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警衛看他說得硬氣,便打電話向總指揮請示,然後他開來一輛警車,說:
“走,我帶你去。”
警衛沒帶他去見梅老師,帶到疫區封鎖總指揮這兒了。現場指揮部設在梅小雪所在的中學,離孤兒院不遠。這會兒正在一個大教室里開會,與會的有國家CDC的張副主任,這是中國最年輕的司級幹部之一,精明強幹,官場中普遍看好他的發展,說他最多三年之內就會當上副總理;有WHO派來的專家、日本人松本義良,是一個態度謙恭的老人;有南陽市委齊書記和唐市長;會議由主管文教衛生的副市長金明誠主持;還有一大群中外記者,中國的不說,國外的有CNN、共同社、路透社、俄通社、安莎社、埃菲社、香港鳳凰、台北中央社比正式與會人員還多,齊齊地坐滿了後排。由於是內部會議,不安排同聲翻譯,所以各通訊社都派了懂漢語的精兵強將來,個別不懂漢語的人只有求助於懂漢語的同行了。
讓外國記者同步報導疫情,是張主任決定的,並經中央批准。中國在非典初期因地方瞞報,既干擾了疫情的撲滅,又為國際輿論所詬病。張主任說,這回決不允許再出現這樣害人害己的蠢事了。
這會兒市CDC的楊紀村科長在匯報疫情。總的說情況很好,超出流行病專家的預料。南陽市目前確診天花患者為343人,疑似病人1345人。但病情普遍較輕,症狀類似變型天花或小天花,但中國並不屬於小天花流行區(楊紀村向大家解釋:小天花又稱類天花,曾在南美一些國家流行。它的病狀較輕,死亡率為1%。是天花病毒一種穩定變種,與天花有交叉免疫,用實驗室方法不易區別,有人用二者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生長所需要的溫度來區分)。從美國疫情來看,那兒顯然是正型天花。所以,如果承認這兒的天花是梅院長從美國帶來,這點矛盾就無法解釋。疫區內只有兩個重病人有生命危險,即孤兒院的梅小雪和最先報告疫情的馬醫生。前者是因為發病最早,後者是因為年紀大,體質弱,他早年種過牛痘,但只種過一次,沒有複種,所以特異免疫力已經消失了。此前國家CDC最擔心的局面,是天花沿梅茵他們蜜月旅行的路線擴散,所以讓梅茵提供了詳細的行程記錄,沿這條線嚴密監視,並確實發現了數十名疑似病例,但病情同樣較輕。天花主要是靠飛沫傳染,由於梅茵他們行程匆匆,沒有在某一地方過多停留,即使播撒了病毒也會很快被稀釋,所以傳染強度並不大。從目前情況看,疫病的擴散勢頭已經被有效遏止。
按會議安排,楊科長匯報完,將安排記者提問時間。這時一名工作人員找到金明誠,附耳低言一會兒,金明誠對旁邊的唐市長說:“代我主持一會兒,有一個武漢病毒所的年輕專家遠道趕來,說有緊急情況。”然後匆匆離開會場。他的離開在後排記者中引起一陣騷動,這些記者都是些超級人精,眼光銳利如刀,是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
金明誠來到會場外,同薛愈握手,說:
“有什麼緊急情況?”
薛愈為難地說:“只是我的懷疑,我想先同梅老師交換一下意見。”
金明誠沉下臉:“你要說的事是否同疫情有關?如果無關,請你回武漢去,這兒無暇接待你。”
“當然有關”
“那就快說!我是疫區總指揮,有權在第一時間得到與疫情有關的任何情況。如果確實需要同梅老師交換意見,我會安排的。”
薛愈臉紅了,知道自己的作法有點傻,有點迂。疫情關天啊,容不得他像平常日子裡那樣按部就班的行事。他其實也是個精明強幹的人,立即收攏心神,簡明扼要地講了天力公司那個實驗室的情況。他說:
“如果真像梅老師所說,這種變異的白痘病毒也能致病的話,那就要考慮:也許這次的疫源並非來自於美國的天花病毒,而是那個實驗室中變異白痘病毒的意外泄露。正好在疫病爆發前梅老師領我去過那裡,也許就是那次她無意中接觸了白痘病毒?”
金明誠的心沉了下去,他的第一反應是不那麼光明的,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宦途。他在調離新野縣前曾特意去天力公司的新車間視察過,懷疑新車間裡有蹊蹺,也許那時他就直覺到了命運中要出現的坎坷?可惜他沒有視察實驗室,已經走到門邊卻沒有進去,太草率太馬虎了。話說回來,即使進去,以他這個外行恐怕也看不出什麼名堂。這會兒他對梅茵滋生了極度的不滿--梅茵違背了投資時她作出的“工廠與病毒完全無關”的許諾,悄悄搞了這麼個研究病毒的實驗室,太過分了。如果那兒果真是疫源,不說梅茵得倒霉,自己的官也算做頭了。他的宦途是從那次成功的引資開始,也許又要因梅茵而終結。
他搖搖頭,拋掉這些思緒。現在是疫情關天的時候,現場指揮的片刻猶豫都可能多增加幾十個幾百個犧牲者。形勢不容他分心,更不容他妄圖隱瞞,妄圖把薛愈的反映悄悄壓下去。他說:
“謝謝你的責任心,也謝謝你的銳敏目光。我是外行,想再確認一句:你剛才說的、白痘病毒會變異得類似天花,能夠致病――確實有這種可能嗎?”
