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梅茵抬頭看看他和松本,坦率地說:“因為這種病一直局限於在非洲傳播,沒有威脅到西方世界。”

  她說的是實情。縱然西方人很推崇博愛和人道主義,但醫學研究資金的流向卻遵循著另外的冰冷的原則,完全與博愛無關。凡是威脅到西方的疾病,像愛滋病、退伍軍團病等等,都能很容易得到大筆資金,有關研究也就突飛猛進。反之――你就耐心地等著吧。三木臉紅了。他想梅茵說得不錯,如果在這之前,他需要審批一大筆伊波拉研究資金,而且知道這種病並未威脅到日本人,他很可能也會拒絕的。作為日本總理,這樣做可以理解,畢竟日本國內還有很多用錢的地方,他首先得為日本人著想。只是他沒真切認識到,在現今的“地球村”里,所有民族的生死利害已經捆到一塊兒了。梅茵說:

  “除了對受傷者儘量徹底地消毒並進行抗病毒常規治療外,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從非洲調集一些伊波拉康復者的血清,據我所知美國CDC有,奈洛比和金夏沙的醫院裡也有一些。這些血清中含有有效抗體,對患者進行注射,能起一定的作用。至於”

  至於那些血清里是否還有其它“明天的”致命病毒(愛滋病除外,愛滋病毒的檢查已經很成熟)?可能性很小,但不敢絕對保證。不要忘了,這些血清都來源於非洲,而非洲是病毒的老巢(義父的觀點)。但權衡利弊,這個手段還是值得一用的。三木總理說:

  “我讓厚生省立即去辦。此刻我們還能做什麼?請指教。”

  梅茵問了所有受傷者的情況,知道他們都得到了嚴格的隔離和治療。其它的就沒多少事可幹了。鑑於日本有效的衛生體系,這次疫情估計不會擴散,到此就會中止。難辦的已經被染上病毒的這42人,無論怎麼努力,也不能保證他們逃脫伊波拉的魔爪。三木總理又問:

  “既然伊波拉沒有治療手段,那麼恐怖分子也同樣必死無疑,對吧?警視廳想立即審訊他,在他死前。”

  “嗯,他必死無疑。據我看,他已經到了晚期,沒有兩天可活了,所以你們的審訊恐怕難以進行。他肯定是等到傳染力最強的時候才出來咬人的。”她恨恨地說,“這會兒我倒寧可世上真有末日審判,有煉獄和地獄,這樣喪心病狂的傢伙只配放到地獄的陰火上去烤,萬世不得超生。”

  這邊事情一結束,梅茵就立即趕往東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不用說,那裡的六個人都一直在極度的痛苦中煎熬。這會兒痛苦剛剛開始結痂,梅茵的回來又把它徹底撕破。吉吉哇地大哭起來,嬌嬌緊接著也大哭。四個大人雖然沒有失聲,但淚水洶洶地淌下來。吉吉舉著手,手上雖然包著厚厚的繃帶,仍能看出那兒少了一部分形體。梅茵肝腸欲碎,急步過去,把吉吉摟到懷裡,哽聲說:

  “吉吉別哭,吉吉是個勇敢的孩子。”

  何瑩先看到她行動艱難,忙過來攙扶。薛愈說:吉吉,外婆受傷了,讓外婆睡床上休息一會兒!梅茵悽然搖頭,強忍著腰部的疼痛,坐到一把靠椅上,把吉吉抱到懷裡,心疼地握著他的傷手。她沒有問斷指再植的事,為了安全,那顯然是不可取的。吉吉此生只能與斷指的左手相伴了。

  在場所有人之中,最為悲慟欲絕的當然是媽媽梅小雪。她無聲地哭著,只要一想到吉吉的今後,全身就像突然著了火,那是地獄的陰火,從湧泉穴燒起,直燒到泥垣宮!從梅媽媽進來後,她的目光就躲避著,不與媽媽接觸,因為她突然想到了薛愈舅舅的詛咒:離開梅茵,否則她的罪孽會報應到孩子頭上!當然吉吉致殘的罪責不在梅媽媽身上,但不管怎樣,舅舅的詛咒實現了!如果當時聽舅舅的話她趕緊剎住自己的念頭,不敢看媽媽的目光。梅茵看看她,在剎那間洞悉了她的心理活動,苦笑著,什麼也沒有說。

  吉吉的住院手續已經辦好,他要留在醫院裡,直到確認沒有患伊波拉才能離開。一個護士進來,柔聲勸家屬離開,最多只能留一人陪護。梅茵說你們都走吧,今晚我留下。薛愈搖頭說:不行!你的腰傷太重,必須回家休息。眾人里還是孫景栓最了解梅茵,他看看梅茵的表情,再看看吉吉對外婆的依戀,知道梅茵的決定不可更改,嘆一口氣,對薛愈夫婦說:

  “聽你媽的話。咱們走吧。”

  人們走了,連小雪也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屋裡靜下來。吉吉的斷指和梅茵的腰傷都疼得鑽心,兩人睡不著覺,就這麼摟著說閒話。吉吉問:

  “外婆,我的手指真的不能再長出來了?我是指用高科技手段。”他認真說,“外婆,你別安慰我,我要聽實話。”

  “現在的基因技術還做不到斷指再生,也許一二十年內能做到。不過,”她坦率地說,“到一二十年後,你大腦皮層中負責四個手指的區域很可能已經嚴重萎縮,或者改做他用,這時即使斷指長出來,能否像其它手指一樣靈活,也不敢保證。還有,科學家擔心,器官再生術肯定會增加癌變可能。”她嘆息著,“沒辦法,世上的事都是這樣利弊糾結。”

  吉吉悵惘地說:“看來這輩子我是不能再拉小提琴了。其實我從來不喜歡學琴,可是”

  “吉吉,知道前蘇聯一個無腳飛行員的故事麼?知道美國的海倫嗎?她生來又聾又瞎,卻做出了別人做不到的事。知道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嗎?還有張海迪,吳運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