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頁
易翠屏說,好,我都答應。
大炮說,我要炮彈!
易翠屏說,要多少?
馬勺說,多多益善。
王殿說,我要電台。
易翠屏說,一個團一部電台,連以上都配備電話。
月牙掛在天邊,無風,寧靜,無聲,天與地已經熟睡。易翠屏、蒲公英、白蘭雪三人在山海關老龍頭入海處的沙灘上研究地形。易翠屏轉身颳起一陣風,揚沙成兵。片刻,陳老六等諸人所求,都如願以償。
天麻麻亮的時候,參謀長陳老六、雙搶手王殿、鯰魚嘴丁大炮、刺蝟馬勺巡視山海關陣地,萬分滿意的陳老六笑得合不攏嘴。石河以東、從老龍頭到九門口沿長城一線都是八路軍搖撼的紅旗,高聲的吶喊,我們誓死保衛山海關,與陣地共存亡。
清晨聲音傳得遠,一直傳到秦皇島。國軍聽到山海關那邊聲浪翻滾,不知出了什麼事,是有利還是不利?士兵飛報13軍軍長石覺,他不能判斷虛實,立即報告給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將軍。
杜長官在秦皇島這個潮濕的城市不習慣,睡了一宿,腰酸腿痛。他是陝西米脂人,將不到50歲,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參加過北伐戰爭,也圍剿過紅軍,有功,重用,曾任少將師長、軍長。抗戰時參加桂南戰役,曾斃日軍少將旅團長林正雄。那年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代理長官,率軍入緬與日軍作戰。今天他在委員長面前表了決心,一定要在山海關大顯身手。可是他大半輩子在南方度過,不習慣寒冷潮濕的北方。
杜長官由侍衛伺候起了床,洗漱畢,在院中走一趟拳腳。吃過早點,喝了咖啡,拿白絹按按嘴角,才傳13軍軍長石覺。
侍衛官說,是!
參謀送來一大堆電報,杜聿明一一批閱。有報軍情的;有報戰況的;有軍令部調兵的;長春熊大員督促他快一些出關進東北。有消息說,蘇軍就要撤軍了。杜聿明大為惱火之時,石覺報告。
杜聿明不耐煩地問,一大清早,什麼事啊,大驚小怪的。
石覺說,報告鈞座,山海關方面共軍增了兵。
杜聿明問,山海關共軍究竟有多少?
顧問赤本三尼說,10萬。
一個參謀說,8萬。
杜聿明搖頭說,山海關的共軍超不過5萬。
石覺說,不止吧?
石覺是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13軍本是何應欽新軍的一部,美式裝備。士兵都是青年學生,沒打過仗,是在貴州訓練出來的軍隊。別人不知底,石覺知道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故此他把共軍說得越多對他們越有利,越有戰敗的說詞。
赤本三尼說,山海關發生過幾次大戰,遠的不說,只說300年前,闖王與吳三桂大戰山海關,結果,李闖王戰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今日山海關大戰……
杜聿明一聽赤本三尼把國軍比做李闖王,敗興。於是他打斷赤本三尼的話說,你一個日本人沒有資格談論中國歷史。
赤本三尼突然明白自己失態妄言,忙連連說自己無知,無知!
杜聿明說,我們在秦皇島有8個正規軍,30萬人,是共軍的6倍,國軍居優勢。我命令,13軍集中火力攻占山海關,打開國軍通向東北的大門。
山海關西的石河子是古戰場,今天又發生了一次大戰。13軍軍長石覺親自指揮89師以整師的兵力向守衛在石河子前沿首山八路軍陣地發起進攻。凌晨時分。石河西岸將軍台國軍的炮兵陣地,揚起各種口徑的大炮,通著軍調部的面,發射排炮,猛烈轟擊。頓時,狂風暴雨般的炮彈連續不斷地向八路軍前沿陣地傾泄,向八路軍戰士中間傾泄。公正的軍調部則一言不發了。
堅守在首山陣地上的是八路軍46團。陳老六為組建這個團付出了血與汗水的代價。它的底子就是當年的聯莊會,軍事素質高。劉仙舟千方百計想要這個部隊也沒有如願。為此,陳老六老伴犧牲,家被抄被燒。他什麼都不要了,只帶著這支隊伍參加了抗日武裝起義。經過八年抗戰的鍛鍊,現在壯大成一個主力團。他們本來知道有令撤退,但是,他們見參謀長陳老六沒有走,理解老參謀長的心思,決定同參謀長與陣地共存亡。
炮彈震耳欲聾的爆炸揚起幾丈高的沙石碎片,像雨點似的落在八路軍戰士的身上,把他們都埋在一個個的炮彈坑裡。戰士都成了土人,從戰壕里站起來一個一抖渾身落土,眉毛上是土,一嘴兩鼻子的土,耳朵眼裡也是土。成了名副其實的土八路。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土人就是愛土,愛山海關這一方熱土,拿生命保衛這一方土。他們緊握手中槍,貼在陣地上。其實,現在的陣地就是這座禿山。原本山頂上有座二郎廟,被國軍的炮火炸飛了。廟裡的二郎神泥胎落地靈魂歸天了。46團指戰員藉助二郎廟的斷壁殘垣當掩體。好在電話線沒有炸斷,繼續與指揮部聯絡。團長不停地呼叫01……
電話的那一頭,拿著聽筒的陳老六說,我是01,你們傷亡多少?
團長說,戰地還在,傷亡不大。
陳老六說,感謝46團,你們再堅持一下,別給家鄉丟臉。
回頭陳老六拿起另一部電話說,命令炮兵旅,把國軍的炮火壓下去。
丁大炮說,參謀長我們就等你下命令呢。
大炮命令開炮時,易翠屏說,就打一炮吧。
大炮說,我要炮彈!
