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頁
這樣的設置王財也不明白是否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未來的每一位皇帝都得到國民最大程度的支持,從而保證皇族地世代延續,但有一點他非常清楚,這樣的設置必定將把皇室的權力進一步弱化,但是以此換來的卻是皇室將保證最大程度上的優化傳承。對於王財來說。他必須儘快為下議院培養出兩位合格的後選皇子,將定溯派往禁衛軍便是讓熟悉政務地皇長子也對軍隊有一些感情。至於定漠,在朝鮮的兩年時間裡,他已經證明了自己在完全有能力獨當一面——除了他爭強好勝的個性以外,而他的個性是否是國民所需要的,將由代表國民的下議院來選擇。
隨著全國各級議院的建組成功,帝國上上下下都觀注著象徵著國民行使國家權力的下議院的建立,而在全國大選後的半年後,皇帝陛下親自領導地上議院批准了議會下院提交地組閣名單,新的帝國內閣首輔大臣仍然由文德公王闓運擔任,其它各部首腦半數進行了調整,很多跟隨皇帝陛下多年地老臣被降職調用,而一些精通西學,在經濟改革中極有建解的專家得以進入帝國政府高層,考慮到老臣們的感受,皇帝陛下親自舉行了帝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榮譽授銜儀式,冊封了七個候爵,二十一個伯爵,以嘉獎他們為國家做出的重大貢獻。在他們離職前的最後一天,王財在西華門68號設宴,親自款待這些老臣,席間論及往事,無人不淚如雨下,感慨萬千。
新組建的議會下院在議長王語萱的領導下,立即開始了參政、議政、監督政府的工作,帝國政府的每一條法令都由議會下院提出,經立法院完善後奏報議會上院審核,大部分情況下議會上院都能夠一次通過這些法令,畢竟目前的議會兩院並沒有任何根本性的矛盾,大家都希望帝國能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但也有些時候議會下院通過的決議在上院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每當決議會上院駁回,下院議會便會根據上院的反饋意見修改改議案,而這期間皇帝陛下一艘都會領著上院議員到下院進行解釋,說明上院駁回議案的理由,雙方進行溝通,並不斷完善相關的議案,因為根據憲法規定,被上院駁回的議案經下院修改後,第二次奏呈皇上就沒有人能夠以任何理由駁回了,即便是大權在握的皇帝陛下也只能以延遲議案生效期的辦法來繼續與下院溝通,可以說每時每刻王財手中的權利都在一點點的流失,不過皇帝陛下自己似乎並不太在意,在下院的一次演講中,王財非常誠懇的向下院議員們宣布“未來必定會有一天,帝國的權力會真正的分解到每一位國民手中”,而他本人“非常樂於見到這一天早日到來”。皇帝的這個態度得到了議會議員們的一致支持,長期以來隔在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間那層薄薄的紙也被皇帝一巴掌打破了。
但事情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尤其在國家軍隊的所有權問題上,議會兩院分歧嚴重,下議院要求軍隊國家化,並且要求將原本由軍方直接控制的後勤輜務系統歸入內閣管理,除此之外,議會下院還要求將軍官的任免權從總參到皇帝改為總參到議會,也就是總參向議會上報任免軍官名單,由議會指定專人審核後批准,這樣一來皇帝將僅僅成為國防軍名意義上的統帥,而軍隊實際上將被議會所控制。
在這個問題上議會下院議長王語萱是堅決反對的,也在黨內做了很多工作,希望在最後投票時,議會下院能以多數票否決這項議案,她非常清楚,父皇對於軍隊的控制權非常敏感,事實上作為一個封建君主,父皇能夠在民主開化的問題上做到現在這樣大度,已經可以算的上是一代明君了,放眼世界各國都難找出第二個來,但如果議會咄咄逼人,很可能會讓父皇的耐心被逼到急點,到時候掌握軍隊的父皇可以隨便下一個命令結束這些聒噪的議員,統帥大軍進京的朔方候倪守道不就說明父皇對於議會還是有戒心的嗎?在這個時候更應該給父皇一些時間,讓他自己走完這個心理轉變的過程,俗話說物極必反,天曉得父皇會對下院議員們的議案有什麼反應。
但是令王語萱失望的是,議會下院的最終投票仍然是以絕對多數通過了這項要命的議案,占議會席位多數的帝國統一黨議員出人意料的與大國家民主黨議員以及一些無黨派議員合作,成功的向上議院提交了這項旨在削奪皇帝兵權的議案。
對於議員們來說,在這個問題上投贊成票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尊重皇室,也不意味著他們不信任現任皇帝,而是隨著民主思想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擔心武裝力量集中於一人之手對國家帶來的危壞,皇上固然不願意看到帝國的崩潰,這些議員又何嘗不是?他們也希望帝國能夠長期繁榮下去,而過於集中的軍權必定會成為國家穩定繁榮的不利因素。
第二卷 第三百零八章 :軍權分解
對於議會下院提交的這份議案,王財並不感到奇怪,這些天他聽到風聲,那些議員們整天在議會大廳里吵吵鬧鬧尋找一個更為合理的削弱皇權的辦法,只是王財沒有想到在最終的投票中會有這麼多議員投了贊成票,不過王語萱在關鍵時刻維護父親的態度還是讓他很滿意的,畢竟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是如何回應議院下院的要求,卻是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事實上這個議案在議會上院幾次討論都沒有達成統一意見,二皇子定漠毫不猶豫的出言反勸,甚至還指責下院議員叛國謀逆,應當立刻解散議院下院,但是石達開卻提醒定漠,根據憲法,皇帝只有在內閣提出解散議會下院的申請後,才能解散議會,此刻內閣並沒有任何申請,皇帝是不能隨便解散議會下院的。
