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真正進攻美國的其實是日本人而已

  最後對於投放到日本的解釋是,德國那時候已經被轟炸,軍事潛力開始瓦解而登陸日本作戰,盟軍要付出極大的傷亡這個理由也是漏洞百出,德國遭遇了轟炸,日本同樣遭遇了轟炸,至於執行的時候,德國人已經投降這就是後話了,因為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德國人還在抵抗

  顯然對於把這種大規模殺傷武器用於白種人身上美國人存在道義上的顧慮

  美國人事後還辯解,說當時使用的時候,並不知道這種武器的威力

  這是一個謊言了,美國人如果不知道威力那麼杜魯門釋放前,為什麼告訴史達林說,他們掌握了一種決定戰爭勝負的武器好加入杜魯門吹牛那麼科學家不知道威力嗎,試問一下,研製型機槍、步槍、大炮的科學家不知道威力嗎?就算是原子彈是一種全的武器,那麼科學家不清楚的情況下美國人不是還進行過實驗了嗎,實驗的數據難道還不能顯現威力,非要用到傻×日本人身上試試,才驚呼這東西真強嗎

  真是的答案就是,美國人對德國使用原子彈有顧慮而對於日本使用則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所以此時美國人並沒有選擇轟炸德國

  倒是趙書禮提了出來

  他向杜魯門和邱吉爾質問,為什麼美國人研製成功了一種核子武器,卻不適用

  美國人開始很震驚,曼哈頓計劃的保密等級十分之高不過其中有幾個華人參與者,比如後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女科學家吳健雄等這些人立刻就成了懷疑對象,被看押起來,戰後在中國外交抗議下這些人獲釋回到了中國,參與到了中國人的核子武器研製計劃中

  既然已經被知道了,美國人也不再隱藏,而是宣稱他們確實掌握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核子武器接著在趙書禮的質詢下,美國人提出,使用是可以的但是必須要中美蘇英四國首腦背書,受命美國人使用這種武器這是一種推託分擔責任的做法顯然美國人不敢獨立承擔使用這種武器後的道德責任

  蘇聯人毫不猶豫的就簽字了

  到了趙書禮這裡,他猶豫了他知道這個背書會背負怎麼樣的罵名

  還沒等趙書禮考慮清楚呢,英國人堅決的反對了他們表示德國人也在研製這種武器,而且現在已經不知道他們的研究進度了,萬一德國人也研究成功了這種武器,美國人的核子武器沒辦法一下子摧毀,也不可能,不敢一下子摧毀整個德國,那麼納粹的原子彈就能通過飛彈打到倫敦去

  核子武器最終沒能使用就像原本的冷戰中,抗美援朝時候,美國人想對中國使用原子彈,結果邱吉爾急切的飛往美國,因為當時蘇聯的火箭也可以打到英國,而打不到美國,爆發核子大戰,英國人就完蛋了

  不用就不用,不過這樣一鬧也好,起碼美國人就不能在用他們掌握了一種決定戰爭的武器來得瑟,來威脅,削弱中國在戰爭中的作用了

  隨著中國從內戰中恢復過來,裁撤了大量的軍隊,解放了很多勞動力南方的經濟從戰後的陰霾中走出,開始在塞北的主導下,進行經濟改革,統一貨幣,統一市場,統一法律,制度在漸漸走向正規,社會在安定下來

  蘇聯跟俄羅斯帝國的戰爭膠著著,俄羅斯帝國占領了葉卡捷琳堡等烏拉爾城市後,再往西遭到了蘇聯軍隊的頑強抵抗,而蘇聯一面抵抗德軍的進攻,一面跟俄羅斯帝**作戰,也是防守有餘,進取不足

  現在中國騰出手了,他們認為希望來了

  結果中國人的回覆,讓他們頭上潑了一大盆冷水

  中國整府表示,不希望俄羅斯和蘇聯之間的影響盟軍戰鬥力的大戰繼續進行下去,決定進行不偏不倚的干涉首先要求兩軍停止任何戰鬥,將控制線暫時劃定在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這個歐亞分界,雙方各自退後三十公里,在這個分界線兩邊不允許存在軍隊而英美中三國派出維和部隊,進入分界線三十公里以內,進行維和維和行動,視情況而定,至於戰後撤兵不撤兵,則考慮現實情況

  兩國都已經是存亡邊緣的情況了,沒辦法只能答應

  接著就是反攻了,由於趙書禮年前的許諾,中**隊終於豁出去了

  打退了德軍對疆的進犯後,開始反擊在中亞大草原上,兩隻強軍開始戮戰

  一接觸才發現,德軍的作戰素養果然是世界第一,不是他們的將領指揮能力強,他們的強主要體現在,基層官兵的執行力上,一個戰術作戰,他們完成的堪稱教科書,中**隊中,只有塞北軍中的王牌部隊才有此作戰素養,而這些在德軍一線部隊中很常見

  但是中**隊有數量優勢,至少可以在東線投放八百萬兵力,在加上五百萬蘇聯軍隊,應付不帶八百萬德軍輕而易舉至於配合德軍的義大利軍隊,基本上就是一打就降的主兒,完全是拖油瓶,至於羅馬尼亞部隊,法國志願部隊,連義大利軍隊還不如呢,完全是拖後腿的

  反擊終於開始了

  四百四十三節 解放歐洲-

  比塞大港的戰鬥很辛苦,高鳳舉從德軍這裡學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原來從來都不了解機械化作戰德國人的坦克從來不參與防守,都是用來進攻的,裝甲部隊這種軍隊,原來只是用於進攻的啊

  在比塞大港戮戰了將近半年,德國人被拖疲了,拖累了,可是依然牢牢控制著這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