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种師中繼續進軍,又拿下環州治所通遠及其下屬的木瓜堡、惠丁堡、安塞寨、木波鎮、歸德堡、興平城、流井堡、安邊城、清平關。种師中大軍不辭勞苦,還在跟西夏地邊界白歸山青崗峽一帶設伏殲滅西夏來犯的五萬大軍,西夏軍又憶起往昔敗在种師中兄弟二人和他們的老子種手下的慘景,忙灰溜溜地撤軍,並派人前來議和,因為與此同時他們也聽到了金軍慘敗的消息。

  與此同時,折可適領另外一個軍從汾水而下,順勢攻占河中府治所河東及其下屬的龍門、榮河、臨晉、虞鄉、氏、萬泉諸縣,進而攻下解州治所解縣及其附屬的聞喜、安邑縣,又翻越中條山,攻下峽州治所峽縣及其所屬的夏縣、平陸、城、湖城、靈寶諸縣,接著又攻下州治所略及其下屬朱陽、盧氏諸縣。

  此前,駐紮在潼關的折彥質五萬警衛軍南下攻占了商州治所上洛以及商洛、豐陽、上津、洛南諸縣,商州境內的武關重又修繕做為日後洛陽地一個門戶,而峽州的古函谷關也重被修繕做為洛陽的西邊另一扇門戶。取下商州並平定流竄到商洛山以及冢山、熊耳山、天柱山等一帶群山中的宋兵殘餘以及山賊土匪後,折彥質領兵西進,攻打京兆府,此時的京兆府長安已經完全被趙宋朝廷放棄,由漢唐時期的鼎盛變做衰敗,連守衛的兵丁也只有三千多廂軍,再加上趙宋滅亡盧齊繼位的消息早已傳到這裡,折彥質幾乎毫髮未損地進了京兆府,然後在投降

  帶領下陸續攻占了京兆府屬下的乾、藍田、戶縣、功、興平、醴泉、奉天、咸陽、高陵、陽、臨潼、萬年諸縣。

  折彥質繼續收服了耀州治所華原以及治下淳化、雲陽、三原、富平、美原、同官諸縣,原來歷史上數年後地富平慘敗將不再上演,因為女真金國覆滅在即。

  折彥質同時運用政治攻勢。迫使~州治所新平以及治下三水、宜祿、永壽諸縣歸降。緊接著坊州治所中部以及治下宜君諸縣。寧州治所定安以及定平、真寧、襄樂諸縣盡皆歸順。

  折可適大軍從州回返。到達潼關。然後西進攻占華州治所華縣以及治下鄭縣、渭南、蒲城、華陰諸縣。順便掃平了少華山、太華山、靈台山以及關西鎮上地山賊土匪以及僧尼。

  折可適繼而北上。攻占了同州治所馮翊以及治下朝邑、澄城、頜陽、白水、韓城諸縣。州治所洛交、洛川、直羅、城諸縣。丹州治所宜川。迫於趙宋已亡、盧齊鼎盛天下攻心之壓力。折可適傳檄而定。

  折可適率西北第二軍跟种師中地第一軍匯合。以种師中為首。前去占領秦鳳路。

  而折彥質率領五萬警衛軍防守永興軍路。尤其是那些跟西夏交界地州縣。

  种師中跟折可適匯合後。先在秦鳳路跟西夏地交界處打退了西夏地近十萬人馬。將業已被党項軍隊侵吞地懷德軍、西安州、會州、蘭州等州拿下。甚至還趁勢拿下了前些年被趙宋朝廷割讓給西夏地西寧州、積石軍、湟州、廓州。收復以後。將廓州併入西寧州。將西寧州做為跟西夏、吐蕃諸部交界地重鎮防守。沿著黃河和湟河修築地諸多要塞也被一一拿下。如寧西城、保塞寨、通湟寨、綏遠關、京玉關、金城關、安鄉關等。

  西北沿線的州府軍等行政編制下面根本沒有縣級單位,只有寨、堡、關等軍事單位,西北沿線綿延一二千里,种師中之前跟兄長种師道以及其他西北宿將分別把守一段段,讓西夏軍無縫難入,而如今西北軍地小將如劉等人尚缺歷練,种師中一人難為,就在此時,西北宿將、姚平仲的伯父姚古從山東趕到秦鳳路,分擔了种師中的防守任務,折可適也領軍拿下河州及其治下寧河、廣河以及重鎮循化城、踏白城、定羌城、通會關、懷羌城,繼而拿下洮州、岷州和階州,等拿下階州後,除了提防吐蕃諸部侵擾外,還負責協助其他軍隊攻拿四川。种師中只派了二萬人馬由楊政、劉錫、郭浩等人兵分數路,拿取秦鳳路治下其他州縣。

  之所以派楊政、劉錫、郭浩領軍南下收服秦鳳路其他州縣,而將楊中、劉、吳、吳、張俊放在前線抵抗西夏,原因是前面三人文武兼備可上馬殺敵下馬治政,後面的數人卻略輸於此,張俊此人尤其不能執掌軍政和民政雙重大權,因為他太貪財了,必然害民。

  楊政率六千人馬從懷德軍出發一路南下,拿下鎮戎軍和原州,將懷德軍更名為懷德州,將鎮戎軍併入原州,更名為鎮遠州。跟其他各路人馬一樣,在各個州縣放置了部分通曉政事的將士並做了時事政策宣傳(即趙宋亡盧齊興天下歸盧、清除土豪劣紳、均分土地等)後,楊政率領主力人馬繼續南下占領涇州治所涇川以及涇州治下長武、靈台、良原諸縣。

  而劉錫率六千人馬從西安州出發,南下攻占德順軍和渭州治所平涼以及渭州治下安化、華亭、崇信、潘原諸縣,並將德順軍併入渭州,合稱渭州,治所安化。

  與此同時郭浩率八千人馬從會出發南下,攻占了鞏州治所隴西以及鞏州治下寧遠、永寧諸縣,並繼續南下在劉錫軍的配合下,拿下大郡秦州治所隴城以及秦州治下甘谷、成紀、清水諸縣,並順勢拿下了隴州治所隴縣以及隴州治下隴安、吳山諸縣,並將隴州跟涇州合併。

  郭浩和劉錫聯軍勢如破竹地拿下鳳州治所梁泉以及鳳州治下兩當、河池諸縣後,又拿下成州治所成縣以及成州治下同谷、栗亭諸縣,並將成州併入鳳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