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曹榮地親家劉豫在金人南下攻打汴京時棄官南下逃竄到襄陽。被盧俊義派王定六率幻影特工將其秘密處死。為什麼要處

  ?乃是因為這個劉豫不僅在原來歷史上是一個比張恥之尤地漢奸。比秦檜、汪精衛並不遜色。而且他所作所為深犯盧俊義地忌諱。

  宣和元年。劉豫任河北提刑時。逢金人南侵。劉豫棄官避亂於真州。建炎二年。經人舉薦去擔任濟南知府。但他卻嫌濟南正處在戰亂之中。離金人太近。希望到一個靠東南邊一點地地方去做官。卻沒有得到趙構同意。為此劉豫感到很不滿意。帶著情緒上任去了。他上任不到一年。面對金兵圍攻濟南。在金人地勸誘下。劉豫殺死了作戰勇猛、力主死守地守將關勝(這就是關勝在原來歷史上真正地下場而不是水滸中地大名府喝酒墜馬)。投降了金朝。

  那時。金軍南下沒有抓到趙構。就讓劉豫知東平府。充任東西、淮南等路地安撫使。還任命劉豫地兒子劉麟知濟南府。讓劉豫父子給他們管理黃河以南地區。可是劉豫地野心很大。他看出金人現在需要他。就派兒子劉麟帶著珍寶去金朝活動。向金朝左監軍撻懶(完顏昌)行賄。希望立劉豫為帝。建炎四年七月。金朝同意撻懶地奏請。冊立劉豫為帝。國號大齊。以大名府為國都。史稱“偽齊”。大齊與金朝以黃河故道為界。南與南宋相鄰。

  有此看來。盧俊義殺劉豫地理由很是充分。這廝在歷史上不僅稱國號大齊。還定都大名府。這都深深地犯了盧俊義地忌諱。而且這廝在這個時空中已經棄官南逃。此人地本性已經顯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不殺他。不知道這廝還能犯下什麼事情。

  在原來那段歷史上。劉豫穿著不宋不金地衣冠。向金朝奉表。表示要世修子禮。替金朝管理山東和河南地區。並任命張孝純(張孝純是被迫暫時屈服地)為丞相。李孝楊為左丞。張柬為右丞奇Qīsūu.сom書。其子劉麟為太中大夫、提領諸路兵馬兼知濟南府。又冊封其母翟氏為皇太后。

  偽齊政權建立後的第二年,就降南京為歸德府,遷都汴京,還實行了與南宋王朝基本相同的制度,企圖爭取中原民心。

  劉豫還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一些游寇和附近地區的一些宋朝官員也歸附劉豫。

  劉豫心裡很明白金人立他為偽皇帝的目的,是要使自己成為金與宋之間的一道屏障,保證金朝對北方的占領和統治,因此發動對南宋的戰爭是他生存的保障。

  劉豫別無出路,把攻宋作為自己的主業,在紹興四年九月、紹興六年十月,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南侵行動,這些行動得到了金朝軍隊的支持和配合,與金軍組成了聯軍,與南宋軍隊作戰。後來,南宋軍隊由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浚等眾多抗金將領指揮,在黃河兩岸擊潰了偽齊軍和金朝的聯軍。特別是岳飛收復襄陽六郡、韓世忠指揮的大儀鎮之戰、楊中指揮的藕塘之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偽齊和金朝聯軍的三路進攻,使偽齊軍隊受到重創。

  到了紹興七年,金朝感到偽齊政權沒有起到緩衝金宋矛盾的作用,金朝太師完顏宗磐(完顏吳乞買長子)對金主說:“先帝立劉豫,是想要劉豫辟疆保境,我得以按兵息民。今劉豫進不能取,退不能守,兵連禍結,休息無期。”後來劉豫南攻兵敗,加上支持並控制劉豫的完顏宗翰已死,金朝便有了廢除劉豫的想法。後來,金熙宗下了決心,為了防止劉豫反側,金熙宗在對軍隊作了部署之後,命令撻懶和兀朮假稱要進攻南宋,率領大軍到達了汴京,突然將劉豫父子抓了起來,然後才向偽齊政權的百官宣詔廢除大齊。

  劉豫被廢除皇帝後,被金熙宗降封為蜀王,賣力地幹了八年的他感到委屈,向金人哀求申訴說“父子盡心竭力,無負上國,惟元帥哀憐之。”~懶就對他說:“當年趙氏少帝出京時,老百姓們~|去頂發,脫光上身,用燃燒的艾絨纏在頭頂和手臂上烤炙,以表示虔誠,號泣之聲聞於遠邇。如今你被廢,沒有一個可憐你的人,你為什麼不自責呢。”劉豫聽後無話可說,只要求讓他到相州韓琦的住宅居住。後金又改封劉豫為曹王。紹興十三年,劉豫得病而死。

  王定六帶領幻影特工將劉豫及其子劉麟誅殺,並將其頭顱帶回,盧俊義看了劉豫的人頭方放下心,這個歷史的隱患終於被清除掉了。

  這個壞到骨頭縫的劉豫徹底從歷史上消失而不再作惡,盧俊義也不用將齊國的國號因為這個無恥的漢奸而再做改動。

  第九十二章 承繼宋統

  十萬汴京警衛軍在王棣、楊志、徐寧等知曉汴京城齊將領統率下,在一天晚上一起殺出轉兵洞,殺向張邦昌的偽軍。

  張邦昌本來就即不得民心也不得軍心,他麾下的十萬偽軍又被完顏宗翰徵調走五萬,只剩下五萬老弱殘兵,軍心不正、士氣低落,而且在完顏宗翰將汴京城內所有物資帶走後,汴京民眾又齊心進行堅壁清野之策,搞得這些偽軍缺吃短穿,又冷又餓,當他們見到以逸待勞養得滿面紅光的汴京警衛軍士兵都紛紛垂下無力拿器械的手,五萬偽軍中四萬多投降,只有近萬偽軍深感自己之前罪惡滔天無法得到寬恕便死命廝殺,卻在一個時辰後盡數被全殲。

  隨後王棣宣布齊國警衛軍掌管汴京,將汴京所有城防占領,又將皇宮、樞密院和各個重臣府邸占領,將以張邦昌為首的偽楚官員盡數捉拿,等待汴京民眾回返後當場公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