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家少年軍校由喬豐秀擔任校長,從中挑選有資質的孩童交給他們天生拳和三皇炮錘拳。天生拳對於強身健體那是最有效不過了,而且在軍校當中,跟人交流接觸也比總呆在宮裡,跟人勾心鬥角要強得多。而且朱由榘不是一直羨慕朱由崧能夠在北疆縱橫馳騁嗎?他要是也想上戰場,至少得學點東西。

  對於投毒的事情,朱由崧並沒有張揚出來,而是首先向朱常洵通報了此事,畢竟自己有些地方已經做得有些讓朱常洵不滿意了,他並不想引起父子對抗,因此他有必要跟自己的父王朱常洵交流一下,而且宮中投毒畢竟不是小事,作為馬上要登基的太子,他也有權利知道網遊之巔峰永恆。

  “你認為是誰幹的?”

  朱由崧說道:“父王,有些事情不必說的太清楚,以父王的聰明才智怎麼會不知道,如果太過放任身邊的那條毒蛇,就會對自己的親人造成傷害!”

  朱常洵嘆道:“崧兒,你果然長大了,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處理吧!”

  這種宮中秘案的調查必須是秘密進行,秘密調查進行的不算是太過順利,因為事情必須從宮中察起,所以有一定的困難,好在安全局一開始成立就是獨立於明朝各個情報機構之外,花了十幾天的時間,總算是有了些頭緒。

  對方的下毒既不是在御膳房也不是在太子妃寢宮,這兩個地方都太容易被察到了,因此他們選擇了在途中投毒,原本宮中送膳是有規矩的,途中是不允許打開的,而對方卻不知用了什麼手段,中途打開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送膳之人雖然被滅口了,不過那下手的人卻被抓住了,那人正是馬敏兒的心腹宮女紅玉,自己的心腹作出這種事情,真實情況已經昭然如揭。

  不過令朱由崧沮喪的是,朱常洵仍然選擇了包庇,只是將罪責推到了那個宮女紅玉身上,而這件事情結束之後,朱常洵也就要登基了。

  第三章 道法行

  ?朱常洵雖然暴斃了馬敏兒,不過那個馬天武卻被朱由崧踢出了南京衛戍師,爪牙還沒長利,就敢向自己呲牙,也不過是一個隨手就能滅掉的傢伙其他書友正在看:鐵血英雄霸王三國。品 馬天武的事情不過是小事一樁,而現在南京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憲法的編纂了,按照朱由崧跟江南商會和北方財團的約定,朱常洵登基之前,正式憲法必須出籠,而現在憲法的編纂已經基本完成,各項架構已經交由議會審議通過,如果不出意外,這條名為《大明憲律》的憲法理應可以通過。

  然而到最後卻出現了麻煩,作為憲法編纂者的主導劉宗周最近卻有些頭疼,因為上議院和下議院在某些條款上面相差甚遠,根本沒辦法達成協議,按照這種形式繼續吵下去,恐怕到了明年也未必有結果。

  因此劉宗周不得不跟張道玄一起來到朱由崧面前,尋求朱由崧的決斷。

  劉宗周不禁嘆道:“主要原因還是在土地清算上面,憲法當中為了避免土地兼併,避免偷稅漏稅,因此任何土地買賣必須在當地政府備案,如果不經備案,私自交易的,政府一概不承認他們的土地所有權。而這一條主要是內閣諸公的要求,他們打算憲法訂立之後,內閣將會在戶部成立土地清算衙門,而上議院諸位先生,也堅決支持,只是下議院當中支持者很少”

  朱由崧點了點頭,大明朝的上議院不同於英國人,英國人的上議院主要由貴族組成,而大明朝的上議院則是主要由那些熟讀經書的學問家組成,這些人被皇帝授予欽選議員之後,進入上議院擔任議員,劉宗周就是第一個欽選議員,會出現欽選議員的主要原因還是大明朝在爵位的授予方面太過吝嗇了,非軍功不得封爵,文官能有幾個有機會封爵的?因而文官在控制爵位上面也格外嚴格,就連戚繼光這等中興功臣都不曾授予爵位。

  而這些老夫子進入議會之後,內閣就有了幫手,相同的出身就讓上議院跟內閣在某種程度上有了一定的默契,因此在這上面上議院和內閣一個鼻孔出氣,也不奇怪。

  而且現在大明朝的土地現狀,的確是需要處理一下了,大量的隱瞞田畝,不但讓朝廷的收益受限,而且還增加了那些普通農戶的稅負壓力,畢竟大明朝是個農業大國,即使是工業已經初具規模,農業稅收仍然占據了政府財政收入的六成乃至七成,如果不解決那些隱瞞農田,那麼稅賦就不可能充足。

  朱由崧雖然鼓勵大規模的農業生產,但是這種惡性的土地兼併,不但造成了大量的失地農民流離失所,而且還讓朝廷的稅賦流失,這是無論哪個內閣都不能容忍的,朱由崧冷笑道:“既然要求個人財產不能侵犯,而他們卻又在侵犯著更下面一級的普通百姓的利益,如果任由這種事情發生,這《憲律》不是專門為有錢人設立的,這是國家的根本**,百姓也理應享有憲法之利,那麼皇室做出的承了,要求朝廷不能與民爭利,那麼他們自己也就沒辦法肆無忌憚地侵占田畝了,而內閣正好可以清丈田畝,將那些被大戶吃進去的良田,再讓他們吐出來啟魂錄。

  朱由崧現在在大明朝的威望甚至要比萬曆老皇帝還要強,不僅僅是他在北方以一年的時間,就平息了遼東之亂,並且將遼東大部分和漠南蒙古的一部分手收歸了朝廷,給了那些無地的百姓一個新的移民之處,也給了那些資金雄厚的大戶新的投資地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