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拉斯卡薩斯立即問:“所以,你,或者說是你義父建立的某個組織,決定在國際世界銷毀天花病毒之前,盜取病毒樣本,並秘密保存下去?”
“對。俄國威克特中心的斯捷布希金也是我們的同志。他是一位殉道者,我非常敬重他。”
拉斯卡薩斯沉默著,在大腦里嚴格過濾著梅茵的敘述。給他的感覺是:梅茵的敘述與俄國那位匿名官員提供的事實相當吻合,絲絲入扣,合榫合卯,大概不是謊言。嚴格過濾一遍後,他心裡僅存一點懷疑--
“你承認,此地疫情的疫源並非來自於美國,而是由於你那個實驗室的不慎泄露?”
“我想是這樣的。”
“你不覺得這兩個時間太巧合了嗎?”
梅茵苦笑道:“我無話可說。世界上確實有巧合的,否則人類語言中就不會有這個名詞了。”
拉斯卡薩斯回頭對張主任說:“我暫時沒有問題了。我想到那個實驗室進行現場採訪,可以嗎?”
“當然可以,我馬上就安排。其它記者已經去過一次了,是在那次從實驗室取樣本時去的,從那之後實驗室一直封存著。當然,已經去過的記者如果願意,也可以再去一次。”
拉斯卡薩斯說:“梅茵女士,能否提供你義父的通訊地址?我想去你的實驗室現場採訪後,立即趕到美國採訪他,完成對這個事件的完整報導。”
他這樣說,實際上基本默認了梅茵這番話的真實性。梅茵說:
“當然可以。我隨後給你。”
張主任非常滿意,到此時為止,可以說他的大膽決策(對事件進行全程、同步、透明化報導)是成功了,這些記者們除了確實別有用心者,大概不會再說“中國秘密研製生物戰劑”了。現在他對梅茵的態度也有些變化:從厭惡惱怒,轉到欽佩厭惡兼而有之。欽佩是因為梅茵的行為是無私的,甚至她個人為此承擔了巨大的犧牲,她也是一個斯捷布希金那樣的殉道者;厭惡是因為不管怎樣,她的所作所為太輕率了,幾乎在中國造成一次慘烈的災疫,也差一點把無辜的中國政府釘死在被告席上!好在事情有驚無險,風浪基本過去了。他問旁邊的松本先生:
“松本先生,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松本為人非常謹慎,他這次來中國,一直是多聽、多看、少說、少表態。今天他在會上一直沒說話,直至張主任問到頭上,他才謹慎地說:
“我想說,我不贊成梅茵女士的行為。即使'保護天花不被銷毀'的觀點是正確的,那也不能交付於個人行為。它太重大了,必須由各國政府和輿論形成共識,謹慎行事,否則不會每次都像這次一樣幸運的。”他頓了頓又說,“不過我也想公開表達我的觀點。在WHO的專家中,對是否銷毀天花樣本有贊成派和反對派,我屬于堅定的反對派,歷來強烈反對銷毀它們。”
他朝梅茵點點頭,對她送去無言的支持。梅茵感激地用目光作了回應。
張主任同另一側的金市長低聲交談幾句,後者點點頭。金明誠聽了梅茵這番表白,已經不再惱恨她了,現在只剩下憐憫和欽佩。不管她的信念是對是錯,她能不顧一切實行自己的信念,單單這一點就叫人佩服,她就像一個宗教上的苦修者。如今的世界上,比如在中國社會中,這樣的殉道者太少了。但不管怎樣,她的行為是對抗法律的,南陽市檢察院在慎重請示了省高檢和中央之後,決定對她起訴。批捕手續已經辦好,這次會議結束後她和孫景栓就要被抓到看守所,等待法庭審判。她這樣的好人,不該是這樣的下場啊,單只想想她為孤兒們做的事,也不該有這樣的惡報。金明誠心中陰鬱,不願直視她的眼睛。
張主任對其它記者說:“諸位有什麼問題,可以繼續提問。”
新華社一位女記者感受到會場上對梅茵無聲的同情,非常反感。她認為像梅茵這樣行事乖僻的妄人不該享受這樣的同情!她激烈地問:
“梅茵女士,我可以相信你對自己動機的表白。但不管怎樣,你的行為已經造成惡劣後果。且不說經濟損失,單說人身損失吧。第一個報告疫情的馬老先生去世了,還有一些漂亮的孤兒院女孩會變成麻子。剛才松本先生說了,這次中國的疫情被迅速撲滅只是因為幸運,本來可能會死亡十萬人的。在法庭上,你有勇氣直視這些人及親屬的目光嗎?”
梅茵被她戳到痛處,明顯地抖了一下。馬醫生她沒見過,對他的不幸雖然內疚,倒還沒有太直觀的感受。但梅小雪的形象卻時時占據在她心靈中:她可以說南陽市最漂亮的女孩,明眉皓齒,膚色細膩,紅中透白,臉上總洋溢著燦爛純真的笑容。但現在那張臉上已經布滿醜陋的疤痕。當然,對于波瀾壯闊的人類文明之河來說,一個人的麻臉與否太微小了,不值一提。可是,對某個特定的個人、特別是一個曾經美貌過的小女孩而言,這足以毀掉她的一生。在她面前擺出哲人的架勢,說什麼“疾病和死亡是人類不可豁免的痛苦”,未免太冷酷,太厚顏。她痛楚地說:
“我對他們負有罪責。我願意接受法律的嚴懲。”
女記者沒有想到她會這樣痛快地認罪,倒無話可說了。其它記者也提出了另外一些問題,但沒有這位女記者那樣尖刻。梅茵的人格力量已經感化了他們,而且他們從邏輯上也認可了梅茵這些話的真實性。這個事件的大輪廓已定,他們的問題只是一些小補充。一位香港記者問:
“對。俄國威克特中心的斯捷布希金也是我們的同志。他是一位殉道者,我非常敬重他。”
拉斯卡薩斯沉默著,在大腦里嚴格過濾著梅茵的敘述。給他的感覺是:梅茵的敘述與俄國那位匿名官員提供的事實相當吻合,絲絲入扣,合榫合卯,大概不是謊言。嚴格過濾一遍後,他心裡僅存一點懷疑--
“你承認,此地疫情的疫源並非來自於美國,而是由於你那個實驗室的不慎泄露?”