易翠屏說,要多少?
馬勺說,多多益善。
王殿說,我要電台。
易翠屏說,一個團一部電台,連以上都配備電話。
月牙掛在天邊,無風,寧靜,無聲,天與地已經熟睡。易翠屏、蒲公英、白蘭雪三人在山海關老龍頭入海處的沙灘上研究地形。易翠屏轉身颳起一陣風,揚沙成兵。片刻,陳老六等諸人所求,都如願以償。
天麻麻亮的時候,參謀長陳老六、雙搶手王殿、鯰魚嘴丁大炮、刺蝟馬勺巡視山海關陣地,萬分滿意的陳老六笑得合不攏嘴。石河以東、從老龍頭到九門口沿長城一線都是八路軍搖撼的紅旗,高聲的吶喊,我們誓死保衛山海關,與陣地共存亡。
清晨聲音傳得遠,一直傳到秦皇島。國軍聽到山海關那邊聲浪翻滾,不知出了什麼事,是有利還是不利?士兵飛報13軍軍長石覺,他不能判斷虛實,立即報告給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將軍。
杜長官在秦皇島這個潮濕的城市不習慣,睡了一宿,腰酸腿痛。他是陝西米脂人,將不到50歲,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參加過北伐戰爭,也圍剿過紅軍,有功,重用,曾任少將師長、軍長。抗戰時參加桂南戰役,曾斃日軍少將旅團長林正雄。那年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代理長官,率軍入緬與日軍作戰。今天他在委員長面前表了決心,一定要在山海關大顯身手。可是他大半輩子在南方度過,不習慣寒冷潮濕的北方。
杜長官由侍衛伺候起了床,洗漱畢,在院中走一趟拳腳。吃過早點,喝了咖啡,拿白絹按按嘴角,才傳13軍軍長石覺。
侍衛官說,是!
參謀送來一大堆電報,杜聿明一一批閱。有報軍情的;有報戰況的;有軍令部調兵的;長春熊大員督促他快一些出關進東北。有消息說,蘇軍就要撤軍了。杜聿明大為惱火之時,石覺報告。
杜聿明不耐煩地問,一大清早,什麼事啊,大驚小怪的。
石覺說,報告鈞座,山海關方面共軍增了兵。
杜聿明問,山海關共軍究竟有多少?
顧問赤本三尼說,10萬。
一個參謀說,8萬。
杜聿明搖頭說,山海關的共軍超不過5萬。
石覺說,不止吧?
石覺是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13軍本是何應欽新軍的一部,美式裝備。士兵都是青年學生,沒打過仗,是在貴州訓練出來的軍隊。別人不知底,石覺知道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故此他把共軍說得越多對他們越有利,越有戰敗的說詞。
赤本三尼說,山海關發生過幾次大戰,遠的不說,只說300年前,闖王與吳三桂大戰山海關,結果,李闖王戰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今日山海關大戰……
杜聿明一聽赤本三尼把國軍比做李闖王,敗興。於是他打斷赤本三尼的話說,你一個日本人沒有資格談論中國歷史。
赤本三尼突然明白自己失態妄言,忙連連說自己無知,無知!
杜聿明說,我們在秦皇島有8個正規軍,30萬人,是共軍的6倍,國軍居優勢。我命令,13軍集中火力攻占山海關,打開國軍通向東北的大門。
山海關西的石河子是古戰場,今天又發生了一次大戰。13軍軍長石覺親自指揮89師以整師的兵力向守衛在石河子前沿首山八路軍陣地發起進攻。凌晨時分。石河西岸將軍台國軍的炮兵陣地,揚起各種口徑的大炮,通著軍調部的面,發射排炮,猛烈轟擊。頓時,狂風暴雨般的炮彈連續不斷地向八路軍前沿陣地傾泄,向八路軍戰士中間傾泄。公正的軍調部則一言不發了。
堅守在首山陣地上的是八路軍46團。陳老六為組建這個團付出了血與汗水的代價。它的底子就是當年的聯莊會,軍事素質高。劉仙舟千方百計想要這個部隊也沒有如願。為此,陳老六老伴犧牲,家被抄被燒。他什麼都不要了,只帶著這支隊伍參加了抗日武裝起義。經過八年抗戰的鍛鍊,現在壯大成一個主力團。他們本來知道有令撤退,但是,他們見參謀長陳老六沒有走,理解老參謀長的心思,決定同參謀長與陣地共存亡。
炮彈震耳欲聾的爆炸揚起幾丈高的沙石碎片,像雨點似的落在八路軍戰士的身上,把他們都埋在一個個的炮彈坑裡。戰士都成了土人,從戰壕里站起來一個一抖渾身落土,眉毛上是土,一嘴兩鼻子的土,耳朵眼裡也是土。成了名副其實的土八路。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土人就是愛土,愛山海關這一方熱土,拿生命保衛這一方土。他們緊握手中槍,貼在陣地上。其實,現在的陣地就是這座禿山。原本山頂上有座二郎廟,被國軍的炮火炸飛了。廟裡的二郎神泥胎落地靈魂歸天了。46團指戰員藉助二郎廟的斷壁殘垣當掩體。好在電話線沒有炸斷,繼續與指揮部聯絡。團長不停地呼叫01……
電話的那一頭,拿著聽筒的陳老六說,我是01,你們傷亡多少?
團長說,戰地還在,傷亡不大。
陳老六說,感謝46團,你們再堅持一下,別給家鄉丟臉。
回頭陳老六拿起另一部電話說,命令炮兵旅,把國軍的炮火壓下去。
丁大炮說,參謀長我們就等你下命令呢。
大炮命令開炮時,易翠屏說,就打一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