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位參謀展開山海關地圖,陳老六說,西門外那條南北流向的河叫石河,那首詩是怎麼說的來著?

  劉子瑞說,奔流一派北山隅,亂石交沖怒若雷。剩有湍瀾從海去,更無舟楫渡人來。作者是明代詩人尚絅。

  陳老六說,可見此河之深。由此向北6里那個至高點就是角山,海拔500米,從角山俯瞰山海關,居高臨下,歷歷在目。向西經朝陽山、狼山、狗山、長山、洞山到達首山。這一帶峰巒疊嶂,千山壁立,怪石嶙峋,地形複雜,易守難攻。首山西傍石河,突兀而立,一路陡峰,連接角山。首山上有座二郎古廟,下臨石河,擦山而過,深不見底,老鄉稱它為羊鼻子汀。石河與角山、首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居勢險要。石河繞首山南去,經過鐵路大橋入海。路南是一片平原,是軍事上的死角。山海關北的九門口、義院口等處長城隘口,都是易守難攻的。我們的19旅、炮兵旅就部署在這一線。你們七師就部署在九門口和義院口如何?

  楊師長說,參謀長熟悉地形,聽參謀長安排。

  陳老六說,山海關西部的撫寧縣城已經被八路軍豹天、東盧周他們的新編野戰軍拿下,解除了山海關的西部威脅。但是,對面的兵力比我們多的多,起碼有七萬人,並且還在陸續增加。

  楊師長拿望遠鏡向秦皇島的方向觀察,平靜得叫人害怕,天空模糊得叫人生怪,從那邊吹來的風也是叫人起雞皮疙瘩的。他企圖透過這一層迷霧看穿那邊的真相。

  秦皇島,原來日本憲兵隊的舊址現在住進了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但,這只是個空架子。司令長官杜聿明將軍生性多疑沒有住進來,而是在火車上指揮攻打山海關進兵東北。他的日子不好過呀,委員長督促他快一點拿下山海關;在長春的熊大員也督促他快一點,必須在蘇軍撤退之前到達東北。熊大員與杜將軍通了話,從那顫抖的話音里聽出他是滿頭出虛汗,他以懇求的語調說,老兄,拉兄弟一把,不然,蘇軍一撤,你們未到,我將成為共軍的俘虜。那將是國軍的恥辱,政府的恥辱!

  杜聿明說,熊老弟,你再堅持一下,我們儘量在蘇軍撤離之前趕到。你向蘇軍當局提出要求,請他們晚撤軍。

  熊大員說,請求是請求,什麼時候撤軍,人家說了算,誰知人家腸肚裡有幾條蛔蟲?為了保險起見,請你派些兵來保護接收大員們的安全。

  杜聿明說,我答應你的要求。你儘快與蘇軍談晚撤軍的事。

  杜聿明與天津九路軍朱鐵軍聯繫,命令他派一個營的衛戍部隊來秦皇島聽令。

  杜長官的專列上一陣忙活,嘀滴答答聲,報告聲,應是聲,立正時的皮靴磕撞聲,將軍攪咖啡的湯匙與瓷具的撞擊聲。杜長官與赤本三尼在火車上共進早餐的時候,劉仙舟、張培德奉命報到。他們一見赤本三尼,劉仙舟狠狠地盯了他一眼,心說,你這個老雜毛靠了個護身符躲在這兒了。等著回來收拾你。

  杜聿明說,老朱派你們倆來了,好啊,我任命劉仙舟為長春衛戍司令,張培德為參謀長,即刻飛長春。

  劉仙舟說,是。

  杜聿明立即差人空運劉仙舟四百兵的事情。

  赤本三尼喝完咖啡結束了豐盛的早餐。杜聿明問,你認識他倆?

  赤本三尼搖頭說,不認識,沒見過。

  他拿緊迫的話題避開,他說,長官,對山海關不要過於傷腦筋,國軍幾萬,美軍幾千,山海關彈丸之地,取之,舉手之勞。

  杜聿明說,閣下有錦囊妙計?

  赤本三尼說,不戰而取。

  杜聿明說,請講由來。

  赤本三尼說,前不久,美軍、國軍開進海陽鎮,當地的八路軍被美軍國軍的威懾力所征服,他們自動繳械。前天。美軍和國軍開進留守營、北戴河兩車站,八路軍不戰而退。有此兩例可以推斷,山海關的守軍也不過如此。美軍以軍調部的名義當先,國軍切開進,他們就自動撤離。故曰:不戰而取。

  杜聿明說,那就實行閣下的不戰而取。

  杜長官下了令,一天上午,駐秦皇島的美軍的吉普車上插著軍調部的旗幟向山海關飛馳而來,後邊進跟著幾輛滿載全副武裝國軍的卡車。在大道上揚起幾丈高的塵埃,標誌著他們的來路和去向。

  在西門城樓上觀察動態的陳老六和楊師長已經發現了那些車子越來越近。楊師長說,怎麼辦,人家是軍調部的。

  陳老六堅定地命令:開火!

  198

  遍地八路

  閻瑞賡著

  第五卷

  回回爐

  (198)

  及時雨難當東道主

  風乍起又興暗查雨

  陳老六命令:打車別打人。頓時,槍聲大作。美軍的汽車被打翻在地,後邊的國軍卡車見事不妙,八路軍真打啊!什麼不戰而取?暗罵,誰出的這個餿主意?老子差點丟了性命。他們是從大西南來的兵,八年沒有聽見過槍聲,今天聽了格外刺耳。更摸不著對方的虛實,掉車就跑回秦皇島。

  翻在地上的美軍吉普車遺憾地回不了秦皇島,被扣在車下的五名軍調部的美軍和一名翻譯努力掙扎出來。一名受了傷,倒霉;四名完好,命大。翻譯是中國人,中尉軍銜。他爬起來拍拍軍裝上的泥土,正待拔槍還擊之時,抬頭才看見十幾名端著刺刀的八路軍站在他的面前,向他們說,交槍不殺。

章節目錄