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43年初,在史達林格勒的悲劇中葬送了第6集團軍。對庫爾斯克發起的夏季攻勢遭到失敗,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俄軍的反攻把我們南部的各集團軍趕過了第聶伯河。德軍在激烈的防禦戰中大大削弱了。盟國在卡薩布蘭卡提出了無條件投降的要求,外交不再發揮作用,而代之以蠻橫的實力政策。

  1944年,德國的危機日趨嚴重,盟國在全線取得了更大的勝利。6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以後,德國的命運已經註定。東線德軍在向西敗退。戰爭已跨過了德國國界,只是由於艾森豪的慎重策略和史達林的政治奢望,才使戰爭結局推延到1945年的5月。到了1944、1945年,我們打贏戰爭的一線希望也不存在了。

  希特勒直接指揮的辦法,加速了德國的失敗。“為爭奪每寸土地而戰”的命令具有災難性的後果。但是,除了戰略以外,他的控制措施也影響著整個戰爭機器。在民主國家裡,各軍、兵種與軍事經濟和工業各部門之間是互相協調的,但在德國,它們卻是各成獨立體系的。陸軍、海軍、空軍、黨衛軍、勞工組織、民社黨、軍糧供應部門以及許多經濟部門都是各行其是,但是又都直接按希特勒的手令辦事。

  不管在後方和前方,這些部門都不協調工作,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根本不考慮其它部門的需要。產生這種怪誕的現象,無疑是由於希特勒的權欲心理和對各種勢力的不信任。按“分而治之”這句老話行事,簡直是荒謬之極,為控制住軍隊,專門成立了黨衛軍。

  德國要打一場世界大戰,兵力顯然是不足的。陸軍實力自1941年冬季開始逐漸減弱。人員補充彌補不了損失。

  1941年12月至1942年9月,東線各集團軍群的損失和補充情況見下表。

  集團軍群 損失 補充

  “南方”集團軍群 547,300人 415,100人

  “中央”集團軍群 765,000人 481,400人

  “北方”集團車群 375,800人 272,800人

  總計 1,688,100人 1,169,300人

  這樣看來,補充只是需要量的69%。1943年的補充能力就更差了。從7月到9月底這3個月中,東線各集團軍的損失和補充情況如下:

  月份 損失 補充

  7月 197,000 90,000

  8月 225,000 77,000

  9月 232,000 112,000

  總計 654,000 279,000

  這幾個月,補充數隻占損失數的43%。1941年6月東線的兵力約為300萬人,戰爭結束時只剩下150萬人。

  德國的軍事工業對於我們的失敗是沒有責任的。儘管敵人飛機於1942年開始進行大規模轟炸,而且越來越厲害,直到大戰結束,但由於軍工部門非凡的努力,直到1944年秋天產量一直在增長。不過,我們的軍工生產是實驗的多,定型的少。在某些方面,德國的科學成就在世界處於領先的地位,如在發展高速潛艇和噴氣式飛機方面是領先的,但由於缺乏協作,而且上層思想混亂,使我們失掉了優勢。

  德國當時的軍工部長斯皮爾在向紐倫堡國際法庭作證時,當問到什麼時候他認為戰爭註定失敗了,他回答說:

  就武器、彈藥的保障情況而言,1944年秋天以前還看不出一定失敗,因為儘管飛機在轟炸,軍工生產還在繼續上升。如果用數字來說,軍工生產是很可觀的。就拿1944年來說,我可以裝備130個步兵師和40個裝甲師。就是說,可以使200萬人得到新的武器裝備。如果沒有飛機轟炸,產量還可以提高30%。整個戰爭中,我們彈藥生產的最高峰是在1944年8月,飛機產量的最高峰是1944年9月;火炮和新潛艇的生產是在1944年12月。幾個月以後,即在1945年2月或3月,又可以出現新式的武器。關於新式武器,我這裡只提出已經公開報導的噴氣飛機、新潛艇、新的防空設施等等。然而,飛機轟炸是非常影響這些新武器的生產的,這些新武器在戰爭最後階段本來是可以改變形勢的,但是,由於轟炸干擾,生產不了那麼多,也就不足以對付敵人。自從1944年5月12日開始,一切打算都破產了,因為我們的燃料工廠已成了空中集中攻擊的目標。

  從這以後,失掉了90%的燃料,這對我們真是個大災難。敵人飛機的轟炸使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武器生產再多也無濟於事,因為新式坦克和噴氣飛機沒有燃料是沒有用的。 [ 註:《紐倫堡國際法庭記錄》第十六部分第484頁。這裡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於1942年占領了高加索油田,對紅軍來說將發生什麼情況;如果這些油田用原子彈把它毀掉,又會發生什麼情況。 ]

  斯皮爾的另一次作證也是頗有意味的:

  問:海爾·斯皮爾,假如這裡不談對形勢的估計,你和希特勒的部下們仍盡一切努力繼續把戰爭打下去,可能產生怎樣的後果呢?

  斯皮爾:在戰爭的這一階段,希特勒把我們全都騙了。自從1944年夏天以來,他通過外交部的海威爾大使散布說,我們已開始與敵國談判。我來到法庭後約德爾才向我證實了這件事。日本大使曾幾次拜訪了希特勒,這就被說成是我們通過日本大使在同莫斯科談判。還傳說,在這裡作證的紐巴奇部長曾受命在巴爾幹同美國會談。也有的說:原蘇聯駐柏林大使受命在斯德哥爾摩準備進行初步的會談。

  直到1944年秋天,軍工生產在持續增長,確實是令人驚異的事實。但是這並不能滿足前線的需要,每一個前方士兵都能證明這一糟糕的事實。在俄國和諾曼第的激烈戰鬥和1944年夏天災難性的退卻所造成的損失,是後方所不能彌補的。據斯皮爾供認,油料供應終止,而交通線又被英美軍的空襲破壞以後,就一切都完了。即便德國擁有武器和彈藥,也無法運到前線,至少是不能把足夠數量的武器和彈藥運到前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