隨著全國各級議院的建組成功,帝國上上下下都觀注著象徵著國民行使國家權力的下議院的建立,而在全國大選後的半年後,皇帝陛下親自領導地上議院批准了議會下院提交地組閣名單,新的帝國內閣首輔大臣仍然由文德公王闓運擔任,其它各部首腦半數進行了調整,很多跟隨皇帝陛下多年地老臣被降職調用,而一些精通西學,在經濟改革中極有建解的專家得以進入帝國政府高層,考慮到老臣們的感受,皇帝陛下親自舉行了帝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榮譽授銜儀式,冊封了七個候爵,二十一個伯爵,以嘉獎他們為國家做出的重大貢獻。在他們離職前的最後一天,王財在西華門68號設宴,親自款待這些老臣,席間論及往事,無人不淚如雨下,感慨萬千。
新組建的議會下院在議長王語萱的領導下,立即開始了參政、議政、監督政府的工作,帝國政府的每一條法令都由議會下院提出,經立法院完善後奏報議會上院審核,大部分情況下議會上院都能夠一次通過這些法令,畢竟目前的議會兩院並沒有任何根本性的矛盾,大家都希望帝國能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但也有些時候議會下院通過的決議在上院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每當決議會上院駁回,下院議會便會根據上院的反饋意見修改改議案,而這期間皇帝陛下一艘都會領著上院議員到下院進行解釋,說明上院駁回議案的理由,雙方進行溝通,並不斷完善相關的議案,因為根據憲法規定,被上院駁回的議案經下院修改後,第二次奏呈皇上就沒有人能夠以任何理由駁回了,即便是大權在握的皇帝陛下也只能以延遲議案生效期的辦法來繼續與下院溝通,可以說每時每刻王財手中的權利都在一點點的流失,不過皇帝陛下自己似乎並不太在意,在下院的一次演講中,王財非常誠懇的向下院議員們宣布“未來必定會有一天,帝國的權力會真正的分解到每一位國民手中”,而他本人“非常樂於見到這一天早日到來”。皇帝的這個態度得到了議會議員們的一致支持,長期以來隔在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間那層薄薄的紙也被皇帝一巴掌打破了。
但事情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尤其在國家軍隊的所有權問題上,議會兩院分歧嚴重,下議院要求軍隊國家化,並且要求將原本由軍方直接控制的後勤輜務系統歸入內閣管理,除此之外,議會下院還要求將軍官的任免權從總參到皇帝改為總參到議會,也就是總參向議會上報任免軍官名單,由議會指定專人審核後批准,這樣一來皇帝將僅僅成為國防軍名意義上的統帥,而軍隊實際上將被議會所控制。
在這個問題上議會下院議長王語萱是堅決反對的,也在黨內做了很多工作,希望在最後投票時,議會下院能以多數票否決這項議案,她非常清楚,父皇對於軍隊的控制權非常敏感,事實上作為一個封建君主,父皇能夠在民主開化的問題上做到現在這樣大度,已經可以算的上是一代明君了,放眼世界各國都難找出第二個來,但如果議會咄咄逼人,很可能會讓父皇的耐心被逼到急點,到時候掌握軍隊的父皇可以隨便下一個命令結束這些聒噪的議員,統帥大軍進京的朔方候倪守道不就說明父皇對於議會還是有戒心的嗎?在這個時候更應該給父皇一些時間,讓他自己走完這個心理轉變的過程,俗話說物極必反,天曉得父皇會對下院議員們的議案有什麼反應。
但是令王語萱失望的是,議會下院的最終投票仍然是以絕對多數通過了這項要命的議案,占議會席位多數的帝國統一黨議員出人意料的與大國家民主黨議員以及一些無黨派議員合作,成功的向上議院提交了這項旨在削奪皇帝兵權的議案。
對於議員們來說,在這個問題上投贊成票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尊重皇室,也不意味著他們不信任現任皇帝,而是隨著民主思想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擔心武裝力量集中於一人之手對國家帶來的危壞,皇上固然不願意看到帝國的崩潰,這些議員又何嘗不是?他們也希望帝國能夠長期繁榮下去,而過於集中的軍權必定會成為國家穩定繁榮的不利因素。
第二卷 第三百零八章 :軍權分解
對於議會下院提交的這份議案,王財並不感到奇怪,這些天他聽到風聲,那些議員們整天在議會大廳里吵吵鬧鬧尋找一個更為合理的削弱皇權的辦法,只是王財沒有想到在最終的投票中會有這麼多議員投了贊成票,不過王語萱在關鍵時刻維護父親的態度還是讓他很滿意的,畢竟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是如何回應議院下院的要求,卻是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事實上這個議案在議會上院幾次討論都沒有達成統一意見,二皇子定漠毫不猶豫的出言反勸,甚至還指責下院議員叛國謀逆,應當立刻解散議院下院,但是石達開卻提醒定漠,根據憲法,皇帝只有在內閣提出解散議會下院的申請後,才能解散議會,此刻內閣並沒有任何申請,皇帝是不能隨便解散議會下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