有發言權。

  終章 我的大明

  ?最後朱由崧還是答應了朱常洵接任帝位,因為他已經查出了,這次雲夢瑤刺殺的事情,實際上就是馬敏兒策劃的,這個膽大包天的女人,居然勾結了白蓮教來刺殺朱由崧,朱由崧雖然不再追究她的責任,不過他也明白如果朱常洵繼續呆在帝位上,那麼馬敏兒就還會存有幻想,因此朱由崧選擇了登基,年號武功,這年好已經宣告了朱由崧在武功方面的追求世界真奇妙。品 雖然皇帝連續替換,但是內閣人員卻沒有波動,只是在內閣當中劃分了職務,首相、財相、文教大臣,並且將農業大臣、工商大臣、陸軍大臣、海軍大臣添加到了內閣當中,雖說內個人數增多,不過首相財相和外相才是內閣核心,這三人的權力並沒有減少,反而因為內閣功能的增加而變得更加穩固。

  原本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設立內閣只是資政之用,但是後來歷屆皇帝鮮有像朱元璋那種精力充沛的人,因此也就罷內閣變成了實際的執政部,不過總還是名不正言不順,而現在有了憲法確立了內閣的行政權力,再加上現在內閣智能的完善,即使是皇帝變換如此勤快,仍然沒有影響國家的運轉,因此在民間也就是偶爾出現了一點怪話,不過已經不是主流。

  朱由崧登基之後出現的兩件大事,就是陝西農民起義和北方後金開始攻擊葉赫部,對於方世鴻負責的遼東,朱由崧根本不用擔心,不過山西農民起義卻是朱由崧不得不關注的事情,雖然此時隴海鐵路已經貫通,糧食轉運根本不必擔心,但是貪官污吏任何時代都是存在的,不過在西北大旱之時貪污,那可真是沒有眼力勁了其他書友正在看:世襲人生。

  而起義之人的名字也很熟悉,王嘉胤,那是第一代的造反派,高迎祥王自用之輩都只能算是第二代,而真正成事的李自成張獻忠都是第三代了,要是等到第三代整個大明西北都會被攪得一團糟了,幸好現在還只是造反第一代。

  對西北的局勢,朱由崧也是高度關注的,內閣的決議還是以撫為主,啟用了楊鶴作為陝西總督來招撫這些流民起義軍,但是朱由崧和議會都表示反對,招撫可以,但是殺官造反,舉起反旗,已經是形成叛亂罪名了,這樣的人必須受到嚴懲,其他百姓可以放寬處置,既然他們性情彪悍,那麼就把他們移民到新設立的奴兒干都司,那裡異族眾多,這些人既然民風彪悍,那麼也不怕吃那些異族的虧,因此雙管齊下,剿撫並用,將京營掉了一個師的部隊,前往西北剿滅叛亂。

  京營的軍隊都是大明最精銳裝備最先進的隊伍,在他們面前,沒有任何火器的起義軍根本不是對手,如果不是因為國內作戰,要儘量減少殺傷,動用最新的105mm和155mm加榴炮,那麼早就將他們剿滅了,當然城市也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之下,王嘉胤王自用和高迎祥都不得不選擇了投降,進入了火器時代,就已經不是揭竿而起能夠解決問題的時代了,而解決了王嘉胤他們之後,從西北中原乃至山東向遼東的移民活動就開始了。

  而**星的主持之下,利用這些人在遼東迅速地修築水利,北方不同於南方,因為降水的稀少,農業對水利工程的依賴性更大,北方農業比不上南方,容易受災就是因為北方水利工程的缺乏,北宋末到南宋蒙元幾百年來戰亂不斷,後來更是成了蒙古人的牧場,北方的水利失修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了:異世之富甲天下。

  為了讓遼東成為北方糧倉,**星將水利工程放在了第一位上,加上數位化的精確合理的設計,一年的時間就讓遼東的各處水利工程初見雛形。同年國家農場有了大量的勞動力,也開墾出了近千萬畝良田,產出了大量的豆麥和水稻,北京馬上擺脫了從南方運糧的尷尬局面。

  而有了充足的糧食,對遼東的軍事行動也變得理所當然了,現在整個大明因為武器的發展,讓他們有一種極為自大的感覺,特別是軍隊,而方世鴻就是趁著黃台吉攻擊葉赫部的機會,出兵赫圖阿拉將建州部的老巢給攻了下來,但是此時黃台吉他們已經攻下了葉赫部,並且將葉赫部屠戮大半,並且裹挾著葉赫部的殘餘,向西進發,進入了茫茫的草原當中,因為建州部未經大明允許擅自動兵,已經影響到了大明在北方的權威,因此大明決定進入草原追擊黃台吉。

  名為追擊黃台吉,實際上卻是大明軍隊對整個草原的由此征服,武功四年,童仲揆、岳鳳秋和戚金三人帶著三個師在草原上橫衝直撞,與此同時鐵路也修築到了草原深處,鐵路的大動脈作用自然是顯著的,有了鐵路也就意味著,大明開始實際控制整個草原,而所謂蒙元自然也就徹底滅亡了,明朝版的“南北朝並列”徹底宣告結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