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線金軍的統兵大將是完顏銀術可,部將有完顏蒲察、完顏訛特剌等人。呂將斷了銀術可的東退之路,切斷其與金國後方的直線聯繫。銀術可獻計抄人後路,如今計未得售,反被別人抄了後路,是可忍孰不可忍!應州城裡的宋軍往大臨河增兵,銀術可幾次發兵衝擊東面宋軍,城裡地宋軍便出城夾擊,如此反覆多趟。銀術可一邊向大同報信,一邊籌謀解困之道。

  完顏婁室派遣完顏烏魯領二萬軍南下馳援,不久,金軍來到桑乾河上游地古定橋地段,沿河的橋樑早已不見蹤影,找了個河寬水淺之處放馬渡河,人馬剛過一半,完顏烏魯暗叫不好,趕緊渡過河去,同時催促全軍搶渡。

  念頭剛轉,卻見大水滾滾而來,河中與近河的金軍被大水席捲而去。金軍一分為二,河兩岸各占一部,被水沖走一部,金軍大叫苦也。埋伏在南北兩岸的宋軍趁勢掩殺,金軍向東拼死突圍,折損大半,跑回大同和應州的總計七八千人。

  翰離不和粘罕已在大門前迎候。在粘罕、翰離不的身後,可以看到兀朮、真珠大王、完顏活女、寶山大王和蕭慶、寶山大王

  十三日下午,粘罕一聲令下,駐守在東京外城的剩餘十八萬金軍,全部走下了東京外城頭,這數十萬金軍在攻陷大宋首都東京整整二個月後,攜帶著擄掠的東京城和大宋皇宮內所有的金銀、字畫、珍寶、器皿、藥品和各種值錢財物。還有,包括二帝在內的宋皇室成員、宗室四千餘人,貴戚五千多人在內地近五萬宋俘,踏上了北歸之路。

  此次北歸,金軍將士加上宋俘,超過二十五萬人,如此龐大的隊伍,沿途的住宿和食物供應是一大問題,加上擔心大宋河北路軍民在金軍北歸路上截擊金軍。翰離不和粘罕討論後,決定所有人員分六批北歸:

  第五批:童貫、蔡京、蔡攸、王、吳敏等大臣的男性家屬數千人;

  第六批:欽宗、太子祁王及從官、太監一百四十四人,孫傅、秦檜(請留意此人,這廝現在跟當年刺殺滿清親王地汪精衛一般熱血)等幾個不肯屈服的官員隨行,其他雜役上萬人。

  在這六批宋俘中。最重要地地二批:一是有太上皇徽宗和趙十一個皇子在內地第四批人員。粘罕派蕭慶親自押送;粘罕和翰離不則隨欽宗在內地第六批人員北歸。

  方百花地禁衛陸軍第六軍從大名府一帶地黃河穿插過去。然後繞道到濬州黃河沿岸做一番布置後。馬上後撤數里。

  第一軍軍長盧俊義。參軍朱武。五個師長分別為盧俊義、林沖、方傑、岳飛、喬鄆。武松、李逵、扈三娘、花香護駕。李師師、錢燕兒做元首秘書隨軍;楊再興、牛皋、羅延慶、嚴奇、伍尚志、余化龍、何元慶、吉青、湯懷、張顯諸少壯派接替擢升而出地前輩而就近衛軍地團長、副師長等職務;王佐、諸葛英、施全則隨軍參謀同時跟著盧俊義和朱武學習兵法。

  第四軍軍長王寅。參軍李助。五個師長為王寅、朱、晁蓋、袁朗、董平;

  第六軍軍長方百花。參軍李助。五個師長為方百花、楊志、宣贊、魏定國、單廷;

  第七軍軍長杜_。參軍樊瑞。五個師長為杜_、徐寧、歐鵬、厲天潤、貝應夔;

  其中呂方、郭盛、解珍、解寶、劉唐、項充、李袞、石勇、黃愛、晁中

  、雷橫、鮑旭、厲天佑、吳值、薛斗南、徐白、張雷炯、計稷、奚勝、滕o、滕、寇、謝寧分散在各個陸戰師做副師長或團長。

  第九軍,軍長為,副軍長孫安、蘇定,下面五個師長為祥、孫安、鄔梨、山士奇、蘇定,馬靈、鄭天壽為參軍。陸輝、雲宗武、竺敬、蘇吉、盧元、石遜、梁興、李進、石赫、畢勝、潘迅、馮升、傅祥、吉文炳、安士隆、等將或為副師長、團長、參軍之職。

  兀顏光為齊國禁衛陸軍第十軍軍長,下面五個師長為兀顏光、為各師副師長兼團長。

  潼關之外地西北方面,自從种師道率領的勤王軍南下東京後,二十萬西軍中,一部分在三次救援太原地軍事行動中損失,一部在金軍南渡黃河時失散,但還剩下六七萬人退回西北,有些士兵甚至卸甲歸田。當金軍再次兵臨東京城下後,陝西宣撫使范致虛匆忙集結軍隊,準備再次赴東京勤王。然而由於他本身的威望不足再加上地方對朝廷極端失望,他地這次集結行動受到各方阻攔。他下達的勤王的命令並沒有得到陝西各地州府的積極相應,只有部分州府軍隊與他會合。經過一個階段的準備,他才拼湊起西軍近十萬人,范致虛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他率這支勤王軍日夜東進,當西軍在路途中時,就聽到了東京失守的消息。接著,他又收到了欽宗停止各路勤王軍的詔書,西軍軍心頓時混亂起來。他手下的各路將領各持已見,部分西軍與范致虛分裂,自行帶領本部人馬離開范致虛。就在這時,种師中、種、折可存、折可求帶著

  吳命令諸將列成陣勢,利用有利地形,依險據守,派兵輪番戰鬥,屢敗烏魯、折合率領的金軍,使兩路金軍無法會合。金軍欲戰不能,欲退無路。和尚原一帶儘是山谷,路多窄隘,怪石壁立,金軍的騎兵失去威力,只好棄騎步戰。宋軍在吳的統領下與金軍展開了殊死搏鬥,大敗金軍。退到黃牛一帶的金軍,立足未穩,又恰遇上大風雨,金軍士氣不振,無力再戰,只得後退。同時,完顏沒立所率金軍在箭關方向發動的進攻,亦為吳部將楊政所擊退,從而打破了沒立與烏魯、折合兩軍會師和尚原的計劃。金軍初戰和尚原失敗,使金朝大為惱怒,“謀必取”。十月,金元帥左都監完顏宗弼為謀取川蜀,率軍0萬架設浮橋,跨過渭水,從寶雞結連珠營,壘石為城,與吳所部宋軍夾澗對峙,準備與宋軍決戰。其時,吳積極調整宋軍部署,並注意偵察金軍的動向。及戰,吳率部堅守秦嶺要隘,以精兵強弩阻擊金軍,並和義軍相配合,乘金軍攻勢稍緩,出奇兵從兩旁襲擊金軍背後,斷其糧道,激戰三日,擊敗金軍,吳乘勝追擊,於神一地設兵伏擊,金軍大亂,宋軍星夜出擊,大敗金軍。完顏宗弼中箭逃走,被俘萬餘人,繳獲器甲數以萬計,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