“我想是這樣的。”
“你不覺得這兩個時間太巧合了嗎?”
梅茵苦笑道:“我無話可說。世界上確實有巧合的,否則人類語言中就不會有這個名詞了。”
拉斯卡薩斯回頭對張主任說:“我暫時沒有問題了。我想到那個實驗室進行現場採訪,可以嗎?”
“當然可以,我馬上就安排。其它記者已經去過一次了,是在那次從實驗室取樣本時去的,從那之後實驗室一直封存著。當然,已經去過的記者如果願意,也可以再去一次。”
拉斯卡薩斯說:“梅茵女士,能否提供你義父的通訊地址?我想去你的實驗室現場採訪後,立即趕到美國採訪他,完成對這個事件的完整報導。”
他這樣說,實際上基本默認了梅茵這番話的真實性。梅茵說:
“當然可以。我隨後給你。”
張主任非常滿意,到此時為止,可以說他的大膽決策(對事件進行全程、同步、透明化報導)是成功了,這些記者們除了確實別有用心者,大概不會再說“中國秘密研製生物戰劑”了。現在他對梅茵的態度也有些變化:從厭惡惱怒,轉到欽佩厭惡兼而有之。欽佩是因為梅茵的行為是無私的,甚至她個人為此承擔了巨大的犧牲,她也是一個斯捷布希金那樣的殉道者;厭惡是因為不管怎樣,她的所作所為太輕率了,幾乎在中國造成一次慘烈的災疫,也差一點把無辜的中國政府釘死在被告席上!好在事情有驚無險,風浪基本過去了。他問旁邊的松本先生:
“松本先生,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松本為人非常謹慎,他這次來中國,一直是多聽、多看、少說、少表態。今天他在會上一直沒說話,直至張主任問到頭上,他才謹慎地說:
“我想說,我不贊成梅茵女士的行為。即使'保護天花不被銷毀'的觀點是正確的,那也不能交付於個人行為。它太重大了,必須由各國政府和輿論形成共識,謹慎行事,否則不會每次都像這次一樣幸運的。”他頓了頓又說,“不過我也想公開表達我的觀點。在WHO的專家中,對是否銷毀天花樣本有贊成派和反對派,我屬于堅定的反對派,歷來強烈反對銷毀它們。”
他朝梅茵點點頭,對她送去無言的支持。梅茵感激地用目光作了回應。
張主任同另一側的金市長低聲交談幾句,後者點點頭。金明誠聽了梅茵這番表白,已經不再惱恨她了,現在只剩下憐憫和欽佩。不管她的信念是對是錯,她能不顧一切實行自己的信念,單單這一點就叫人佩服,她就像一個宗教上的苦修者。如今的世界上,比如在中國社會中,這樣的殉道者太少了。但不管怎樣,她的行為是對抗法律的,南陽市檢察院在慎重請示了省高檢和中央之後,決定對她起訴。批捕手續已經辦好,這次會議結束後她和孫景栓就要被抓到看守所,等待法庭審判。她這樣的好人,不該是這樣的下場啊,單只想想她為孤兒們做的事,也不該有這樣的惡報。金明誠心中陰鬱,不願直視她的眼睛。
張主任對其它記者說:“諸位有什麼問題,可以繼續提問。”
新華社一位女記者感受到會場上對梅茵無聲的同情,非常反感。她認為像梅茵這樣行事乖僻的妄人不該享受這樣的同情!她激烈地問:
“梅茵女士,我可以相信你對自己動機的表白。但不管怎樣,你的行為已經造成惡劣後果。且不說經濟損失,單說人身損失吧。第一個報告疫情的馬老先生去世了,還有一些漂亮的孤兒院女孩會變成麻子。剛才松本先生說了,這次中國的疫情被迅速撲滅只是因為幸運,本來可能會死亡十萬人的。在法庭上,你有勇氣直視這些人及親屬的目光嗎?”
梅茵被她戳到痛處,明顯地抖了一下。馬醫生她沒見過,對他的不幸雖然內疚,倒還沒有太直觀的感受。但梅小雪的形象卻時時占據在她心靈中:她可以說南陽市最漂亮的女孩,明眉皓齒,膚色細膩,紅中透白,臉上總洋溢著燦爛純真的笑容。但現在那張臉上已經布滿醜陋的疤痕。當然,對于波瀾壯闊的人類文明之河來說,一個人的麻臉與否太微小了,不值一提。可是,對某個特定的個人、特別是一個曾經美貌過的小女孩而言,這足以毀掉她的一生。在她面前擺出哲人的架勢,說什麼“疾病和死亡是人類不可豁免的痛苦”,未免太冷酷,太厚顏。她痛楚地說:
“我對他們負有罪責。我願意接受法律的嚴懲。”
女記者沒有想到她會這樣痛快地認罪,倒無話可說了。其它記者也提出了另外一些問題,但沒有這位女記者那樣尖刻。梅茵的人格力量已經感化了他們,而且他們從邏輯上也認可了梅茵這些話的真實性。這個事件的大輪廓已定,他們的問題只是一些小補充。一位香港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