薛愈猶豫著沒有回答,目光非常複雜。金明誠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回他沒有厲聲責斥,而是溫和地說:
“走,我帶你去。”
警衛沒帶他去見梅老師,帶到疫區封鎖總指揮這兒了。現場指揮部設在梅小雪所在的中學,離孤兒院不遠。這會兒正在一個大教室里開會,與會的有國家CDC的張副主任,這是中國最年輕的司級幹部之一,精明強幹,官場中普遍看好他的發展,說他最多三年之內就會當上副總理;有WHO派來的專家、日本人松本義良,是一個態度謙恭的老人;有南陽市委齊書記和唐市長;會議由主管文教衛生的副市長金明誠主持;還有一大群中外記者,中國的不說,國外的有CNN、共同社、路透社、俄通社、安莎社、埃菲社、香港鳳凰、台北中央社比正式與會人員還多,齊齊地坐滿了後排。由於是內部會議,不安排同聲翻譯,所以各通訊社都派了懂漢語的精兵強將來,個別不懂漢語的人只有求助於懂漢語的同行了。
讓外國記者同步報導疫情,是張主任決定的,並經中央批准。中國在非典初期因地方瞞報,既干擾了疫情的撲滅,又為國際輿論所詬病。張主任說,這回決不允許再出現這樣害人害己的蠢事了。
這會兒市CDC的楊紀村科長在匯報疫情。總的說情況很好,超出流行病專家的預料。南陽市目前確診天花患者為343人,疑似病人1345人。但病情普遍較輕,症狀類似變型天花或小天花,但中國並不屬於小天花流行區(楊紀村向大家解釋:小天花又稱類天花,曾在南美一些國家流行。它的病狀較輕,死亡率為1%。是天花病毒一種穩定變種,與天花有交叉免疫,用實驗室方法不易區別,有人用二者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生長所需要的溫度來區分)。從美國疫情來看,那兒顯然是正型天花。所以,如果承認這兒的天花是梅院長從美國帶來,這點矛盾就無法解釋。疫區內只有兩個重病人有生命危險,即孤兒院的梅小雪和最先報告疫情的馬醫生。前者是因為發病最早,後者是因為年紀大,體質弱,他早年種過牛痘,但只種過一次,沒有複種,所以特異免疫力已經消失了。此前國家CDC最擔心的局面,是天花沿梅茵他們蜜月旅行的路線擴散,所以讓梅茵提供了詳細的行程記錄,沿這條線嚴密監視,並確實發現了數十名疑似病例,但病情同樣較輕。天花主要是靠飛沫傳染,由於梅茵他們行程匆匆,沒有在某一地方過多停留,即使播撒了病毒也會很快被稀釋,所以傳染強度並不大。從目前情況看,疫病的擴散勢頭已經被有效遏止。
按會議安排,楊科長匯報完,將安排記者提問時間。這時一名工作人員找到金明誠,附耳低言一會兒,金明誠對旁邊的唐市長說:“代我主持一會兒,有一個武漢病毒所的年輕專家遠道趕來,說有緊急情況。”然後匆匆離開會場。他的離開在後排記者中引起一陣騷動,這些記者都是些超級人精,眼光銳利如刀,是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
金明誠來到會場外,同薛愈握手,說:
“有什麼緊急情況?”
薛愈為難地說:“只是我的懷疑,我想先同梅老師交換一下意見。”
金明誠沉下臉:“你要說的事是否同疫情有關?如果無關,請你回武漢去,這兒無暇接待你。”
“當然有關”
“那就快說!我是疫區總指揮,有權在第一時間得到與疫情有關的任何情況。如果確實需要同梅老師交換意見,我會安排的。”
薛愈臉紅了,知道自己的作法有點傻,有點迂。疫情關天啊,容不得他像平常日子裡那樣按部就班的行事。他其實也是個精明強幹的人,立即收攏心神,簡明扼要地講了天力公司那個實驗室的情況。他說:
“如果真像梅老師所說,這種變異的白痘病毒也能致病的話,那就要考慮:也許這次的疫源並非來自於美國的天花病毒,而是那個實驗室中變異白痘病毒的意外泄露。正好在疫病爆發前梅老師領我去過那裡,也許就是那次她無意中接觸了白痘病毒?”
金明誠的心沉了下去,他的第一反應是不那麼光明的,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宦途。他在調離新野縣前曾特意去天力公司的新車間視察過,懷疑新車間裡有蹊蹺,也許那時他就直覺到了命運中要出現的坎坷?可惜他沒有視察實驗室,已經走到門邊卻沒有進去,太草率太馬虎了。話說回來,即使進去,以他這個外行恐怕也看不出什麼名堂。這會兒他對梅茵滋生了極度的不滿--梅茵違背了投資時她作出的“工廠與病毒完全無關”的許諾,悄悄搞了這麼個研究病毒的實驗室,太過分了。如果那兒果真是疫源,不說梅茵得倒霉,自己的官也算做頭了。他的宦途是從那次成功的引資開始,也許又要因梅茵而終結。
他搖搖頭,拋掉這些思緒。現在是疫情關天的時候,現場指揮的片刻猶豫都可能多增加幾十個幾百個犧牲者。形勢不容他分心,更不容他妄圖隱瞞,妄圖把薛愈的反映悄悄壓下去。他說:
“謝謝你的責任心,也謝謝你的銳敏目光。我是外行,想再確認一句:你剛才說的、白痘病毒會變異得類似天花,能夠致病――確實有這種可能嗎?”
薛愈猶豫著沒有回答,目光非常複雜。金明誠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回他沒有厲聲責斥,而是溫和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